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少量画线字迹

25 九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庆祥 著;程光炜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7

果果_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庆祥 著;程光炜 编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57534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3页
  • 字数 19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八十年代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在《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中,七位“新生代”研究者以80年代的文学热点,如“重写文学史”现象、《今天》杂志等为研究对象,以当下视角对它们进行重新分析,既揭示了自8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领域“知识沉积层”的生成过程,也显示了“新生代”研究者的敏锐和深度。
  每篇文章都附有“事件回放”和“主编点评”。
【目录】
前面的话
文学史视野
如何理解“80年代文学”
“文本”与“人”的歧途
 ——“新批评”与80年代“文学本体论”
审美原则、叙事体式和文学史的“权力”
——再谈“重写文学史”
“新时期文学”的发生
——以《今天》杂志为讨论对象
再造“新人”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变化及其影响
再识经典
“另类”姿态和“另类”效应
——汪曾祺小说《受戒》的文化语境
再成长:读《爱,是不能忘记的》及其周边文本
路遥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
——兼及1985年前后“文学场”的历史分析
“私人情感”与“道义承担”之间的裂隙
——由遇罗锦的“童话”看“新时期”之初作家身份及其功能
《新星》与“体制内”改革叙事
——兼及对“改革文学”的反思
文学史对苏童的不同命名
历史的浮标——“新时期”的浩然重评现象研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