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城市新老城区协调发展研究
¥
29.77
4.6折
¥
65
全新
仅1件
作者马红瀚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jh
上书时间2024-11-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红瀚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3
-
版次
1
-
ISBN
9787521833430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6页
-
字数
210千字
- 【内容简介】
-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大中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新城区建设,试图通过城市规模扩张的增量突破,提升城市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兼具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属性,以生产和创新为主导功能,以投资和开放为发展动力,以漂移和叠加为演化模式的新城区,在迅速成为城市新兴增长极的同时,也对老城区的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城区发展与老城区转型的协调并进,本来可以成为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双轮驱动。但是从现实看,由于要素集聚、特惠政策和生产力布局过度向新城区倾斜,导致新城区发展对老城区转型形成挤压,新老城区之间的协调关系难以建立。随着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后发优势的愈加巩固,新城区对老城区的集聚效应发挥压制了扩散效应,导致新城区发展的虹吸效应加速形成。而从老城区自身看,开展区域协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明显不足。由于思想保守,导致老城区与新城区协调发展的主观意愿不足;由于转型进程滞后,导致老城区与新城区发展的步调不一致;由于转型不够全面,导致老城区与新城区关系协调的范围过窄。
针对新老城区协调发展的现实困境、特别是新城区发展对老城区转型的消极影响,在现实路径探索和理论机制构建的基础上,建议大中城市从空间关系、市场关系、行政关系和生态关系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保障机制的联动,促进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协调发展。进而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加强产业关联、优化组织形态,加快人口更新、推动社会先行,开发中间地带、适当蓄力留白,加快老城区的转型发展和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 【作者简介】
-
马红瀚,男,汉族,天津人。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方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天津市环渤海经济研究会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参与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坪山新区、青岛市北区等多个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编制。
- 【目录】
-
本书共六章, 包括过度集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瓶颈、新城区发展-城市规模扩张的增量突破、老城区转型-城市质量提升的存量变革、新老城区关系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难题、新老城区协调发展实证研究-基于案例城市的分析、战略谋联动, 社会撑中间-促进新老城区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内容摘要
本书针对新老城区协调发展的现实困境、特别是新城区发展对老城区转型的消极影响,在现实路径探索和理论机制构建的基础上,建议大中城市从空间关系、市场关系、行政关系和生态关系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保障机制的联动,促进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协调发展。进而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坚持规划引领,加强产业关联、优化组织形态,加快人口更新、推动社会先行,开发中间地带、适当蓄力留白,加快老城区的转型发展和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