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3.0折 ¥ 16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戴君彦、巫新华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一1
上书时间2025-01-05
本书以我国馆藏的22颗天珠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理论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矿物学、宝石学、显微埋藏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理论不仅为合理推导天珠的蚀花工艺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我们进一步厘清了天珠在风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进而科学客观地解析了天珠的受沁现象及发生机理;而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哲学、艺术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则为探讨天珠蕴含的文化寓意、文化传播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概言之,本书旨在科学地阐释那些人们关切的与天珠有关的诸多疑问,而这些问题是用传统的考古方法不能认识或难以解释的。
本书从上万张天珠、玛瑙珠的文物资料中精选出558张高清图片以飨读者,这些珠饰考古发掘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遗址,年代为西周至唐代。书中精美的文物细节图和释读文字不但使我们得以图文并茂地鉴赏这一时期玉髓质文物上的老化特征及时代工痕,更让我们领略到悠久岁月赋予这些珍贵珠饰的沧桑之美。
戴君彦,上世纪末,在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艺术学院学习期间逐步培养出对艺术的敏感性及视觉素养,进而对于古代艺术品产生了较为深刻和广泛的分析、理解能力。学习过程中,开始关注亚欧大陆的古代珠饰文化并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2015年,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的邀约加入课题组开始对出土的玉髓类珠饰及拜火教早期阶段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2018年初至今,先后对我国江西省、西藏自治区、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河南省考古发掘出土的玉髓类珠饰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天珠进行了科学检测和系统研究。
巫新华,1963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中心主任,现任新疆考古队队长,组织翻译外文新疆考古基本资料近2000万字。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陆亚洲考古,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德国《欧亚考古学刊》、中国《考古学报》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及译著有《天山女神:康家石门子岩刻画文化探新》《吐鲁番唐代交通路线的考察与研究》《驼铃悠悠: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主编“西域游历丛书”“丝绸之路文化丛书?历史篇”“文明的中介”“丝绸之路流散国宝”等系列丛书。
前 言
第一章 藏族的瑰宝――天珠
第二章 天珠的制作工艺
一、制作天珠珠体的矿料――白玉髓
二、天珠的制作工艺
第三章 玉髓质珠饰的次生变化及沁像总结
一、玉髓质文物发生次生变化的机理
二、玉髓质珠饰的沁像总结
第四章 天珠的受沁现象
一、西藏自治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三、青海省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四、河南省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五、湖南省考古发掘出土的天珠
六、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天珠
第五章 天珠的文化寓意
一、天珠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拜火教及其对我国西藏地区文化的影响
三、天珠的拜火教文化意涵
后 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