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
  • 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

45.32 9.9折 46 九品

仅1件

河北承德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志扬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X1/3/03

上书时间2024-05-23

芳书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志扬 著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9070255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9页
  • 字数 40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从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向西方形而上学史的“开端”回溯,发现原来作为形而上学“开端”奠基的“始基”却是人为建立起来的,它掩盖了更早在“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思想者那里所探寻的自然本源。其实,破裂(阿那克西曼德)与隐匿(赫拉克利特)都指涉着那个“不确定的确定”的显隐相关。而这个最自然的本源正好与东方中国的“大道无形”同源:所谓“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事实上,海德格尔的“知其是守其在”正期待着与东方的“知其白守其黑”对话,虽然现在尚未到来。
  《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就是这种对话的“索引式”准备。
  ——张志扬  
  自引入西方传统哲学以来,中国人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哲学事业,但一直缺少对于这么重大的思想史事件的有效反思,致使在崇西潮流中懵懵懂懂地就丧失了清明的思想良知,以很不合适的西方传统哲学的方法来切割中华古学,而毫不意识到其中的不合适,于是做出了不少焚琴煮鹤、买椟还珠的事情。志扬教授的这本书会有助于改变这种令人绝望的状态,摆脱他所说的“凡西学皆普遍必然即为世界性、现代性,凡非西学皆特殊偶然即为民族性、传统性”的哲学屈辱。所以,我相信此书也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它会刺激人们从理性上反省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负面文化效应。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张祥龙
【作者简介】
  张志扬,又名墨哲兰,1940年生,武汉市人。1980年,全国招考500名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以助理研究员资格被录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现代德国哲学研究工作。1986年调入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职任研究员。1994年调入海南大学。现任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著作有:《渎神的节日》、《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形而上学的巴比伦塔》下篇“重审形而上学的语言之维”、《缺席的权利》、《语言空间》、《创伤记忆》、《禁止与引诱》、《偶在论》、《现代性理论的检测与防御》、《一个偶在论者的觅踪:在绝对与虚无之间》、《西学中的夜行——隐匿在开端中的破裂》。主译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
【目录】
序曲
主题
临界:阴影之谷
第一章惊讶:作为开端“存在”之“二重性”
第一节阿那克两曼德箴言:作为相互牵引的裂隙之用
第二节赫拉克利特箴言:自始至终在涌现中的隐匿
第三节巴门尼德箴言:作为解蔽中自行遮蔽的二重性展开以
附录巴门尼德“存在”

第二章怀疑:在“绝对”与“虚无”之间摇摆
第四节一切皆变:不能言说、不能传达
第五节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启蒙的顶点与没落
附录强力意志是万物尺度的最高体现

第三章智慧:“地、天、神、人”之临界
第六节斯芬克斯之谜的苏格拉底回答
附释一“光”与“死”——两希精神的原始意象
附释二西方神对人的咒符

第四章惊醒:形而上学掩盖“裂隙”的奠基
第七节柏拉图“本相”——“是”的区分
第八节亚里士多德“实体”一成为“主词”

第五章“通天塔”:目的的虚幻与手段的落实
第九节“是什么”——希腊理性的“善”、“技艺”与现代科技的逻辑根源
附释海德格尔的“技术追问”

第六章划界:逻辑与罪
第十节维特根斯坦哲学划界:逻辑与罪
附释语义生成: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

展开
个案:偶在论分新
第七章偶在范畴
第十一节偶在论——仍是一个未思的领域
第十二节卢曼的现象学方法:偶在论的模态演化
第十三节偶在论的检测与防御

第八章偶在现象
第四节从“精神现象学”到“意识现象学”
第五节德法之争对形而上学奠基之裂隙的指涉
第十六节日本西学之鉴:东方艺术与西方概念相遇
第十七节迷途问津——三大根源幻象
第十八节大地、冥府、技艺:希腊悲剧的阴影之谷
第十九节解释学分类及其他
附录“俄狄浦斯的眼睛”和“这女孩儿的眼睛为我看路”——读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两种解释

尾声
第九章悬置与回归
第二十节悬置偶在论与中国现代哲学
第二十一节回归道:秩序与句式——读道经二十八章
落幕
启蒙:落日前的凭吊——为“五四”九十周年而作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