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感与图像解译(第7版)(修订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遥感与图像解译(第7版)(修订版)

正版保证,部分书籍在首页和骑缝处可能有印章,内页干净无字迹无写划,如介意有印章请勿拍。

48 4.1折 118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Thomas M. Lillesand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w01

上书时间2024-08-22

亲湖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Thomas M. Lillesand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121454301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4页
  • 字数 818千字
【内容简介】
遥感是通过不与物体、区域或现象接触的设备来获取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到物体、区域或现象有关信息的科学与技术。本书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Thomas M. Lillesand、Ralph W. Kiefer和达茅斯学院教授Jonathan W. Chipman合著的Remote Sensing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 Seventh Edition一书的中译本,内容括:遥感的概念和基础,摄影系统原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多光谱、热红外和高光谱遥感,地球资源的光谱应用,微波和激光雷达遥感,数字图像分析,遥感应用等。书后提供了大量参考文献、术语表和附录等。全书附有大量彩色和黑白遥感图像或照片,为读者提供了生动而丰富的内容。全书紧跟遥感科技发展的步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宽,概念清楚,讲解生动。
【作者简介】


彭望琭  女,教授,长期从事遥感与计算机相关工作。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遥感研究会会长、第二届指导委员会委员、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珠海市计算机学会届理事长、广东省遥感与gi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主编或合编多本教材和译著,获得多项奖项。

精彩书评:

"2015年11月的,我接到好友——我国有名遥感应用专家、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胡如忠副主任的电话,问我能否为由彭望琭、余先川、贺辉、陈红顺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thoma m. lilleand等著的remote ening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一书第7版的中译本写序。我思片刻答应了。一来是对老朋友的信任,二来是我多年来的信念,即只要对我国遥感事业发展有益的事坚决支持。
但我仍存在两点顾虑:一是此书值不值得译成中文(水和质量),二是中国读者们的需求。要来相关资料并阅后,觉得原著已出版第7版,说明有广泛的读者圈。据我所知,我国曾在1986年和2003年两次出版过原著早期版本的中译本,这是第三次中译本。在十几年间作者与时俱进,这一版既保留了基础理论部分,又讲解了当今的近期新技术;既保留了摄影测量和目视解译的知识,又介绍了优选的卫星传感器、激光雷达系统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原著做了很多有益的补充和修改,使之能够反映当代遥感发展的真实水。原著的第7版在美国仍有广泛的需求,足见其在遥感领域的重要。中国读者也会欢迎新版中译本的问世。
20世纪人类的成之一是进入太空并“占领”空间,开辟了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我国航天发展六十余年,空间探测仍主沉浮,已开展了以地球探测为中心、包括深空探测在内的各种空间探测活动。它为进一步认识宇宙、征服宇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全人类提高生存质量带来了福音。
遥感是空间探测的核心。我国遥感技术已形成了谱段较全、学科和技术门类较完整、有相当规模的卫星和机载系统,在一些应用领域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已建成了气象、资源、海洋等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应用系统。在遥感信息获取技术方面,我国已拥有了从模拟胶片摄影遥感到固态数字成像,从多光谱到高光谱,主、被动微波等在内的较全面的遥感技术体系,在航空、航天台上实现了遥感对地观测。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系统(gi)和卫星定位系统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遥感技术要在创新、开放中发展,不但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开放发展,需要了解国际动向。选择此时机出版本译著,作为遥感的高校入门教材和科研技术人员的参书,它将在广泛普及遥感的知识技能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原著第7版在修改时,尽可能采用了近期新的遥感数据,图文并茂,用实例说明了理论的运用。书中既有彩图实例,又有黑白图片。以陆地卫星为例,本书既保留了部分陆地卫星5的影像,又采用了陆地卫星8的大量影像;还有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各种高分辨率、高光谱卫星,以及无人机台和雷达卫星图像,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处理方法,都尽可能配以图片加以说明;例如,对于“基于对象的分类方法”,本书采用图像来逐步说明其中的,易于读者阅读和自学。
彭望琭等四位专家不辞辛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了本书译稿,其精神难能可贵,我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预祝本书出版成功,为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正能量。

