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调色学
  • 影视调色学
  • 影视调色学
  • 影视调色学
  • 影视调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影视调色学

51.52 6.5折 79 九品

仅1件

河北承德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扬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X1/5/03

上书时间2024-05-22

芳书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扬 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115359995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0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45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Color Correction for Video and Cinema
【内容简介】
  《影视调色学》从色彩的本质属性入手,通过眼睛与色彩、心理与色彩、影视技术与色彩、影视艺术与色彩、影视调色流程、影视调色理念、影视调色方法、影视调色工具和影视调色的未来等几大板块展开全书,深入地剖析了影视色彩的构成,全面讲解了影视调色这门新的学科体系。
  《影视调色学》理论结合实践,配有大量插图案例说明,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影视从业人员、广大的在校师生以及影视发烧友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张扬,一个用画面说话的导演,一个致力于电影创作的行者。岩井俊二式的“映像作家”风格,清新的影调带着积极向上的感动与温馨。视艺术为生命,认真对待影视,认真对待色彩。丰富的阅历及其工作经历,加上偶尔兴趣所至时的文思泉涌,使他稳健地行走在影像制作领域,独树一帜。
【目录】
第一章 眼睛与色彩
1.1 色彩的来源——光 2
1.1.1 光的本质 2
1.1.2 光的属性 3
1.1.3 光谱 7
1.1.4 色温 11
1.2 色彩三属性 13
1.2.1 色相 14
1.2.2 明度 17
1.2.3 纯度 19
1.3 色彩体系 22
1.3.1 五行色彩学 22
1.3.2 普朗体系 23
1.3.3 孟塞尔色立体 23
1.3.4 奥斯特瓦尔德体系 25
1.3.5 CIE系统 26
1.3.6 基于CIE系统的色彩空间 27
1.4 眼睛的视觉原理 32
1.4.1 眼球的构造 32
1.4.2 细胞对光的编码 34
1.4.3 大脑对视觉信号的解码 36

第二章 心理与色彩
2.1 色彩心理原理 40
2.1.1 色彩恒常性 40
2.1.2 色觉适应 42
2.1.3 色觉的边缘效应 45
2.1.4 色彩透视 46
2.2 色彩与情感 49
2.2.1 色彩的心理 49
2.2.2 色彩的性格 57
2.2.3 色彩的味道 61
2.2.4 色彩的情感 64
2.3 色彩动力学 66
2.3.1 格式塔心理学 66
2.3.2 形色互动 67
2.3.3 视觉引导 68
2.3.4 色彩和谐 69
2.3.5 色彩动力 70
2.3.6 色彩对比 72

第三章 艺术与色彩
3.1 色彩与建筑 76
3.1.1 建筑的色彩 76
3.1.2 建筑色彩的作用 77
3.2 色彩与绘画 80
3.2.1 绘画色彩技法 81
3.2.2 西方绘画流派 84
3.3 色彩与音乐 92
3.3.1 音色与颜色 92
3.3.2 色彩音乐 94

第四章 影视技术与色彩
4.1 胶片电影 100
4.1.1 胶片的感光原理 100
4.1.2 胶片摄影机工作原理 102
4.1.3 胶片电影中的色彩 104
4.2 数字电影 109
4.2.1 数字摄影机的工作原理 109
4.2.2 胶转磁与数字中间片 110
4.3 数字电影中的色彩 113
4.3.1 数字图像编码 114
4.3.2 数字色彩标准 116
4.3.3 色彩采样 118

第五章 影视艺术与色彩(上)
5.1 银幕影像的色彩 122
5.1.1 电影色彩本质 122
5.1.2 电影色彩的真实性 124
5.1.3 电影色彩的上镜头性 125
5.2 电影色彩构成方法 126
5.2.1 主题色彩构成 127
5.2.2 素描式色彩构成 129
5.2.3 渐变式色彩构成 130
5.2.4 对立色彩构成 133
5.2.5 梦幻色彩构成 134
5.2.6 银幕色彩五角色 135
5.3 影片色彩基调 138
5.3.1 调子与色调 138
5.3.2 场景基调 139
5.3.3 色调的分类 140
5.4 影视色彩的表达 144
5.4.1 构图表达 145
5.4.2 角色表达 147
5.4.3 情绪表达 147
5.4.4 情感表达 149
5.4.5 节奏表达 151
5.4.6 时间表达 153
5.4.7 空间表达 154
5.4.8 视角表达 155
5.4.9 主题表达 157

第六章 影视艺术与色彩(下)
6.1 影视色彩构思 160
6.1.1 黑白与彩色 160
6.1.2 风格构思 164
6.1.3 协同构思 166
6.2 影视色彩设计 167
6.2.1 直觉设计 168
6.2.2 分镜头设计 169
6.2.3 场面调度 169
6.3 色彩蒙太奇 174
6.3.1 “库里肖夫效应”之色彩效应 174
6.3.2 色彩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177
6.4 声色蒙太奇 178
6.5 电影艺术流派 181

第七章 影视调色流程
7.1 影视调色的作用 196
7.2 调色师——影像的“画家” 198
7.3 影视调色流程 200

第八章 影视调色理念
8.1 影像的真实 208
8.2 基于真实的艺术表达 209
8.2.1 超现实主义表达 210
8.2.2 魔幻现实主义表达 212
8.2.3 表现主义表达 214
8.3 影视色彩的再创作 215
8.3.1 基于导演风格的再创作 215
8.3.2 基于艺术流派的再创作 219
8.3.3 汲取其他艺术的灵感 222
8.3.4 打破常规 224

第九章 影视调色方法
9.1 熟读剧本 230
9.2 调整心情 233
9.3 构思立意 234
9.4 与导演、摄影师、灯光师的合作 236
9.5 修改与复查 239
9.6 肤色处理指南 239

第十章 影视调色工具
10.1 从化学反应到数字制作 246
10.2 常用剪辑软件中的调色面板 251
10.2.1 Adobe Premiere Pro 252
10.2.2 EDIUS 254
10.2.3 Final Cut Pro 255
10.2.4 Avid Media Composer 257
10.3 专业调色软件 258
10.3.1 Apple Color 258
10.3.2 Assimilate Scrach 259
10.3.3 Adobe SpeedGrade 260
10.3.4 DaVinci Resolve 260

第十一章 影视调色的未来
11.1 3D时代的影视调色 266
11.2 全息影像时代的调色 268
11.3 交互式影像时代的调色 269

致谢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