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里的花园生活 散文 快乐农妇 新华正版
  • 山里的花园生活 散文 快乐农妇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山里的花园生活 散文 快乐农妇 新华正版

40.04 4.6折 88 全新

库存1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快乐农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1033

出版时间202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04页

字数136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xhwx_1202157595

上书时间2024-05-18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 山里的花园生活希望可以弥补“园艺生活”图书种类的空缺,不再是偏重“园艺”“花园设计”等专业上的主题,而是以一对知识分子夫妇在山里的生活为基础,更好地将生活之美与园艺之美融为一体,让城市中奔忙的人们可以看到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可能。2. 知名社会学家周晓虹、有名园艺作家蔡丸子为本书联合作序。周晓虹老师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为本书撰序,写下如何从“乡土中国”看“花园生活”,对土地有一份别样的感情,而山居生活则是回归土地的一种方式。周晓虹老师与作者的知识分子身份相辅相成,让本书在闲适中增添了一份厚重感。蔡丸子是有名园艺作家、花园旅行家,她与作者因共同喜爱园艺相识、相知,并以一个园艺生活推广者的角为本书作花园时光荏苒序,回顾了与作者的十年友谊以及珍贵的花园生活片段。让本书在垂直细分群体上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3.本书的装帧设计:(1)四图文书,采用线装不裸脊的装订方式,内封与连根页对裱,内封书脊不粘内文,能够保的每一页摊开来完整地展示图片。(2)在用纸上,因书中图片为作者山居生活实地所拍,内容美好真实,为更好地展示图片的质感,内文采用轻薄、还原度高的本进富士樱花纸,让整本书轻便、自然;连根页选用100g的千红奶黄鲜花纸,花瓣在纸张上若隐若现,视觉雅致,为本书增添一丝花园气息。4. 作者已在开启预售,计划随书读者香草种子(类似罗勒、紫苏等),发完即止。

目录:

序言一:找回对土地的感觉

序言二:花园时光荏苒

章我们拥有了山里大花园

节开创此生个花园

与百花沟山顶的院子相遇

山上的家

种出“百果园”

摸索造园经验

开始种花

打造休闲台

打造坡地花园

蔬菜花园带来的快乐

打井

制作堆肥

与虫子的战争

往返于城市和乡间的两只“陀螺”

第二节大花园中的常和四季

找回对土地的感觉

四季篇

忙碌的春天

悠闲的夏天

收获的秋天

过冬准备

猫冬,蓄势待发

常篇

收核桃

种木耳

“偷”睡莲

柴火灶

玫瑰酱&玫瑰茶

南瓜花天妇罗&炒南瓜藤尖

包饺子

做木工

第二章小花园

节告别与开始

第二节以心造园

换土

园路铺设

花园门

木栅栏

铺门廊木地台

小小花园初建成

花架

多肉扮家

化凡为神奇——两堵灰墙的华丽转身

屋顶菜园

后院蔬菜花园

花园椅diy

藤架

户外灶台

堆肥箱

第三节木作造家

纯实木橱柜

木楼梯

实木门

木床

长条桌

客厅多功能柜

实木沙发

木吊灯

岛台

封阳台

大餐桌

浴室柜

第四节花园四季生活

春花园

春蔬菜花园

夏花园

夏蔬菜花园

秋花园

花果菜

冬花园

第三章亲近山林,收获家的另一种味道

节山林四季

春天走过山间

小满,带着小雪去巡山

夏山林茂密葱绿

盛夏的果树

摘杏

养蜂

秋天的果实

摘山楂

摘花椒

进山摘核桃

深秋静心体验四季轮回

把自然之美带回家

捅马蜂窝

第二节山居手作之旅

青杏酒

杏酱

杏汁沙拉

杏酵素

桃酱

山楂酱

山楂酒

南瓜玫瑰花卷

木槿花皂

玫瑰纯露

鲜肉月饼

法国苹果蛋糕

雷蒙德苹果派

第三节远亲不如近邻

第四章花园生活中的动物伙伴

节三胖与小雪

第二节小雪和它的孩子们

第三节咪咪和它的孩子们

第四节小黑

内容简介:

快乐农妇和她的先生是城市中的知识分子,但对山野庭院生活的向往促使二人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归园山居”。从初繁忙往返于城市与乡村;尝试地开垦、种植、设计;逐渐深入山野的四季与节奏,慢慢生活、辛勤劳作;与山中农人交往、邻里之间互通有无;造园、种植花草与果蔬;采摘花园食材制作餐食美味;动手木作家中物什凭借双手获得更加坚实和自给自足的生活。

