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极海冰快速变化:观测、机制及其天气气候效应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极海冰快速变化:观测、机制及其天气气候效应

正版现货,首页空白处有印章,内页干净无字迹无写划,如介意有印章请勿拍。

187 九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占海 著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02

上书时间2024-01-14

亲湖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占海 著
  •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2793791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86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海冰不仅是极地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的组分之一。海冰的高反照率大大减少了极地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使极地成为全球气候系统的热汇及冷空气的源地;海冰的存在,隔绝了海洋与大气的直接联系,大大减弱甚至阻止了大气与海洋之间热量、动量、水汽及二氧化碳等的交换;海水的冻结析盐过程使海洋表层盐度增加,而海冰融化则会引起海洋表面盐度的减少,这提供了海冰和海洋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影响海洋垂直和水平温盐环流的形成和强度,进而影响全球的海洋温盐环流,特别是北大西洋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因此,即使很小的海冰面积变化都可能会对极地乃至全球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录】
第1章 近30年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
1.1 引言
1.2 北极海冰变化研究现状
1.3 近30年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特征
1.3.1 北极海冰外缘线和分布范围变化
1.3.2 不同区域衰减特征和比较
1.4 结论

第2章 海冰快速变化特征参数和过程的现场观测
2.1 概述
2.2 海冰地理学分布
2.2.1 2008年夏季北冰洋140°-180°W扇区海冰物理特征分布
2.2.2 2010年夏季北冰洋140°-180°W扇区海冰物理特征分布
2.3 夏季北冰洋水道——海冰系统的热力学过程
2.3.1 现场观测
2.3.2 水道反照率
2.3.3 海水温度
2.3.4 浮冰侧部和底部物质平衡
2.3.5 讨论与结论
2.4 短波辐射通量观测
2.4.1 现场观测和数据处理
2.4.2 观测结果与分析
2.4.3 结论
2.5 海冰物质平衡过程观测
2.5.1 浮标的布放和运行
2.5.2 观测结果与分析
2.5.3 讨论
2.5.4 结论
2.6 海冰物理结构观测
2.6.1 数据与方法
2.6.2 观测结果与分析
2.6.3 讨论和结论
2.7 结论与展望

第3章 海冰变化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北极表面反照率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3.2.1 研究方法
3.2.2 北极海冰反照率观测分析
3.2.3 北极海冰反照率模拟
3.2.4 总结
3.3 北极冰-海耦合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敏感性实验
3.3.1 冰雪反照率参数化方案
3.3.2 辐射穿透参数化方案
3.3.3 结论与讨论
3.4 太平洋人流水对西北冰洋上层海洋及海冰变化的影响
3.4.1 模型介绍
3.4.2 结果分析
3.4.3 结论

第4章 海冰动力学
4.1 引言
4.2 海冰分类
4.3 海冰漂移
4.4 海冰流变学
4.4.1 屈服曲线
4.4.2 流动法则
4.4.3 非塑性形变时的本构方程
4.4.4 海冰抗压强度
4.5 冰脊和水道的数值模拟
4.5.1 冰脊模拟
4.5.2 水道模拟

第5章 积雪-海冰热力学模式及其参数化方案
5.1 概述
5.2 积雪-海冰热力学解析模式
5.2.1 模式介绍
5.2.2 解析模式模拟水库冰冰厚
5.3 积雪-冰热力学数值模式
5.3.1 模式介绍
5.3.2 积雪-冰热力学数值模式表面热平衡方程及其物理量的参数化方案
5.3.3 雪/冰表面温度的优化算法
5.4 海洋热通量的参数化
5.4.1 海洋热通量的参数化
5.4.2 数值模拟

第6章 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对东亚及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6.1 序言
6.2 北极海冰对中国及东亚冬季降水的影响规律和途径
6.2.1 引言
6.2.2 北极秋季海冰对中国冬季降雨的影响规律
6.2.3 北极秋季海冰对中国冬季降水的影响途径
6.2.4 结论和讨论
6.3 北极海冰变化在2008年初中国南方雪灾形成中的作用探索
6.3.1 序言
6.3.2 数据、大气环流模式和数值实验设计
6.3.3 数值模拟结果
6.3.4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