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科学、中国的自由传统、维柯的《新科学》及其对中西美学的影响、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论中国诗、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全七册)。

新书,七册合售。

150 九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倬云 著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2-09

今子止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倬云 著
  •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8
  • 版次 1
  • ISBN 9787221081216
  • 定价 1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12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第十一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的演讲集。作者从比较文化的宏观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的形成、演化和转变,指出中国文化在发展之初有两个特色:一是透过天命观念去理解天人合一的奥秘;二是藉著亲缘观念来建立社会组织。在讨论近代文化的转变时,他指出中国知识分子所面对的种种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保守]抗拒[进步],[传统]抗衡[现代]。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演变是有来龙去脉的,我辈炎黄子孙的使命是使文化力求改进,以适应多国家、多文化竞争。
  ◆讲座及丛书概况◆
  1、钱宾四学术文化讲座由钱穆(字宾四)先生于1978年首次开讲,先后有李约瑟、小川环树、狄百瑞、朱光潜、陈荣捷、杨联陞、余英时、刘广京、杜维明等十余位中外大家开讲
  2、钱宾四学术文化讲座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将“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整理成系列并出版,每位演讲者一讲一书。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首次与内地出版机构在大陆地区合作批量出版学术文化著作。
  3、钱宾四学术文化讲座持人文主义教育理想,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扬学术风范,培养文化风格,自首次开讲至今,讲座的内容与影响均获得海内外学术界之重视。
【作者简介】
  许倬云,教授,江苏无锡人,1930年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1953)及文科研究所(1956),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及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及社会学系教授,1983年任校聘讲座教授,1980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86年获选为PhiKappa荣誉会员,1991年至1992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度讲座教授。
  许倬云教授不惟精通中国古代史,娴熟近代西方科学,更善于应用社会科学理论历史。主要著作有AncienChinainTransition、HanAgriculture、WestenChouCivivlization、《西周史》、《求古编》、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等。
【目录】
1迎许倬云教授到新亚书院讲学(林聪标)
15序 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若干省思
1第一讲中国文化的形成
23第二讲中国文化的演化
53第三讲中国文化的转变
75附录一论雅斯培枢轴时代的背景
107附录二:中国文化演变周期概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