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

14 2.7折 52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镇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童星 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5

装帧平装

货号308-7088118313

上书时间2024-06-23

旭鸿旧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童星 编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5
  • ISBN 9787305133213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5页
  • 字数 4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坚持逻辑与历史一致、理论与实际结合、价值与科学统一的原则,将社会主义作为理论、运动、制度“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考察。全书分为三篇:上篇主要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所完成的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以及列宁所领导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向现实的飞跃。中篇重点分析了第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即苏联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内容特征、历史贡献和内在弊端,并对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其他社会主义模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做了介绍和评析。下篇专门探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毛泽东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领导中华民族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邓小平创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富民强国之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纲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全面小康”、“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复兴梦,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作者简介】
  童星,1948年8月生于南京,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专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著有《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等专著10多部、《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等教材10多本、《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论文百余篇。现在的研究方向为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等。
【目录】
导论运用科学的精神研究社会主义
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价值

上篇
第一章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16一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节17一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四节突破空想体系的最初尝试
第二章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第一节人类文明提供的优秀文化成果
第二节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提出的历史课题
第三节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第三章自有资本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证
第二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
第三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四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
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向现实的飞跃
第一节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第二节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的理论
第三节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第四节帝国主义时代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中篇
第五章创建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苏俄初建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第二节苏俄初建时期的政治建设理论
第三节苏俄初建时期的经济建设理论
第四节苏俄初建对期的文化建设理论
第六章第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
第一节苏联模式形成的理论背景与历史条件
第二节苏联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在
第三节苏联模式的内在缺陷与弊端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其他模式
第一节南斯拉夫模式
第二节匈牙利模式
第三节改良的“苏东”模式
第四节越南、老挝、古巴的革新和朝鲜的现状
第八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
第一节民主社会主义
第二节欧洲共产主义
第三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第四国际的社会主义
第九章第三世界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实践
第一节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的兴起
第二节第三世界社会主义的类型与影响
第三节亚非拉国家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坚特与探索

下篇
第十章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其对民族独立主题的解决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对民富国强主题的解决
第三节一个主题、两大理论、三位巨人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第一节社会主义中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二节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
第三节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第十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社会主义本质论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第三节社会主义改革论
第十三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布局、表现和国际环境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表现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纲领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纲领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建设纲领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搔的文化建设纲领
第十五章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一节探索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新思路
第二节探索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第三节探索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新举措
第四节用“三个代表”思想统辖执政党建设
第十六章“全面小康”、“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
第一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十七章迎接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国复兴梦
第一节“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第二节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第三节反腐倡廉:保持与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第四节“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编者的话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