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哲学史(第2卷)第二卷
  • 中国教育哲学史(第2卷)第二卷
  • 中国教育哲学史(第2卷)第二卷
  • 中国教育哲学史(第2卷)第二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教育哲学史(第2卷)第二卷

这是一本孤独的书,像你像我。她流浪过很多地方,带着疲惫和一丝残存的倔强默默的安静的等待,她也渴望有个最终归宿吧,

43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亳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明喜、于述胜 著;张瑞璠 编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609

上书时间2023-09-17

皖北蒙城念念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明喜、于述胜 著;张瑞璠 编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2828371
  • 定价 18.4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2页
  • 字数 2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近十多年来,中国教育史学科无论在通史、断代史,还是在专题研究、人物评传方面,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有的学者更进而尝试从哲学高度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理论总结。①但是,迄今为止仍没有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教育哲学史(第2卷)》著作。有感于此,华东师大中国教育史学科点部分成员会同兄弟院校的同行专家,决心对这一前沿课题进行开拓性探索研究,并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文科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中国教育哲学史(第2卷)》应该写成什么样式,随着研究的展开和认识的深入,一致认为:《中国教育哲学史(第2卷)》理应写出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切忌用西方教育哲学的概念范畴进行生搬硬套。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和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中唯一得以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
【作者简介】
张瑞瑞,1919年2月生于湖北巴东,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教育学心理学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史学科规划组成员、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华东师大中国教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及该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主编及合著有《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卷》、《教育大辞典·中国教育史分卷》、《中外教育比较史纲》、《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教育卷》等。
黄明喜,1964年9月生于江西上饶,教育学博士。华南师大教科院副教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人选,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编的著作有《中国学术名著提要·教育卷》等,并发表论文10余篇。
于述胜,1964年8月生于山东烟台,教育学博士,山东师大教育系教授。为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研究方向的负责人。著有《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朱熹与南宋教育思潮》、《现代教育理论》、《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七卷),参编有《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等著作,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前言
本卷引言
第一章魏晋玄学的教育哲学
第一节王弼:“名教出于自然
一、对名教的本体论证
二、“性其情”及其相应的教育理想
三、寻言观意、得意忘言的教育方法论
第二节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一、对名教的批判
二、张扬意志自由的教育价值观
第三节郭象:“名教即自然”
一、“名教即自然”的道德本体论
二、“各安其性”的人性论及其义利观
三、玄学化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方法

第二章隋唐时期的教育哲学
第一节“心性合一”的佛性论
一、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二、华严宗的“性起”说
三、禅宗的“自心是佛”说
四、佛性的内在超越性
第二节从道体论到道性论
一、成玄英的道体论
二、王玄览的道性论与心性论
三、吴筠“性命双修”的修道论
第三节韩愈、李翱:理学教育哲学的先驱
一、韩愈:“务使合于孔子之道”
二、李翱:“灭情复性”

第三章北宋理学教育哲学
第一节周敦颐:寻孔颜乐处
一、以诚为本的圣人观
二、以孔颜乐处为价值取向的修养论
第二节张载:“知礼成性,变化气质
一、“上达反天理,下达徇人欲”的教育价值论
二、“民胞物与”:确立理想人格的本体存在
三、“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修养方法论
第三节程颢、程颐:“天下之事,惟义与利而已
一、辨“义”
二、“衣食足而有恒心”的教育基础论
三、“出利入义”的教育目的论
四、“敬义夹持”的修养方法论
五、简论义利与理欲

第四章南宋理学教育哲学(上):朱熹
第一节心性论与教育价值论
一、理·性·命
一、心·性·情
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四、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义与利
……
第五章南宋理学教育哲学(下):陆九渊与杨简
第六章宋代的功利主义教育哲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