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

35 4.5折 78 八品

仅1件

陕西汉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双明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库8

上书时间2024-05-18

汉王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双明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78876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8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结合煤地质、水文工程地质勘查、生态环境调查与研究、采煤技术实践成果,运用煤地质学、水文水资源学、生态与环境科学、采矿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详细研究了陕北侏罗纪煤田生态脆弱地区煤~水~生态环境的空间配置特征,调查了采煤引起的土地退化、河川基流量衰减、湖淖湿地缩小、水土污染及植被发育不良等表生生态效应,研究揭示了区内合理生态地下水位埋深为1.5~5.0m,煤层开采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表生生态退化的主因。开采实践和室内模拟实验表明,当煤层上覆隔水岩组厚度≥33~35倍采高时,煤层开采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煤层上覆隔水岩组厚度≤18倍采高时,煤层开采会破坏隔水层,导致水位下降;18~35倍采高时,可采取"限制采高"等措施实现保水开采。提出了以控制地下水位为为核心的采煤技术,发现了以采动隔水层稳定性分区为基础,以采煤方法规划为手段的开采方法是生态脆弱矿区煤炭资源科学开采的有效途径。编制了我国第一幅基于减少采动影响和生态负效应的保水开采地质条件分区图和采煤方法规划图,并应用于神东、陕北大型基地煤炭行业管理和生产,促进了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健康发展。
【目录】

前言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区自然地理
1.3陕北生态脆弱区的煤炭开发现状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2陕北侏罗纪煤田煤层特性及赋存特征
2.1煤层
2.2煤层上覆基岩
2.3煤层上覆岩层工程地质性质
2.4隔水层工程地质特性
2.5煤层与含水层赋存特征
参考文献
3陕北生态脆弱矿区水资源
3.1水资源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
3.2萨拉乌苏组及其地下水资源
3.3烧变岩及其地下水资源
3.4地下水资源补径排条件
3.5地下水化学特征
参考文献
4生态环境特征及采煤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
4.1生态环境特征
4.2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特征
4.3地下水与表生生态环境关系
4.4采空区表生生态环境特征
4.5采煤与地下水水位控制
参考文献
5采动覆岩破坏规律与隔水层稳定性
5.1概述
5.2“固、液、气”三相介质耦合相似模拟技术
5.3采动地层破坏规律及其结构特征
5.4浅埋煤层顶板裂隙带关键层的结构理论
5.5采动覆岩破坏规律与隔水层稳定性
参考文献
6采动隔水性与科学采矿途径
6.1采动隔水性
6.2隔水层的采动隔水性判据
6.3保水开采分类
6.4生态脆弱矿区的科学采矿途径
6.5保水开采实践
6.6陕北生态脆弱矿区煤炭科学开采战略
参考文献
7陕北生态脆弱矿区开采沉陷损害控制与生态恢复
7.1开采沉陷破坏规律
7.2开采沉陷损害分区分级评价体系
7.3地下水资源赋存特点及控制采煤疏水模式
7.4减小开采沉陷损害控制理论与方法
7.5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途径
7.6开采沉陷损害控制与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8结论
8.1主要结论
8.2讨论及建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