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礼仪 十四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商务礼仪 十四五

10 2.0折 49.8 八品

仅1件

河南开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 文;张茜茜;叶倩倩主编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其他

货号g5

上书时间2024-12-18

烽火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 文;张茜茜;叶倩倩主编
  •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1
  • ISBN 9787563980604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页
  • 原版书名 商务礼仪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人士的形象礼仪和活动中的行为规范。通过创设各种情景,培养的意识,锻炼在活动中的行为惯,以达到规范与准则。通过本课程的学,首先帮助塑造良好的个人礼仪形象,符合人士的穿着规范与标准;其次帮助掌握符合活动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掌握人际交往,积累交往经验。这不仅是大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大走向社会的需要,有效地促进大社会化,更是商科院校培养商界精英的起点与着力点。通过学,有助于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把礼仪和素养内化到每位高校学子的骨血里,引导更好地践行“富强、、文明、和谐;自由、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品德优化、技能强化,实现在职场的可持续发展。

精彩内容:

一、中华礼仪的渊源1.中华礼仪的起源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源远流长。现代人类学、古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漫长的发展史而逐渐走向成熟。礼仪的源头之一是活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早期的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和了解远远不如的人们,对于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如打雷、闪电、洪涝灾害等无法理解,因此产生了恐惧和敬畏的心理,希望通过以祭天、敬神为主要内容的祭祀活动来表达对神灵的恭敬、顺从,以达到取悦神灵、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有的程序和形式。这些祭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完善,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和制度,进而形成祭祀礼仪。礼仪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而群居使人与人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人们为了生存,必然对食物等资源产生需求,而所能获取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难会发生盾和。人类面临的关系及盾与必须按照的规则和次序妥善处理。在群体生活中,长幼有序等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初的礼仪。遵守礼仪,能够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和谐而有序。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应运而生的。一直到,礼仪依然具有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功能。在我国古代,“礼”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含义:一是容貌和外表;二是仪式和礼节;三是准则和法度。在现代社会,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遵守的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2.中华礼仪的发展中国漫长的礼仪发展史经历了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与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几个阶段。中华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店山顶洞人,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造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仰韶时期的其他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规范趋明确。周朝对礼仪建树颇多。全面介绍周朝典章制度的周礼,是中国流传至今的部礼仪专著,它将人们的行为举止、心理情等统统纳人一个尊卑有序的模式之中,对周代礼制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周礼本为官职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的书籍。周礼原有六篇,详细介绍了六类官名及其职权。六官分别称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春官主管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是周朝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礼,指祭祀的典礼;凶礼,主要指丧葬礼仪;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及诸侯之间的会盟礼节;军礼,主要包括阅兵、出师等仪式;嘉礼,包括冠礼、婚礼、乡饮酒礼等。由此可见,许多基本礼仪在西周时期已基本形成。西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公元前770年,周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承继西周的东周王朝已无力全面恪守传统礼制,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此期间,相继涌现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发展与革新了礼仪理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其较系统地阐述了礼及礼仪的本质与功能,把礼仪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孔子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是中国古代早、重
【目录】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