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神百年——萧淑芳 美术理论 冬焱 新华正版
  • 花神百年——萧淑芳 美术理论 冬焱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花神百年——萧淑芳 美术理论 冬焱 新华正版

22.48 6.2折 36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冬焱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07788

出版时间201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19页

字数300千字

定价36元

货号xhwx_1200134629

上书时间2024-04-17

翰林文轩旗舰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萧氏家族精英辈出
  祖辈与父辈
  中国近代音乐先驱萧友梅
  蜚声乐坛萧淑娴
  生化学家萧淑熙
  现代派画家萧勤
第二章  与生俱来喜弄丹青
  小画家与她的“连环画”
  做大自然的小朋友
第三章  众师门下艺渐精进
  国立艺专的选读生
  徐悲鸿画室的旁听生
  与吴作人错失交臂
  为修艺抗病强体
  拜名师学中国画
  向齐白石请教笔墨之道
  与蒋兆和研水墨画
第四章  旅欧博览艺贯中西
  劳燕双双去他国
  彩迷人的瑞士
  艺术之都巴黎
  伦敦收获艺果
第五章  萍踪重逢喜结鸾俦
  沉疴三年婚姻嬗变
  沪上画展邂逅作人
  定终身敲响前奏曲
  悲鸿证婚善圆蝶梦
第六章  社稷安昌艺术更新
  欣迎艺术之春天
  参加中南区土改团
  勘查证石窟
  痛悼悲鸿恩师仙逝
  为油画《齐白石像》当模特
  绘制新中国幅壁画
第七章  体验生活感悟艺术
  巷道下的女“矿工”
  水库工地的写生者
  自然为师采撷缤纷
  连环画水彩画的与应用
第八章  风云际会苦涩人生
  “十张纸斋”与“裴多菲俱乐部”
  家徒壁立不理丹青
  被下的落难生活
  部队农场改造“魂灵”
第九章  劫后余生再画笔
  为院宾馆作画
  《丰碑》——悼念的
  重复不是画家本
  九州采风
  美育要从孩童抓起
  一草一木关情
第十章  频繁出访艺无国界
  久违了,法国巴黎!
  感受阿根廷风情与艺术
  领略澳洲神奇
  北美纪行拾零
  两顾东瀛
  “世界和年”在狮城
  在比利时王国举办画展
  心系国情赈灾义
第十一章  厮守六载情弥意笃
  堪怜病魔缠作人
  弱肩撑起一片天
  伴君共度弥留
  心香一瓣乘鹤归
第十二章  穷尽余生遗愿竞成
  吴作人会走向可续发展
  吴作人艺术馆落成
  吴作人英魂归后土
第十三章  生命绽放圣洁之花
  九十华诞:萧淑芳从艺七十五周年画展盛大开幕
  奏响生命后乐章  :九十以后新作展
后记
  生命完结艺术永生
  天地共侣:伉俪墓碑纪念像落成
  容华淡伫:百年诞辰美好依旧
萧淑芳艺术年谱
作者的话

内容简介:

中国杰出的美术家萧淑芳先生将研究和传播美作为她的优选选择,无怨无悔,为此,奋斗了一生。她是幸运的,也是的。    花神百年(萧淑芳)从萧氏家族精英辈出、与生俱来喜弄丹青、众师门下艺渐精进、旅欧博览艺贯中西、萍踪重逢喜结鸾俦、社稷安昌艺术更新、体验生活感悟艺术等十三章节讲述了萧淑芳的一生。    花神百年(萧淑芳)由冬炎编著。

精彩内容:

