• 消渴病古今证治荟萃 医学综合 李文瑞,李秋贵 主编 新华正版
  • 消渴病古今证治荟萃 医学综合 李文瑞,李秋贵 主编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消渴病古今证治荟萃 医学综合 李文瑞,李秋贵 主编 新华正版

49.34 5.6折 88 全新

库存1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文瑞,李秋贵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11697

出版时间2015-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816页

字数651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xhwx_1201239813

上书时间2024-06-18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论
一、前半部分
(一)消渴病源流
(二)病因病机
(三)方证论治
(四)饮食、针灸、导引和禁忌
二、后半部分
(一)病因病机
(二)证治和方药
(三)临证经验和验案
(四)中医药研究
(五)中医药实验研究
(六)中西医结合
(七)中医药老年糖尿病
(八)中医药糖尿病并发症与相关疾病
章消渴病源流
小引
一、概述
二、关于糖尿病病名的来源和定义
三、关于糖尿病诊断和尿甜的记载
四、关于糖尿病发病原因的记载
(一)精神神经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二)生活环境和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三)酒与糖尿病的关系
(四)久服丹药与糖尿病的关系
五、关于糖尿病症状的记载
六、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记载
(一)皮肤并发症(皮肤感染)
(二)呼吸系并发症(肺结核)
(三)眼科并发症
(四)泌尿系并发症
(五)糖尿病下肢坏疽
(六)其他并发症
七、关于糖尿病证治的记载
(一)精神疗法
(二)饮食疗法
(三)体育疗法
(四)针灸疗法
(五)药物疗法
八、中国历代用糖尿病病案摘要
(一)唐·孙思邈《千金方》记载
(二)宋·苏东坡《苏东坡文集》记载
(三)宋·朱端章《卫生家宝》记载
(四)元·罗天益《卫生宝鉴》记载
(五)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记载
(六)明·楼英《医学纲目》记载
(七)明·薛己《薛己医案》记载
(八)明·江瑾《名医类案》记载
(九)明·孙一奎《赤水玄珠》记载
(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十一)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记载
(十二)八味丸治消渴
(十三)缫丝汤治消渴
(十四)治消渴病秘方
九、关于消渴病预后和患者教育的记载
(一)预后
(二)
(三)患者教育
十、其他文献中有关消渴病的记载
十一、结语
第二章历代医家论消渴病病因病机
一、《素问》
(一)通评虚实论
(二)气厥论
(三)刺热
(四)阴阳别论
(五)风论
(六)奇病论
(七)至真要大论
(八)气交变大论
二、《灵枢》
(一)五变
(二)本脏
(三)师传
(四)邪气脏腑病形
(五)五味论
三、《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一)消渴篇
(二)血痺篇
(三)肺痿篇
(四)痰饮篇
(五)水气篇
(六)黄疸篇
(七)惊悸篇
(八)呕吐篇
四、《脉诀·脉忌》晋·王叔和
五、《小品方》晋·陈延之
六、《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隋·巢元方
(一)渴利后损候
(二)内消候
(三)强中候
七、《古今录验方·消渴论》隋唐·甄权
八、《千金方·消渴》唐·孙思邈
九、《食医心鉴》唐·昝殷
十、《太圣惠方·三消论》宋·王怀隐
十一、《神巧万全方·三消方论》宋·刘元宾
十二、《活人书·伤寒渴证》宋·朱肱
十三、《圣济录·三消统论》宋徽宗赵估敕编
十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
(一)消渴叙论
(二)三消脉证
(三)料简
十五、《简易方论·消渴》宋·黎民寿
十六、《仁斋直指方·消渴论》宋·杨士瀛
十七、《严氏济生方·消渴论治》宋·严用和
十八、《伤寒明理论·伤寒渴证》金·成无己
十九、《河间六书》金·刘完素
(一)消渴
(二)三消论
二十、《宣明论方·燥门消渴论》金·刘完素
二十一、《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金·张从正
二十二、《治病百法·消渴》金·邵氏刊本(邵柏崖)
二十三、《活法机要·消渴证》金·张洁古
二十四、《东垣十书》金·李杲原撰元·罗天益编
(一)消渴论
(二)辨内外伤
(三)治法
二十五、《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一)辨六经渴
(二)主胜客则逆
二十六、《丹溪心法·消渴证治》元·朱震亨
二十七、《澹寮方·消渴》元·释继洪
二十八、《医方集成·消渴》元·孙允贤
二十九、《永类钤方·杂病消渴》元·李仲南李永贤
三十、《玉机微义·消渴》明·徐用诚撰刘纯续增
(一)诸经论消渴脉证所因
(二)论消渴为三焦受病
(三)论消中三证之异
(四)论三消之疾燥热胜阴
(五)论治消渴大法
三十一、《证治要诀·消渴》明·戴思恭
三十二、《医学纲目·消渴》明·楼英
三十三、《医学入门·消渴》明·李梃
三十四、《医贯·消渴论》明·赵献可
三十五、《景岳全书》明·张介宾
(一)论证
(二)论治
三十六、《医门法律》清·喻昌
(一)消渴论
(二)续论
(三)律五条
三十七、《石室秘录·消渴证治》清·陈士铎
三十八、《拔萃方·消渴证》清·恬素氏
第三章历代医家论消渴方证论治
……
第四章历代医家论消渴病饮食
第五章历代医家论消渴病针灸
第六章历代医家论消渴病导引
第七章历代医家论消渴病禁忌
第八章当代医者论糖尿病病因病机
第九章当代医者论糖尿病证治和方药
第十章当代医者糖尿病经验和验案
第十一章中医药糖尿病研究
第十二章中医药糖尿病实验研究
第十三章中西医结合糖尿病
第十四章中医药老年糖尿病
第十五章中医药糖尿病并发症及相关疾病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消渴病古今证治荟萃共15章,靠前~7章汇集自黄帝内经以降至明清时代对消渴病的论述,首载消渴病源流,次则分别记述历代先贤医家论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方证论治、饮食、针灸、导引和禁忌等;第8~15章汇集当代中医学家和中西医结合学家治糖尿病2000余份文章之不蔓不枝的简略文摘。消渴病古今证治荟萃为学者架梯,登高望远,遵循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教惑,对糖尿病治得心应手,圆机活法地实践于临证中,为达中医药学攻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作出贡献。