姜景山
院院士
"
【目录】
1章 遥感的概念和基础 1 

1.1 引言 1 

1.1.1 电磁遥感过程概述 1 

1.1.2 本书的组织方式 2 

1.2 能源和辐射原理 3 

1.3 大气中能量的相互作用 6 

1.3.1 散射 6 

1.3.2 吸收 6 

1.4 能量与地物的相互作用 7 

1.4.1 地物的光谱反射率 10 

1.4.2 光谱响应模式 13 

1.4.3 大气对光谱响应模式的影响 14 

1.4.4 几何因素对光谱响应模式的影响 16 

1.5 数据获取和数字图像概念 19 

1.6 参考数据 24 

1.7 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全球导航系统 26 

1.7.1 GNSS的国际发展状态 26 

1.7.2 GNSS数据处理和校正 26 

1.8 遥感系统的点 27 

1.9 遥感的成功应用 29 

1.10 地理信息系统 31 

1.11 GIS和遥感的空间数据框架 34 

1.12 图像目视解译 35 

1.12.1 图像解译的要素 35 

1.12.2 图像解译策略 39 

1.12.3 图像解译标志 39 

1.12.4 遥感波长 40 

1.12.5 色彩感知和混色 40 

1.12.6 图像解译的时间因素 41 

1.12.7 图像空间分辨率和地面采样距离 42 

1.12.8 图像解译中的其他重要分辨率 44 

1.12.9 图像比例尺 45 

1.12.10 图像解译过程 45 

1.12.11 目视解译的基本设备 46 

1.12.12 目视图像解译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关系 50 

*2章 摄影系统原理 51 

2.1 引言 51 

2.2 航空摄影的早期 51 

2.3 摄影基础 53 

2.3.1 简单摄影机 53 

2.3.2 聚焦 53 

2.3.3 曝光 54 

2.3.4 几何因素对胶片曝光的影响 55 

2.3.5 滤色片 56 

2.4 胶片摄影 58 

2.4.1 胶片密度和征曲线 59 

2.4.2 黑白胶片 62 

2.4.3 彩色胶片 64 

2.4.4 彩红外胶片 65 

2.5 数字摄影 68 

2.5.1 数字和模拟摄影对比 68 

2.5.2 数字摄影的点 70 

2.6 航空摄影机 70 

2.6.1 单镜头分幅摄影机 70 

2.6.2 全景摄影机 73 

2.6.3 数字摄影机幅面尺寸 74 

2.6.4 小幅面数字摄影机 75 

2.6.5 中幅面数字摄影机 75 

2.6.6 大幅面数字摄影机 76 

2.6.7 面阵数字摄影机的几何要素 78 

2.7 摄影系统的空间分辨率 79 

2.7.1 胶片摄影系统 79 

2.7.2 数字摄影系统 82 

2.7.3 物体的探测、识别和鉴定 84 

2.8 航空摄像 84 

2.9 小结 85 

3章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86 

3.1 引言 86 

3.2 航空照片的基本几何征 88 

3.2.1 航空照片的几何类型 88 

3.2.2 垂直航空照片拍摄 89 

3.2.3 垂直照片的几何要素 91 

3.2.4 像平面坐标测量 92 

3.3 照片比例尺 92 

3.4 航空照片的地面覆盖 95 

3.5 面积测量 97 

3.6 垂直地物的投影差 98 

3.6.1 投影差的性 98 

3.6.2 由投影差测量确定物体的高度 100 

3.6.3 投影差的校正 100 

3.7 影像视差 102 

3.7.1 影像视差的性 102 

3.7.2 由视差测量得到物体的高度和地面坐标位置 103 

3.7.3 视差测量 105 

3.8 航空摄影的地面控制 107 

3.9 确定航空摄影的外方位元素 108 

3.9.1 间接地理参照 108 

3.9.2 直接地理参照 111 

3.10 从航空照片生产制图产品 111 

3.10.1 基础平面制图 111 

3.10.2 从硬拷贝到软拷贝的显示与制图系统的演化 112 

3.10.3 空间交会与DEM 113 

3.10.4 数字/正射影像 114 

3.10.5 多光束摄影测量 118 

3.11 飞行计划 120 

3.12 小结 124 

4章 多光谱、热红外和高光谱遥感 125 

4.1 引言 125 

4.2 垂直航迹扫描 125 

4.3 沿航迹扫描(推帚式扫描) 129 

4.4 垂直航迹多光谱扫描仪和影像实例 130 

4.5 沿航迹多光谱扫描仪和影像实例 133 

4.6 垂直航迹扫描仪影像的几何性 134 

4.6.1 空间分辨率和地面覆盖 135 

4.6.2 比例尺切向畸变 135 

4.6.3 分辨单元大小的变化 137 

4.6.4 一维投影差 138 

4.6.5 飞行参数畸变 139 

4.7 沿航迹扫描仪影像的几何性 140 

4.8 热红外成像 141 

4.9 热辐射原理 143 

4.9.1 辐射与动力学温度 143 

