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王朝·重臣卷 中国历史 孙宝镛 新华正版
  • 解读王朝·重臣卷 中国历史 孙宝镛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读王朝·重臣卷 中国历史 孙宝镛 新华正版

13.14 4.9折 27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宝镛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00697466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89页

字数255千字

定价27元

货号xhwx_11722382

上书时间2024-05-05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代序关于《解读王朝》(韶华)
立国功臣殒身一旦——伊尹
变法革新惨遭车裂——商鞅
六国相印不一死——苏秦
位极人臣终被放逐——吕不韦
秦宫厮杀玉石俱焚——李斯赵高蒙恬蒙毅
常胜将军兔死烹——韩信
伴君伴虎忠良被诛——晁错
闻名细柳饿毙囹圄——周亚夫
度田不实媚上招祸——张饭
大罪大功全家覆灭——窦宪
全家擅权一夕尽除——梁冀
名节高尚党锢遇害——李膺
比富竞奢因财致命——石崇
英武一世覆败一时——苻融
大将遭诛长城被毁——檀道济
高举义旗英勇悲壮——杨玄感
残酷狠毒祸及骨肉——来俊臣
力革弊政倏忽身败——王叔文
忠贞勇武贬死雷州——寇准
专权国死有余辜——贾似道
女真仓颉蒙冤赐死——完希尹
功臣逆臣上万——蓝玉
狠毒奸佞天理不容——魏忠贤
贪求无厌赐令自尽——和珅
附录历代被杀大臣统计表
历大批诛杀大臣案件表(部分)

内容简介:

“伴君如伴虎!”这是封建皇权社会的千古名言。从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到1911年的清末,历朝历代都有重臣死于非命,有被车裂的、腰斩的、枭首的,还有被“夷三族”、“五族”或“九族”的。其中杀戮重臣很多的是明朝。朱元璋打下天下,封了功臣250人,杀了96人,占在任重臣的38.4%!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皇帝尊崇的是御民之术,臣民难测的是帝王之心。孙宝镛创作的解读王朝(重臣卷)讲述了历代重臣们的故事。解读王朝(重臣卷)包括了专权国死有余辜——贾似道、力革弊政倏忽身败——王叔文等内容。

精彩内容:

