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诉讼法 大中专公共法律 陈瑞华 新华正版
  • 刑事诉讼法 大中专公共法律 陈瑞华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事诉讼法 大中专公共法律 陈瑞华 新华正版

82.79 7.0折 118 全新

库存3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瑞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18508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628页

字数643千字

定价118元

货号xhwx_1202294616

上书时间2024-04-19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我们培养法律人才,不是为了让他们熟悉一部法典,而是要培养法律精神。”秉持着这个理念,陈瑞华教授潜心酝酿本教科书的框架结构,逐章推敲相关理论的表达方式,精心打磨各个部分的制度分析,“十年磨一剑”,得成此书。本书对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基本概念、基本制度给出了清晰准确的解释,文风清新雅致,各章之后的案例材料非常具有典型和可读,期冀实现一本教科书的四大功能:基本的参书;结法学理论;对现行法律制度进行理论解释,揭示法律条文的立法原意;对实践中有争议的疑难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目录:

部分论



刑事诉讼法导论

1.1刑事诉讼

1.2刑事诉讼法

1.3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变迁

1.4刑事诉讼法的思维方式

阅读案例材料之一杜培武案件

第二章

刑事诉讼的目的和价值

2.1刑事诉讼的目的

2.2刑事诉讼的价值

2.3程序公正价值的展开——程序正义理论

2.4特殊的诉讼价值

阅读案例材料之二杨佳案件

第三章

刑事诉讼构造

3.1刑事诉讼构造的概念

3.2刑事诉讼的横向构造

3.3刑事诉讼的纵向构造

3.4刑事程序的诉讼化改革

阅读案例材料之三苏秀文案件

第四章

刑事之诉的类型和效力

4.1刑事之诉理论概述

4.2刑事之诉的质和要素

4.3刑事之诉的基本类型

4.4诉讼要件

4.5刑事之诉的效力

阅读案例材料之四赵祥忠案件

第五章

程序制裁

5.1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5.2程序制裁的质

5.3程序制裁的法律价值

5.4程序制裁的分类

5.5程序制裁的实施程序

5.6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5.7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制度

阅读案例材料之五孙承贤案件

第六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6.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质和体系

6.2追诉原则

6.3控审分离原则

6.4无罪推定原则

6.5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6.6辩护原则

阅读案例材料之六“德国牙医”案件

第七章

刑事诉讼主体(ⅰ)

——专门的质与职能

7.1我国刑事体制的基本特征

7.2法院

7.3检察

7.4

7.5行政

7.6监察委员会

阅读案例材料之七陈亚男案件

第八章

刑事诉讼主体(ⅱ)

——管辖与回避

8.1管辖制度

8.2回避制度

阅读案例材料之八王庆军案件和吕西娟案件

第九章

刑事诉讼主体(ⅲ)

——当事人的地位和权利

9.1当事人的概念

9.2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

9.3被害人

9.4自诉人

9.5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9.6作为当事人的单位

阅读案例材料之九杜保乾案件和潘儒岭案件

第十章

辩护

10.1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10.2辩护人的诉讼权利

10.3刑事辩护的基本形态

10.4辩护律师的职业伦理

10.5有效辩护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念斌案件和周姓律师无效辩护案件

第十一章

强制措施

11.1强制措施的质

11.2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11.3西方强制措施制度的基本特征

11.4非羁押强制措施

11.5羁押强制措施(i)——刑事拘留

11.6羁押强制措施(ii)——逮捕

11.7强制措施的监督和救济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一王玉雷案件

第十二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12.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

12.2认罪认罚从宽的双重后果

12.3比较法视野下的控辩协商机制

12.4我国的量刑协商机制

12.5认罪认罚程序中的基本理念

12.6值班律师制度

12.7被害人在认罪认罚程序中的地位

12.8程序转换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二认罪认罚程序中的协商筹码

第二部分一般程序

第十三章

立案

13.1立案的质

13.2立案前的初步调查

13.3立案的条件

13.4对立案的救济和监督

13.5被调查人的法律帮助问题

13.6立案程序的争议问题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三陈恩瑞案件

第十四章

侦查

14.1侦查的质

14.2侦查程序的原则

14.3侦查程序的构造

14.4侦查行为

14.5侦查终结

14.6补充侦查

14.7认罪认罚案件的处理方式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四黄志坚案件

第十五章

审查起诉

15.1审查起诉的质

15.2审查公诉的原则

15.3审查起诉程序的诉讼构造

15.4不起诉

15.5提起公诉

15.6起诉书对审判的制约(i)——变更起诉事实问题

15.7起诉书对审判的制约(ii)——变更罪名问题

15.8撤回起诉

15.9认罪认罚案件的审查起诉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五赵宇故意伤害案

第十六章

审程序

16.1审程序的质和流程

16.2审程序的原则

16.3庭前会议

16.4法庭调查程序

16.5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16.6简易程序

16.7认罪认罚案件的审判程序

16.8自诉案件审理程序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六庭审实质化改革的成都实践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17.1第二审程序的质