4.9.2 黑体辐射 143 

4.9.3 实体辐射 144 

4.9.4 大气影响 146 

4.9.5 热辐射和地面要素的相互作用 146 

4.10 热红外影像解译 148 

4.11 热红外影像辐射校准和温度制图 154 

4.11.1 黑体校准源的内标校准 154 

4.11.2 空地相关 155 

4.11.3 用热红外图像温度图 155 

4.12 FLIR系统 156 

4.13 高光谱遥感 156 

4.14 小结 163 

5章 地球资源的光谱应用 164 

5.1 引言 164 

5.2 遥感系统的光谱征 165 

5.2.1 平台和任务子系统 165 

5.2.2 轨道设计 167 

5.2.3 传感器设计参数 167 

5.2.4 其他系统注意事项 171 

5.3 中等分辨率系统 171 

5.4 陆地1~7 171 

5.5 陆地8 180 

5.6 未来的陆地任务和全球对地观测系统 188 

5.7 SPOT 1~5 189 

5.8 SPOT 6和7 196 

5.9 其他中等分辨率的演化 198 

5.10 1999年以前发射的中等分辨率系统 199 

5.11 1999年以后发射的中等分辨率系统 200 

5.12 高分辨率系统 204 

5.13 高光谱系统 209 

5.14 观测常规地表征的气象 211 

5.15 NOAA POES 211 

5.16 JPSS 213 

5.17 GOES 215 

5.18 海洋监测 217 

5.19 对地观测系统 218 

5.19.1 MODIS 219 

5.19.2 ASTER 221 

5.19.3 MISR 223 

5.20 空间站遥感 223 

5.21 空间碎片 226 

6章 微波和激光雷达遥感 228 

6.1 引言 228 

6.2 雷达的发展 228 

6.3 成像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 230 

6.3.1 距离分辨率 234 

6.3.2 方位分辨率 235 

6.4 合成孔径雷达 236 

6.5 雷达图像的几何性 238 

6.5.1 斜距比例失真 238 

6.5.2 地形起伏的偏移影响 239 

6.5.3 视差 241 

6.6 雷达信号的传输性 242 

6.7 其他雷达图像征 244 

6.7.1 雷达图像光斑 244 

6.7.2 雷达图像距离亮度变化 246 

6.8 雷达图像解译 247 

6.8.1 几何性 247 

6.8.2 电性 250 

6.8.3 化作用 251 

6.8.4 土壤响应 252 

6.8.5 植被响应 252 

6.8.6 水和冰的响应 255 

6.8.7 城市区域响应 257 

6.8.8 小结 258 

6.9 干涉测量雷达 258 

6.10 空间雷达遥感 261 

6.11 Seasat-1和飞机成像雷达任务 263 

6.11.1 SIR-A 264 

6.11.2 SIR-B 264 

6.11.3 SIR-C 266 

6.12 Almaz-1 267 

6.13 ERS、Envisat和Sentinel-1 267 

6.14 JERS-1、ALOS和ALOS-2 268 

6.15 Radarsat 269 

6.16 TerraSAR-X、TanDEM-X和PAZ 272 

6.17 COSMO-SkyMed星座 273 

6.18 其他高分辨率星载雷达系统 273 

6.19 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 274 

6.20 雷达系统小结 276 

6.21 雷达测高法 277 

6.22 被动微波遥感 279 

6.22.1 微波辐射计 279 

6.22.2 被动微波扫描仪 280 

6.23 Lidar的基本原理 282 

6.24 Lidar数据分析和应用 283 

6.25 Lidar 287 

7章 数字图像分析 289 

7.1 引言 289 

7.2 图像预处理 290 

7.2.1 去噪 291 

7.2.2 辐射校正 292 

7.2.3 几何校正 295 

7.2.4 子图、图层堆叠和镶嵌 297 

7.3 图像增强 298 

7.4 对比度处理 298 

7.4.1 灰度级阈值处理 298 

7.4.2 灰度分割 298 

7.4.3 对比度拉伸 300 

7.5 空间征处理 302 

7.5.1 空间滤波 302 

7.5.2 卷积 303 

7.5.3 边缘增强 305 

7.5.4 傅里叶分析 307 

7.6 多图像处理 309 

7.6.1 光谱比值 309 

7.6.2 归一化差值指数和其他指数 311 

7.6.3 主成分与典型成分 313 

7.6.4 植被成分 317 

7.6.5 明度-色调-饱和度彩色空间变换 319 

7.6.6 去相关拉伸 320 

7.7 图像分类 321 

7.8 监督分类 32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