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的展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化的展望

90 九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殷海光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05

什襲書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殷海光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1-11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84772
  • 定价 5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1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简介】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化的展望》是殷海光晚年最重要的著作,现代思想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学术界称之为“讨论中国文化问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全书采用西方社会科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些概念及逻辑分析的方法,讨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作者的视野开阔,具有世界的眼光,在分析中国文化时总是把‘中国’作为世界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待,同时,殷海光在此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着最低限度的普世标准,作为不同文化的共同底线。这个普世标准就是而且应该只停留在制度层面,即民主自由的制度。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天朝型模的世界观
第二章什么是文化?
一清开道路
二文化的定义
第一组记述的定义
第二组历史的定义
第三组规范性的定义
第四组心理的定义
第五组结构的定义
第六组发生的定义

第三章文化的重要概念
一文化的变迁
A濡化
B文化价值的移接
C文化与性格
二本土运动
三文化的罗聚形态
四文化的特征
五文化价值与生物逻辑过分违离的问题
六文化对文化的倚赖
七历史与文化
八文化的繁缛化
九文化理想与文化现实
十文化与价值
十一文化的普同基础和特殊形色
十二文化所在的层次、原料和功能

第四章近代中国文化的基线
一家
二中国社会的基型
三社会的层级
四我族中心主义
五离隔和心性凝滞
六合模要求
七长老至上
八地位与声威要求
九两性分别森严

第五章中国社会文化的激变
一家庭的瘦化
二孔制崩溃
三本土运动
A三元里事件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定义
(二)五四运动的背景
(三)五四运动的经过
(四)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五四运动的影响
(六)五四运动的批评
四代间紧张与冲突
第六章一个长久的论争

第七章保守的趋向及其批评
一一个论辩
二保守主义者的特征
A国粹派
B义理派
三保守主义的基本观念
四保守主义的批评
五保守主义的社会文化功能

第八章自由主义的趋向
一严复
二谭嗣同
三梁启超
四吴虞
五胡适
六吴稚晖

第九章西化的主张
一西化言论的选样
A胡适
B陈序经
二对西化主张的批评
A全盘西化有否必要?
B全盘西化有否可能?

第十章中体西用说
一时代的背景
二中心的论旨
三批评的分析
四影响扩大的原因
五一个翻版

第十一章现代化的问题
一西方近代文化的扩张
A伊斯兰世界
B印度
C日本
二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A器用的现代化
B制度的现代化
C思想的现代化
三现代化的涵义
四科学与社会

第十二章民主与自由
一民主与自由不是一件事
二对民主的正反两种看法
三民主的优点
A数头而不必砍头
B民主政制比较接近自由
C民主政制能使大家热心公共事务
D镇制权的使用受到限制
四民主的后进问题
五中国的民主问题
A在消极方面
B在积极方面
六自由的涵义
A自由的几种重要概念
B波柏尔的提示
C自由与权威
D言论自由问题
第十三章世界的风暴(存目)

第十四章道德的重建
一民初人物的错误观念
二传统德目的今观
三我们所需的德目
四东西道德的整合
五新人本主义

第十五章知识分子的责任
一怎样才算是知识分子?
二知识分子的失落
三时代环境的透视
A到奴役之路
B吾人的大环境
四知识分子的责任
殷海光先生学术年表
附录一读殷海光著《中国文化的展望》
附录二有关《中国文化的展望》的几个问题——并答许倬云先生
附录三殷海光遗著《中国文化的展望》我评
附录四次经典、问题史阅读与中国新思想专统的形成——以《中国文化的展望》阅读问题为中心的讨论
英汉对照表
人名
名词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