祖辈与父辈    中国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城邑中山市(古称香山县)以五桂山“多神仙花卉、香闻十里”而得名,那里景优美,人物俊杰。萧淑芳的祖籍正在这方宝地之上。    萧家祖上为书香门第之望族。祖父一介秀才,能文能诗;祖母大家闺秀,惜早年玉殒,生有萧伯林和萧友梅两个儿子和一个早逝的女儿。嗣后,祖父将府上一位丫鬟纳为妾,晚辈称她作“二婆”。庶祖母人贤惠能干,在为萧家续香火方面可谓是劳苦功高――孩子接踵而至,一直排序到十四。    萧淑芳父萧伯林(1876~1952)勤学贤达,苦斗奋争,在“庚子赔款”期间入天津英制北洋医学院学医,后历任铁路局医生、车务处长、副局长职。20世纪20年代初定居北,靠十余年节俭下的薪金在西城购置了房产,祖父和庶祖母等人迁居而来,济济生活一处,直到去世。萧家在京郊西山碧云寺脚下置有一块墓地,萧伯林及夫人李志芬(1876~1963)分别于1952年和1963年故去,与他们的父辈皆安葬于此。    萧淑芳叔父萧友梅是挚友,为中国同盟会很早成员。他是中国首位音乐留,后成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萧淑芳七姑父王世杰曾任武汉大学校长、国民长、长,为人率直正派。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曾邀请其回大陆,终因九旬高龄而未竞,后客死于台。    当然,在他们之后的晚辈中更是不乏卓荦人才,萧淑芳、萧淑娴、萧淑熙姐妹以及堂弟萧勤是这个家族的杰出代表人物。    中国近代音乐先驱萧友梅    萧友梅(1884~1940)近代音乐教育家,曾留学本、德国。归国后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音乐传所;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撰有普通音乐等书,并作问、国耻歌等数十首歌曲及钢琴曲。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体系是在蔡元培先生倡导和支持下由萧友梅一手建立起来的,萧友梅的名字标志着中国新音乐时代的开始。台湾地区地区联合报载周凡夫文章“萧友梅的一生”称:“萧友梅的一生功业来评价,他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实在起着划时代的贡献,誉之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实在当之无愧。”    萧友梅十八岁赴学西洋音乐,较李叔同进入本“上野音乐学校”早三年,除“音乐救国”外还直接参与了运动,结识了先驱并成为至交,1906年参加“同盟会”,极得赏识,说他“很能理解我的本意”。萧友梅常出入位于东京郊外大久保镇的廖仲恺府邸,与、梁必、钱树芬、钱乃文、乐卢、何四良、刘叔和、关乾甫、关汉光等者会晤。一次,从广州抵达东京,被清密探跟踪,通缉重金悬赏的人头。在这危难时刻,萧友梅将孙先生藏匿在卧室长达月余,担负孙先生的衣食和外联工作,直到将他转移至安全地点为止。为此,极为赞赏萧友梅的胆识与为人,遂成莫逆之交。后为临时大统时任萧友梅为统秘书并与胡汉民、谭熙鸿、张兢生、杨铨、宋子文、廖仲恺等交往甚密。辛亥后,他们忧心忡忡,互赠诗画以言心志。胡汉民给萧友梅赠词:    “不到短长亭,未是愁时候。天遣流莺,抵死摧,归思浓如酒。”    1912年萧友梅赴德国留学,1916年在莱比锡获博士,在德结识一批音乐巨匠,如作曲家舒尔茨(h.chulz)、乐评家雷密(a.remy)、音乐及教育家胡果?利曼(hugo riemann)、指挥家尼克士(a.nikich)和李察?史特劳斯(r.trau)。他们的艺术成给萧友梅后返国从事音乐事业的影响极其深远。    1920@:萧友梅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下开始了他的北七年音乐教育生涯。致使北的西洋音乐风气大盛,成为当时中国的音乐中心。1925年秋,北洋改组“美专”,增加音乐和戏剧两系,更名为“北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画家林风眠任校长,萧友梅任副校长兼音乐系主任。1927年萧友梅去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来许多“国立音乐院”的学子都成为了我国杰出音乐家。    萧友梅在北期间居住在其兄萧伯林家。那时萧淑芳十几岁,对叔父记忆深刻,在萧友梅逝世四十周年之际曾撰文以示深深怀念,“当时我们家里女孩子很多,有六、七个人学钢琴。每逢或星期天,叔父的连同家中学音乐的聚在一起,由叔父指导大家演奏练,节时开家庭音乐会,乐声悠扬,热闹得很。我经常见他坐在钢琴旁,试弹他自己谱写的乐章,苦思忘寝。印象里,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南房还灯光隐约,传出断续的琴声”    萧淑芳说:“虽然我从小喜欢画画,然而,我真正走上美术之路还是和叔父有着直接关系的,是他举荐我到林风眠先生的门下学画画的。”    1940年的很后,年仅五十六岁的萧友梅走完了他不凡的人生之路。    萧淑芳回忆说:“在他病重时,刚好我在上海,经常去看望他。他热心培养音乐人才的高尚精神,使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缅怀过去,叔父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作风正派、生活俭朴、公而忘私的精神正是我们晚辈学的榜样。”    1990年12月,又逢萧友梅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为缅怀一代音乐大师,吴作人题写条幅“艺术首先有民族才有世界”,言简意赅地颂扬萧友梅杰出贡献之精髓。如今,吴作人的这幅题词已成遗墨,并由音乐学院较为保存。    2000年12月底,在院副的关怀下,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学院、北京大学等十家单位联合主办的“萧友梅博士逝世六十周年音乐会”在京举行。音乐会上演的主要曲目为萧友梅作品,以及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冼星海、贺绿汀、李焕之等人之作。    2007年10月,由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促进会倡议,由上海音乐学院、北京大学、广东中山市、北京音乐家协会、音乐学院联合建立的萧友梅纪念碑在萧家墓地落成。    2010年,有关部门举行了纪念萧友梅博士逝世活动。    在萧友梅故去半个多世纪后,他的音乐作品仍然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演播和传颂着。p2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