作者简介:

李文瑞,主任医师,教授,男,1927年11月29出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50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1964年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为北京医院瑞东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治中心主任、北京医院东方语培训中心副校长、中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友好协会理事、中医药学会理事。1991年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年被院授予首批终生医疗卫生事业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不错知识分子。主要业绩:从医60佘载,德才兼备,重视人才培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研医理,勇于创新,精通中西医系统理论,医术精湛,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和科研能力。在临证实践中,思路开阔,中西医互参,病证结合,方小药精,证治贴切,疗效卓著,擅长内科,尤其对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男科病、肾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及老年病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方法,是当代颇具众望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曾承担和参加部院部级课题8项,其中“参地降糖颗粒”经药品审评中心批准,获得ⅱ期临床研究的批准文号;“糖肾胶囊”经北京市新药审批中心批准,继续进行临床研究;靠前先发售建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主要著作:主编伤寒论汤证论治金匮要略汤证论治别名辞典实用针灸学医方化裁经方化裁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本汉方腹诊选编伤寒派腹诊难经派腹诊中医学在本艾滋病——当代特殊癌症男子病证治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怎样判断医院临床检验结果,参加编写老年医学传统老年医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内科临床学等20余部医学专著与科普书籍;在靠前外医学杂志和靠前会议上发表、评述及治验40余篇。李秋贵,主任医师,男,1949年11月22出生,山西省太原市人。1968年于太原市第二中学,1976年12月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1977年分配北京医院工作至今。曾在本院进修现代医学3年,赴本讲授中医与诊治疾病1年。从师于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李文瑞教授,并获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2011年8月被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聘为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业绩:从医近40载,医德高尚,易近人,精于医术,深研中医经典著作,尤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深得要旨,精通中医专业基础理论,勇于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对技术精益求精。在临床诊治中,坚持辨证论治,倡导以通为法,注重寒温并用,提倡中西医结合,处方用药,方小药精,证治贴切,擅用经方,又不拘泥之。临证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解决较复杂的疑难病证,擅长糖尿病、男子症、男子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症、肾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皮肤病等病证的临床与研究。特别是协助李文瑞教授开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系列复方制剂。其中“参地降糖颗粒”经药品审评中心批准,获得ⅱ期临床研究的批准文号。曾承担和参加部院部级课题5项。主要著作:与李文瑞教授主编伤寒论汤证论治金匮要略汤证论治别名辞典伤寒派腹诊难经派腹诊,参加编写实用经方集成医方(古籍整理)实用针灸学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本汉方腹诊选编等医学专著10部;主编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常见病症医疗护理指南怎样判断医院临床检验结果皮肤美容常识等科普书籍4部;在靠前外医学杂志发表30余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