作者简介:

    快乐农妇,园艺博主。热爱生活、热爱土地,拥有15年园艺经验,和先生前后打造了两个拥有花园的家。

精彩内容:

    早在2000年年初,我和先生想在居住城市周围的山上找地方盖一栋房子。那时候我们把方圆100公里内所有有水库或植被好的山都看过了,有的地方离市区近,但已经被比我们早醒悟的城里人占满了;有的地方虽稍远一些,可还没有一家住户,我们不敢做个吃螃蟹的人。所以在山里盖房的事一直拖着。直到六年后的,偶然得知百花沟的大山里住着一些城里人时,我们的神经一下又被撩拨起来。更幸运的是,那里的山顶上居然有一栋盖好的房子,要和庭院一起。
    或许是对庭院生活向往已久,当我们看到这座山里庭院,准确来说,是一座盖在山顶的房子时,没有任何犹豫便买下了它,全然不顾房子当时是否通水、通电、通路,对满院的建筑垃圾和丛生的杂草更是视而不见。
    买下后,我们才知道这里只有水电是通的,确切地说,只有电是有保障的。一开始在此居住的户数还很少,水尚能保障供应,后来随着住户增加,用水逐渐紧张直到2010年,村里单独为我们山顶的几家住户拉了一条水线才解决问题。而在这四年用水困难的时间里,我们曾多次借用邻居的吉普车拉水吃。
    而从市里通往我们山居短短的35公里路,也是到2010年年底才分4段修通。四年间,我们每个来这里都要经过很长一段异常糟糕的山路,雨天的时候尤其难走,得在大大小小的水坑中穿行。
    十年后回头看,如果还是当时那种糟糕的情况,或许我们不会选择过这种近于自虐的生活。但我还是会自豪地说,我们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山届生活为我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远比这些困难要多得多。
    有了山上的房子和院子,我们开始了真真切切的山届生活!
    由于远离市区,我们只有才能上山,加上财力、精力有限,所以当初定下了以diy为主、找外援为辅的造家方针,这有了我们几年间始终忙不完但很充实且很好快乐的生活,其中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我和先生先沿着院子的围墙一点一点地挖了一条沟,因为那条沟下面埋着条石。我们从沟里取出埋着的石板,用它们在院子里铺了一条石板路。挖的过程异常艰难,因为全是板岩,必须用镐小心地把石板刨出来,力量太大可能会把石头从中间敲开;力量不够,石头又挖不出来。
    挖出的石板用来砌路,挖成的沟内填了土、种了树,工作量之大放到我们肯定干不了,也不想千,但那时候浑身充满了力量,连当时发现土层下面有石板的惊喜到现在还依然记得。院子里石砌的休闲台,也是我和先生到坡下一块块将石头搬上来,再由他砌成的。
    院子的地面初基本是裸露的石板,我们需要在上面填足够深度的土用以种植,当有一亩大的地方都需要填上厚厚的土时,那真是个巨大的工程。由于当初对用土量心里没数,土也是山上的稀缺资源,所以院子里的土几乎是那几年“老公移山”填起来的。
    门前的竹凉亭也是先生利用年的几天一个人在山上完成的,真不知道他当初是怎么把顶吊上去的!
    我们对房子也做了简单的装修。山居房子的装修和城里的没什么两样:铺地,刷墙,安装洁具、窗帘不同的是,因为距市区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还要翻山越岭,市里可以将购买的材料费送上门,但往山里运都得要另加运费了。为了省钱,我们决定自己做一部分工作,于是洁具和灯具的安装都是先生自己搞定的,虽然辛苦一些,但慢慢练了一身本事,也有了后来他自己独立做床、桌子、楼梯,甚至家具的漫漫造家之旅。p25

精彩书评:

知识分子之家的山居实践,一份介于“小森林”和“人生果实”之间的生活样本。这是一部关于城市人如何开创山居生活的纪实作品。作者“快乐农妇”和她的先生先后于2006年和2014年在大小两处山居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归园田居”,并将手边经验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了下来。这是现代城市居民田园生活的个体经验,也呼应了乡居山野的理想。作品诚朴流露自然与劳作之美,体现出功利之外的生活哲学和时代美学。土地的滋养,劳动的愉悦,生活的经验,生命的历程,尽在充满爱与美的山居生活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