集市并不怎么热闹,稀稀拉拉有几个东西的,顾客更少。伊挚看见一个鞋的人仰脸躺在鞋摊的边上,还用草帽扣着脸,嘴里哼着小曲:“酷热的太阳,该死的太阳!你为什么还不灭亡?与你同归于尽,也是我的愿望。”伊挚走过去。那人以为来了主顾,摘下草帽,看着伊挚。伊挚的脸黑黑的,头发乱蓬蓬地半遮着宽宽的前额,尖尖的下颏上长着密密实实的胡子,佝偻着腰,赤着脚。见他身上连一个装钱的褡裢都没有带,鞋的也知道他是个不名一文的人了。“你刚才唱的是什么歌?”伊挚用低沉沙哑的声音问那鞋人。“哟,这个歌这么流行,你还不知道?在我们莘国,几乎人人都会唱。听说,我们莘国的人也是从夏国的人那里学来的。”莘是夏朝的属国,在现今陕西省合阳县附近。“你们怎么不喜欢太阳?没有太阳会一片黑暗。”伊挚问。“我们当然喜欢太阳。可这首歌里说的太阳指的是夏桀。”那人小声说,“我们现在这么穷,还不是多亏了他!他为了玩乐,什么花点子都想得出来,那么多宫殿不够他用的,还要特意修一个倾斜的宫殿,叫什么‘倾宫’。修个台子几丈高,叫‘瑶台’。用红的玉石装饰他的屋子,用白的玉石修大门。他喝的酒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反正酒要装在大池子里面。他还用酒糟筑成长堤,叫什么酒池糟堤。他还抓人给他打仗,弄得我们地也种不上,只好做几双鞋来。可是这年头,有几个人穿鞋?看来,我要么去打仗,或者死在疆场,或者让人家抓去当奴隶,要么得自为奴了。”伊挚问:“换个太阳能好吗?”“我看能好。你听说东方有个商国吗?他们的祖先是燕子生的——是飞来飞去的小燕子。人家现在是越来越强大。听说,商国的王叫作成汤,可仁义了!有一次,他布下一张大网捕雀。他向苍天祷告说,让四面八方的鸟都到我的网里来吧!后来,他想了一想,又说,哎呀,这不是把天下的鸟都捕尽了吗?于是,他让人把网的三面都打开了,只留下一面。他又重新祷告说,愿意向左跑的向左跑,愿意向右跑的向右跑。不听你的话的,那到我的网里来吧!人们都说,成汤对禽兽都这样仁慈,何况对待人呢?他还诚心诚意地敬奉鬼神。所以,很多的人都向往商国。那里的百姓生活比我们安定富裕多了。连我们莘国也在讨好人家,这不,我们莘国的国君已经答应把女儿嫁给成汤了。据说,商国很快要来迎亲了。我国的国君正在给女儿购买陪嫁的奴隶呢!”其实,这些消息伊挚早听说了。他想借这个机会挤进商国的统治集团,便来到了这里。鞋人的话更证实了他得到的消息,坚定了他的信心。他问清了王宫的地址,找了去,说明自己想身为奴。国王的管家看他能说会道,收下了他。这样,伊挚随着一大批男隶,作为莘王女儿的陪嫁,来到了商国当时的都城亳(b6,在今河南省商丘市附近)。开始时他只是干一些宫内的杂务。他烧饭烧菜的技术很不错,有他用一只鼎烧肉汤,特意把鼎安放在成汤的必经之地。成汤回宫时,果然闻到了烧肉的香味,又循着香味找到了这只鼎和正在烧肉的伊挚。他情不自地说:“啊,好香的肉啊!你用的什么办法把肉烧得这样香?”“因为我用了上好的作料。这同您当国王一个道理:您要当好国王,不是也需要好的大臣帮助您吗?好的大臣对于国王,像好的作料对于肉一样的重要。”一个奴隶的话当时并没有引起成汤的注意。但离开伊挚以后,他的话还是回响在他的耳边。这个奴隶怎么会有这样富于哲理的比喻?他不是一个一般的奴隶。成汤想了几天,觉得自己确实需要几个富于智谋的大臣,帮助他实现那尚未让他人知道的目标。他决定去找那个奴隶,向莘夫人问清了他的姓名,让人到奴隶们住的地方去找他。可是找了几次,伊挚都没在,不是去打水,是去买东西,等也等不回来。第五次,成汤亲自去找,算找到了他。“我很想听一听先生对治国的看法。”“国君可以分为九种。”伊挚并没有谦让,开门见山地讲起来,“依靠严刑苛法来治国的,称法君;依靠自己的勤劳治国的,称劳君;靠等地对待臣下来治国的,称等君;自己无力治理,而把大权授予大臣的,叫授君;独断专行,不听劝告的,称专君;自满轻敌,招致国破家亡的,称破君;治国不善,靠前不能容,寄居在外的,称寄君;兵坚甲利,疆土稳固的,称为固君;还有一种是小孩子继承王位,由别人代行国王权力的,称为三岁社君。我希望大王您能从这九种国君中吸取长处和教训,成为一个受到国人爱戴拥护的能够富国强兵的国君。”成汤觉得伊挚的看法确实很有独到之处。“常言说,看水,可以照见自己;看百姓,可以知道一个治理的情况。先生觉得这句话是否有道理?”那时,铜镜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看见自己的样子,只有拿水当镜子。“大王坚信这句话,说明大王很英明。只有这样,您才能够听到各种反映,才能把里面那些贤能的人吸引到您的身旁。希望大王能够坚持下去。”、成汤说:“我想让先生做我的近臣,帮助我出谋划策。但是,如果你不能完成你的使命,我会惩罚你,甚至要你的命,决不会宽恕。”从此,成汤让伊挚做帮助他治理的大臣,官名“阿衡”。古代把掌握管理大权的人称为“尹”,从那以后,人们把伊挚叫作伊尹。成汤给伊尹的靠前个任务是到夏国去。当时是夏朝,夏国是各个诸侯国的国上之国,夏的国王是天子,也是天下的统治者。其他各国每年都要派人到夏去进贡、复命,也是报告本国的情况。伊尹执行的是这个任务。到了夏国,他目睹了夏王桀的贪残无道,没有在夏国久留,便急急忙忙回到毫,向成汤报告了夏桀无道、百姓抱怨、诸侯不满的现状。这更加坚定了成汤伐桀灭夏的决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