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元培画传/中外教育家画传系列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程斯辉//肖全民 新华正版
  • 蔡元培画传/中外教育家画传系列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程斯辉//肖全民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蔡元培画传/中外教育家画传系列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程斯辉//肖全民 新华正版

16.95 3.5折 49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斯辉//肖全民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86715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字数180千字

定价49元

货号xhwx_1201180360

上书时间2024-04-17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家世与家庭涵养,奠定高尚人格坯基
“水乡泽国”的才子
朴实、温和、坚韧的家风熏陶
三段婚姻,始终有爱
刻苦求学与游学,融中西于一体
十年私塾奠定国学根基
徐氏铸学斋里遇知音
金榜题名,人仕翰林院
游学,积淀西学底蕴
受聘绍兴中西学堂,初践“教育救国”理想
冷眼看变法,弃官从教
开放管理,办新式学堂
身在学堂,谋区域教育发展
出任南洋公学特班教,推行“中西结合”之教育改革
重西学,育英才
参用“书院式”、启发式的方法
创办爱国学社,成资产阶级学校典范
“墨水瓶风潮”与爱国学社创办
学校里的“教育”
占舆论阵地,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身体力行,参加资产阶级斗争
《苏报》案至爱国学社被迫解散
首任教育长,奠基近代中国新教育体系
颁布教育法令,建立新的教育秩序
厘定教育方针,倡导五育并举
改革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创建
整体设计教育发展规划
主持筹划临时教育会议
出掌北京大学校长,形塑中国现代大学模式
遵循“学术本位”的办学理念
践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开创“教授治校”的中国现代大学管理体制
倡导“教育独立”之思想
任大学院院长,推行“学术化”代“官僚化”
改“”为“大学院”
参法国经验,试行大学区制
拟订新的教育宗旨
创建国立音乐院和国立艺术院
创办国立劳动大学
担任研究院院长,培育学研究事业
筹建优选学术研究机构
构建中国现代科学研究机构雏形
倾力培育中国现代科技人才
潜心投人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清风亮节一生,大德照后人
严谨治学,求真求实
宽厚待人,至真至诚
光明磊落,甘为人梯
人品如兰,晚节芬芳
蔡元培大事年表
参文献

内容简介:

程斯辉和肖全民编著的蔡元培画传以画传这一新颖生动、直观可见的形式,对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有名教育家、家蔡元培做全面介绍,记述了他始终信守爱国和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开创贡献的人生历程。书中配以大量的珍贵图片,夹叙夹议,并以故事情节贯之,既生动有趣,又丰富感人,是一本可读极强的新型人物传记。

作者简介:

程斯辉,男,1962年4月生,湖南南县人,党员,武汉大学教授。197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86年,先后获教育学学士、硕士。1993年、1995年,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曾为湖北大学教育系(前身为教育管理系)系主任、教育学院院长,1997年入选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3年8月调入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任教育系系主任、教授。2006年成为很好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教育管理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管理史、教育管理学。出版中国近代教育管理史中国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科教兴国的先驱――教育家张謇传创新型教师厚生务实巾帼楷模――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等著作,与人合著参编著作10余部,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90余篇。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湖北省高校很好成果,湖北省教育科研很好成果、等多项奖励。

精彩内容:

朴实、温和、坚韧的家风熏陶据绍兴县志资料记载,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蔡元培的祖先蔡恭政“由诸暨迁绍兴井巷”。至蔡元培出生,蔡家已迁居绍兴近300年。至蔡元培高祖以下,开始从商。蔡元培的曾祖兄弟四人,或在乡里县城设铺,收购丝绸软缎,或往返于绍兴、广州,从事贩运。祖父蔡廷桢,因经营典当业有方,家业兴旺,不但在城里开了一家当铺,还在笔飞弄买下一幢坐北朝南、大厅三楹的房屋。后因育有七个孩子,在屋后加盖五楼五底房屋,三代合住,成为当时小康之家。蔡家长子便是蔡元培的父亲蔡宝煜,又名光普,字耀山。在兄弟七人中,除老三武外出不知所往亦不知所终外,全家都以经商为业。蔡元培的父亲为钱庄经理,老二经营绸缎业,老四、老五、老七也都在钱庄任职。蔡家专享一个读书登科之人是老六铭恩,他从小热爱读书并试入学,为廪生。蔡元培早年之所以走上读书的道路,或多或少受到这位酷爱读书的六叔影响,六叔也曾多次不厌其烦地指导他的功课,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下读书的种子。蔡元培在述传略中有云:“孑民有叔父,名铭恩,字茗珊,以廪膳生乡试中式。工制艺,门下颇蛊。亦治诗古文辞。藏书亦不少。孑民十余岁,即翻阅史记、汉书、困学纪闻、文史通义、说文通训定声诸书,皆得其叔父之指导焉。”父母是人生的靠前位导师。蔡元培的父亲是一位“儒商”,为人忠厚老实,宽和待人。在经营钱庄时,他诚信经营,慷慨大度,有贷必应,家族中的人常常笑他“爱无差等”。父亲的这些行为深深地印刻在年少蔡元培的脑海,也成为他后为人处世的准则。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蔡元培11岁(系按虚岁计算)那年,父亲去世。当时哥哥13岁,弟弟9岁,很小的一个弟弟与两个姐姐未成年夭折了。蔡元培父亲病逝后,一位好友在挽联中称赞道:“若要有几许精神,持己接人,都要到极好处。”由于父亲生前慷慨好施,凡向他借钱都有求必应,欠他债的又不忍讨还,所以到他去世时,蔡家家境一落千丈,变得一贫如洗。面对失去至亲的悲痛,失去经济支柱的落魄,抚养儿女的艰辛,母亲周太夫人忍受艰辛,拒绝了亲戚朋友集资赡养,典她仅有的首饰、衣服,克勤克俭,节衣缩食,辛苦将三子拉扯长大。她将心血倾注在几名幼子身上。蔡元培有同胞兄弟四人,姊妹三人,他在家中居二。兄元铹,字鉴清,长期在上海崇实石印局任职。弟元坚,字镜清,后在绍兴钱庄业中任职。四弟及幼妹早殇,姊两人均未嫁即病逝。树活一张皮,人争一气,周氏不仅一人支撑整个家,还亲自为孩子们缝衣、理发。生活上事无巨细关心孩子们,她常常勉励孩子们要“自立”、“不依赖人”,不能靠施合生活,更不要获取不义之财。勤劳坚韧的周氏对孩子们的学也严厉督促。由于蔡元培自小聪慧好学,私塾先生对他寄予厚望,布置的功课常常要学到深夜还不能完成,而母亲更是不辞劳瘁,陪坐案侧,时以温语慰勉,其困倦。在为人处世方面,周氏常常教导孩子们要谨言慎行。她常说每次与别人交谈,要先想到别人会说些什么,而我要怎样应答。谈话结束后,还应该将这次谈话在头脑里回忆一遍,检查自己回答得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即:“每有事与人谈话,先预想彼将作何语,我宜以何语应之。既毕,又追省彼作何语,我曾作何语,有误否,以是鲜偾事。”严谨的家教在蔡元培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继承了父亲宽厚待人的脾,承接了母亲不贪吝、不妄言的脾,正如蔡元培本人所说的“孑民之宽厚,为其父之遗传。其不苟取,不妄言,则得诸母教焉”。他后来所表现出的那种和安详的个、温和待人的格、好学不倦的,正是家庭影响的结果,从小打下的坯基。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义。母亲成了蔡元培,蔡元培同样回报母亲。蔡元培17岁时,周太夫人胃病加剧,服药也没有用。他不忍母亲承受病痛的折磨,当他听说割臂肉和药,可延寿十二年,他便瞒着家人,偷偷从自己左臂上割下一小片肉,为母和药。虽然蔡元培孝心感天动地,但也没能留住死神的脚步。第二年,周太夫人病故,蔡元培悲痛万分,欲行寝苫枕块之制。(寝苫枕块之制是古代一种服丧制,即亲人去世后孝子睡在草席上,头枕土块,坚守在去世亲人的棺材旁,直至亲人下葬的制度。)被家人劝阻后,他于夜深人静的时候,挟枕席赴棺侧而睡,其兄弟见状,知道不能阻止他,设床于停棺之堂,兄弟共宿。晚年,蔡元培旅居时曾改从母姓,取名周子佘,以表示对母亲的怀念。在自写年谱中谈到早年家世时,蔡元培更多的也是提到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影响。他深情地说:“我母亲是精明而又慈爱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为多,因父亲去世时,我年纪还小我母亲的仁慈而恳切,影响于我们的品甚大。”p4-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