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8.2 2.3折 35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镇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柴邦衡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638

上书时间2024-05-21

旭鸿旧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柴邦衡 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2
  • ISBN 9787111312925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1页
  • 字数 354千字
  • 丛书 ISO 9000丛书
【内容简介】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2版)》根据ISO 9000标准变化,对第1版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2版)》准确介绍和详细解释了新版ISO 9000、ISO 9001和ISO9004标准,其中ISO 9004标准内容改写后适用性更强;针对理解新标准以及贯标和认证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举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并提出了作者独到的、经实践验证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对获证后企业如何深入贯标、提高绩效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指导;浓缩介绍了ISO/TS 16949标准及相关手册的精华内容;独立设置了卓越绩效模式一章。

  全书分为3篇14章:第1篇为ISO 9000族;第2篇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第3篇为与企业贯标与认证以及认证后深入贯彻的有关问题。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2版)》可供各行业从事ISO 9000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人员、咨询人员、培训人员;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作参考书、工具书和培训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柴邦衡,1937年生,浙江诸暨人。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毕业,历任吉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链条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机械工业部生产许可证和出口质量许可证专家咨询组首席顾问、质量体系国家注册主任审核员、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理事和第六届吉林省人大常委、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获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机械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拔尖人才、吉林英才奖章等荣誉。
【目录】

ISO 9000丛书序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篇 ISO 9000族

第1章 ISO 9000族概论

1.1 ISO 9000族的定义

1.2 ISO 9000族的构成

1.3 ISO 9000族的发展沿革

1.3.1 ISO 9000产生的背景

1.3.2 ISO 9000族的制定、修订情况

1.3.2.1 87版(第一版)

1.3.2.2 94版(第二版)

1.3.2.3 2000版(第三版)

1.3.2.4 2009版(第四版)

1.4 ISO 9000热

1.4.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4.2 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4.3 ISO 9000族已成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标准

1.4.4 我国质量体系认证的发展

1.4.5 ISO 9000热的由来

1.4.6 ISO 9000热的特征

1.4.7 ISO 9000与TQC


第2章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2.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1.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

2.1.2 组织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的实施要点

2.2 领导作用

2.2.1 领导作用的概念

2.2.2 组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原则的实施要点

2.3 全员参与

2.3.1 全员参与的概念

2.3.2 组织贯彻“全员参与”原则的实施要点

2.4 过程方法

2.4.1 过程方法的概念

2.4.2 组织贯彻“过程方法”原则的实施要点

2.5 管理的系统方法

2.5.1 管理的系统方法的概念

2.5.2 组织贯彻“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的实施要点

2.6 持续改进

2.6.1 持续改进的理念

2.6.2 持续改进的方法

2.6.3 组织贯彻“持续改进”原则的实施要点

2.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2.7.1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的概念

2.7.2 组织贯彻“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的实施要点

2.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2.8.1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的概念

2.8.2 组织贯彻“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原则的实施要点


第3章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1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3.1.1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3.1.2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3.1.3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3.1.4 过程方法

3.1.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1.6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3.1.7 文件

3.1.8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3.1.9 持续改进

3.1.10 统计分析技术的作用及实施要点

3.1.11 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

3.1.12 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3.2 基本术语

3.2.1 概述

3.2.1.1 ISO9000:2000术语标准的修订情况

3.2.1.2 ISO9000:2005标准术语的修订情况

3.2.1.3 术语的重要性

3.2.1.4 学习术语的要领

3.2.2 质量

3.2.3 产品、过程和程序

3.2.3.1 产品

3.2.3.2 过程

3.2.3.3 程序

3.2.4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

3.2.4.1 定义

3.2.4.2 质量管理的发展

3.2.4.3 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征

3.2.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2.5.1 定义

3.2.5.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重要性

3.2.5.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

3.2.6 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

3.2.6.1 定义

3.2.6.2 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作用

3.2.6.3 质量策划要点

3.2.6.4 质量计划要点

3.2.7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3.2.7.1 定义

3.2.7.2 质量控制要点

3.2.7.3 质量保证要点

3.2.7.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联系与区别

3.2.8 质量改进

3.2.8.1 定义

3.2.8.2 质量改进的要点

3.2.8.3 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

3.2.8.4 质量改进与纠正预防措施

3.2.9 设计和开发

3.2.9.1 定义

3.2.9.2 硬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3.2.9.3 服务项目的开发

3.2.9.4 其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3.2.10 关于审核的术语

3.2.10.1 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

3.2.10.2 审核准则

3.2.10.3 审核证据

3.2.10.4 审核发现

3.2.10.5 审核结论

3.2.10.6 审核范围

3.2.10.7 审核员

3.2.10.8 技术专家

……

第2篇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第3篇 企业贯标与认证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