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第八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第八卷)

80 6.3折 12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童庆炳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9-05

秋韵书香888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童庆炳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3191987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7页
  • 字数 5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童庆炳文集
【内容简介】
  《童庆炳文集》(十卷本)是童庆炳先生生前自己整理、收录、编辑的文选,辑录了从事文学研究57年来*精华的文论作品,包括《文学审美特征论集》《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美在关系”说新探》《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文学创作问题六章》《<文心雕龙>三十说》《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现代视野中中华古代文论系统》《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每一卷作者都进行了精心的编排和修改。反映了作者从打磨文学理论的基石到寻找文学理想的灯火的心路历程和研究进路,是不可多得的扛鼎之作。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第八卷)》为《童庆炳文集》之一,分为上、下两辑,上辑收录了童庆炳的作品《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下辑收录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主要内容包括:谈古论今——文化的传承和再创造;谈西论中——开放自我与走向世界;宗教与诗学——诗人(作家)的宗教情结。通过对儒、道、释文论思想的差异和互补的研究,通过对气、神、韵、境、味等文化范畴的研究,揭示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性格。
【作者简介】
  童庆炳,1936年生,汉族,福建连城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被誉为“文坛教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家学会副会长。2015年6月14日18时18分,童庆炳教授因心脏病医治无效,享年79岁。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目录】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
导言:古今对话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策略

第一章儒、道、释文论异同及其文化蕴含
一、儒家的文学观念
二、道家的文学观念
三、释家的文学观念
四、儒家和道家的诗歌功能观
五、儒、道、释文学思想互补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范畴及其民族文化个性
一、中国文论的基本范畴:气、神、韵、境、味
二、和:气、神、韵、境、味的共同民族文化之根
三、整体流动性:气、神、韵、境、味统摄文学的独特
形式
四、空灵感:气、神、韵、境、味的超越性
五、形成中华文论民族文化个性的社会经济原因

第三章孔子文论读解
一、“仁”学与“文质”观
二、“兴、观、群、怨”说及其整体性
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情感快适度

第四章孟子文论读解
一、“与民同乐”与古典人文主义
二、“养气”“知言”与文学创作
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与文学接受

第五章庄子文论读解
一、“道”与“本色”之美
二、“道”与“言不尽意”
三、“虚静”说与“距离”说
四、“物化”说与“移情”说

第六章陆机文论读解
一、陆机等人文论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文体十分法及其新界说
三、创作构思的系统探索
四、艺术标准——应、和、悲、雅、艳
五、“应感之会”与创作灵感描述

第七章刘勰文论读解
一、《文心雕龙》——“文本乎道”
二、《文心雕龙》——文体层面论
三、《文心雕龙》——“神思”创作构思论
四、《文心雕龙》——“知音”欣赏论

第八章钟嵘文论读解
一、“自然英旨”说与诗歌自然之美
二、“怨悱”说与诗歌的审悲快感2叭
三、“滋味”说与诗歌的情感抒发
四、“品第”方法与传统的局限

第九章司空图文论读解
一、“韵外之致”说的学术背景
二、“近而不浮,远而不尽”——“韵外之致”说的美学
内涵
三、“醇美”——“韵外之致”的理想
四、“全美为工”——“韵外之致”的必要条件
五、“辨味言诗”与读者的审美体验

第十章严羽文论读解
一、宋代的两条诗学路线
二、“参禅”与“以禅喻诗”
三、作为诗歌题材论的“别材”说
四、作为诗歌本质论的“别趣”说
五、作为诗歌创作论的“妙悟”说

第十一章苏轼文论读解
一、“清景一失后难摹”——艺术灵感论
二、“胸有成竹”——艺术心象论
三、“随物赋形”——艺术表现论
四、“枯澹”——艺术风格论

第十二章王夫之诗学读解
一、“即景会心”——艺术直觉论
二、“圆净成章“——整体结构论
三、”兴观群怨“新释——本体论与鉴赏论
四、”乐体诗用“——”诗乐一理“论

第十三章李贽文论读解
一、”童心说“的理论假设和美学内涵
二、”童心说“与马斯洛的”第二次天真“说
三、”童心说“的现代意义

第十四章王国维文论读解
一、”独立“说及其意义
二、”慰藉“说及其意义
三、”天才“说及其意义
四、”古雅“说及其意义
五、”境界“说及其意义
六、王国维文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第十五章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
一、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学热“的社会条件
二、”五四“思想文化运动”反传统“及其意义:
三、传统是活的,与现代共存
四、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深度文化的支撑

第十六章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当代文论的四个时期
二、古今对话之必要
三、中西对话之必要
附录:主要引用书目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
从”物理境“转入”心理场“
——”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心理学解
美的极致与”格式塔质“
——浅议”气“”神“”韵“”境“”味“的超越性
有所”吐“才能有所”纳“
——”才、胆、识、力“作为诗人的心理结构
苦心危虑而极于精思
——”穷者而后工“说的心理学内涵
胸次淡泊与美的发现
——”虚静“说浅释
情感的二度审美转换
——”情景交融“说浅释
诗的潜在次序的发现
——释”无意于佳乃佳“
出路在于超越语言
——如何摆脱”言不尽意“的困境
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理论意义
有限向无限的生成
——”含蓄“与”简化性“
诗美常在咸酸之外
——”味外之旨“臆解
从”断片的人“到完整的人
——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主体心理意象的诗化
——谈审美联想
心理定向与美的幻觉
——谈审美投射
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谈审美移情
换另一种眼光看世界
——谈审美心理距离
心灵与自然的沟通
——谈”异质同构“
欲望的替代性满足
——谈审美升华
返回人类精神的故园
——谈心理原型
审美中的苦难与甘美
——谈审悲快感
陋劣之中有至好
——谈审丑快感
代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