17.2第二审程序的诉讼功能

17.3第二审程序的原则

17.4第二审程序的启动

17.5第二审法院的审理方式

17.6第二审法院的裁判方式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七刘文远案件和董伟案件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18.1死刑复核程序的质

18.2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构造

18.3辩护律师对死刑复核程序的参与

18.4裁判方式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八高法院法官听取辩护意见案件暨不核准死刑案件

第十九章

刑事再审程序

19.1刑事再审程序的质

19.2刑事再审程序的基本理念

19.3刑事再审的法定事由

19.4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方式

19.5申诉案件的审查程序

19.6再审审判程序

19.7再审程序的争议问题

阅读案例材料之十九案件刑事再审决定书

第二十章

刑事执行程序中的诉讼问题

20.1刑事执行程序的质

20.2暂予监外执行

20.3减刑、释的适用程序

20.4死刑及其执行方式的变更

阅读案例材料之二十镇江减刑释审理程序

第三部分特别程序

第二十一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21.1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

21.2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

21.3法院的裁判逻辑

21.4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21.5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

21.6检察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

阅读案例材料之二十一周喜军案件和礼奎案件

第二十二章

刑事和解程序

22.1刑事和解的概念

22.2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22.3恢复

22.4刑事和解的适用程序

阅读案例材料之二十二黄静案件

第二十三章

涉案财物追缴程序

23.1涉案财物追缴程序概述

23.2涉案财物的查封、和冻结程序

23.3审查起诉阶段对涉案财物的处分程序

23.4对席案件的涉案财物追缴程序

23.5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案件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23.6涉案财物追缴程序的发展趋势

阅读案例材料之二十三任润厚案件

第二十四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24.1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关爱诊疗价值

24.2未成年人案件刑事诉讼的特殊原则

24.3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制度

24.4附条件不起诉

24.5审判程序

24.6犯罪记录封存

阅读案例材料之二十四郭某某盗案和李某某盗案

第二十五章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

25.1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质

25.2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

25.3审理程序

25.4救济程序

25.5解除强制医疗程序

阅读案例材料之二十五宋某某强制医疗案

第二十六章

反腐败案件特别程序

26.1反腐败案件的管辖

26.2监察委员会的刑事调查

26.3监察留置

26.4监察调查与检察审查起诉的程序衔接

26.5对被调查人的权利保障

26.6缺席审判

阅读案例材料之二十六纪检监察的“四种形态”

参文献

索引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法是一部以刑事诉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法学教科书。本书以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解释所确立的诉讼制度为基本线索,全面阐述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对各种程序制度背后的制约因素和理论根据作出了解释。本书分为“论”“一般程序”和“特别程序”三个部分。在“论”部分,本书讨论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法的思维方式,简要分析了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价值、刑事诉讼构造、刑事之诉的类型和效力、程序制裁、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刑事诉讼主体、刑事辩护、强制措施以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揭示了刑事诉讼法学中较为成熟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那些贯穿刑事诉讼程序始终的程序制度作出了理论上的解释。在“一般程序”部分,本书按照刑事诉讼程序的先后顺序,对立案、侦查、审查起诉以及审、第二审、死刑复核、刑事再审、执行等诉讼程序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作出了解释,讨论了这些程序的质、功能、原则、诉讼构造以及较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帮助读者深入认识在刑事诉讼程序背后发挥制约作用的理论根据,解释这些程序的框架结构和制度要素。在“特别程序”部分,本书讨论的是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特殊刑事诉讼程序问题,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刑事和解程序、涉案财物追缴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等。本书揭示了这些特别程序的质、功能、基本原则,也对其程序适用问题作出了理论解释。不仅如此,鉴于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完成后,反腐败案件从立案、调查到移送审查起诉,再到法庭审判,都形成了一套较为特殊的诉讼程序,因此,本书设置了“反腐败案件特别程序”一章,以便对我国的反腐败案件特殊程序作出统一解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