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苑珠林》研究-(晋唐佛教的文化整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苑珠林》研究-(晋唐佛教的文化整合)

20 3.1折 65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华伟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5-3

上书时间2024-06-17

秋韵书香888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华伟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70663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3页
  • 字数 289千字
【内容简介】
  佛教诞生自遥远的西域异邦,这种带有深刻异文化印记的信仰来到中土之后,在诸多方面与中土文化进行整合,最终在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李华伟著的《法苑珠林研究(晋唐佛教的文化整合)》选取现存完整、体例亦颇精湛的佛教类书《法苑珠林》为切入点,透过静态知识所展现的文化切面,探讨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冲突、转化、立足过程中几个核心的问题,包括:佛教与祭祀,佛教与中土巫术传统,佛教与儒治社会伦理,佛教因果论对中土善恶报应观的转化等,从而展现一个动态的文化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李华伟,女,河南人,1982年12月生,2014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宗教文化与文学,现任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曾在《中国地方志》、《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文学与文化》、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长安西明寺研究》。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目标

第一章 《法苑珠林》与其所体现的文化切面

第一节 《法苑珠林》概貌

一 《法苑珠林》作者道世生平

二 《法苑珠林》的版本问题

第二节 从《法苑珠林》设篇看类书所体现的文化切面

第二章 被祭祀的佛陀——《法苑珠林·祭祠篇》研究

第一节 祭祀在中土

一 中土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二 对待鬼神理性态度的出现

第二节 佛教初传中国的介质与问题

一 契合的介质

二 调整的必要性

三 调整的过程、限度、结果

第三节 《法苑珠林·祭祠篇》思想及价值

一 《祭祠篇》用意探讨

二 从道世的探讨看唐代盂兰盆节仪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新态度与旧传统:佛教与中土巫术文化——《祈雨篇》《眠梦篇》《占相篇》等篇的研究

第一节 佛教与祈雨——《祈雨篇》研究

一 中土祈雨巫术及其思想基础

二 佛教的“雨”观念及感雨方式

三 佛教与中土祈雨的结合及影响

第二节 关于咒术、梦、占相的新理论——《眠梦篇》《占相篇》《咒术篇》研究

一 从《眠梦篇》看佛教“梦”理论

二 佛教关于“占相”“咒术”的理论与态度

第四章 佛教与儒治社会伦理的互释——《轮王篇》《君臣篇》《至诚篇》《忠孝篇》等篇的研究

前言:儒学社会的建立

第一节 佛教与中土“君道”——《轮王篇》《君臣篇》《纳谏篇》研究

一 “君道”的选择与中土伦理思想的确立

二 佛教与君道的交集

三 《轮王篇》《君臣篇》《纳谏篇》体现的君道理论

第二节 佛教与君子人格——《审察篇》《思慎篇》《俭约篇》《惩过篇》《和顺篇》等篇的研究

一 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与维度

二 佛教精神与君子人格的互释

第三节 佛教与核心伦理之“忠孝”——《忠孝篇》研究

一 儒家“忠”与“孝”的分离与会通

二 佛教本有的“忠孝”观

三 佛教在“忠孝”辩难中的表现

四 从《忠孝篇》《不孝篇》看佛教与中土“忠孝”观的整合方向

第五章 在因果之链中:中土普遍观念的转化——《业因篇》《受报篇》《罪福篇》等篇的研究

第一节 从《业因篇》《受报篇》看佛教的因果论

一 “业”的理论

二 “报”的理论

第二节 中土的善恶报应观及其冲突

一 中土的善恶报应观

二 佛教业报因果论与中土报应观的冲突与统一

第三节 从《富贵篇》《贫贱篇》等篇看因果论之“用”

一 社会现象因果化

二 业报因果论的惩戒效用

第六章 从《呗赞篇》《奖导篇》看佛教音乐中国化

第一节 印度佛教音乐的种类和内容

一 佛教诞生时印度之音乐种类

二 推动佛教应用音乐的行为

三 佛教对“声”的追求

第二节 从慧皎与道世的论述看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基础

一 慧皎与道世的论述

二 佛教音乐中国化的环境基础

第三节 从《呗赞篇》《奖导篇》看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几个概念

一 转读与梵呗

二 从唱导到讲导

结语

一 《法苑珠林》与晋唐佛教的文化整合

二 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佛教在中国

致谢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