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熟悉变为陌生: 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一版一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将熟悉变为陌生: 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一版一印)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鲍曼在世最后访谈。

49 7.2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许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瑞士]彼得·哈夫纳 著;王立秋 译;[英]齐格蒙特·鲍曼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69387

出版时间2023-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07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定价68元

上书时间2024-05-20

妈妈咪呀hhh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原来的做事方式全部失效,新的方式却没有被发明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处境。”

*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鲍曼在世最后访谈。

◎ 当代极具影响力社会学家 × 知名犀利记者,智力交锋,献给我们一代人的思想小书。

◎ 一份写给当代人的睿智生存指南:关于今天人的境 况,关于我们当下的生活。

——————

【编辑推荐 】

※ 一场精彩智趣的“世界级播客”,“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鲍曼生前最后的对谈__ 思想碰撞,棋逢对手,从不同侧面描写人类的生存境况:新中产的不稳定感、互联网同温层……

※ 畅聊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爱情、家庭、身份、权力、当下与未来……记录1933—2016年重要事件,“二战”“经济危机”“数字时代”“新穷人”……以冷静的局外人与炽热的参与者双重视角,洞察这一流动、变化的世界。

※ 一本小书,关于鲍曼毕生工作的珍贵谈话 __ 从军队少校到大学教授,从实践者到思想者,鲍曼从未停止思考。他并不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而是鼓励我们更好地认识已经发生、正在发生,以及将要发生的事实和真相。

※ 辛辣的幽默感,史诗般的世界观,化阴郁为光明的罕见天赋 __一直活泼敏锐,始终心怀希望,做悲观的乐观主义者,这是鲍曼通过文字传达给我们的力量。“即使知道明天世界会毁灭,我还是会种我的苹果树。”

※ 卡夫卡、弗洛伊德、莱姆、昆德拉、艾柯 在对谈中纷纷现身冒泡

—————————

【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正在失去爱的能力?疯狂消费后,欲望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满足?每个人为什么都成为其他人的敌人?



齐格蒙特•鲍曼去世前,曾与瑞士记者彼得•哈夫纳交谈了几天,在他英国利兹的家中,就他毕生的工作进行了四次长谈。

在这场谈话中,他继续以“流动的现代性”来描述我们的时代,涉及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爱与亲密关系、身份、工作与休闲、家庭、犹太性、道德、幸福、社会、宗教、政治。从经济危机到新型穷人,从社会责任到公民权利,从战争阴影到幸福日常,从偶像作家到人格类型……并就这些话题,深入思考,为我们这代悬浮在不安全感的人提供对自己境况的新认知,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世界的思考方式。

这场最后的对谈,让我们对21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鲍曼有了新的了解:他从不回避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总是努力质疑公认的智慧和常识,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

————————

【媒体及学者推荐】

鲍曼用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建立了一个任何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立场 ——社会学家吉登斯

如果鲍曼能活得足够久,继续他与瑞士记者的对话,让熟悉变得陌生,那这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播客的开篇。 —— Shepherd Express

将熟悉变为陌生的创作者  · · · · · ·
[英国] 齐格蒙·鲍曼
齐格蒙·鲍曼
作者
 [瑞士] 彼得·哈夫纳
彼得·哈夫纳
作者
 王立秋
王立秋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齐格蒙特·鲍曼(1925—2017)

出生于波兰,当代西方杰出的思想家。

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后现代性预言者”。

一生出版 50多本著作。代表作品有《流动的现代性》《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现代性与大屠杀》《社会学之思》等。



彼得·哈夫纳(1953— )

记者、作家。长年在美国、波兰和德国工作。

他在苏黎世大学攻读哲学和历史学位。之后,成为一名自由记者,为瑞士、德国和奥地利的媒体工作。1994年获埃贡·欧文·基施奖。1994年获苏黎世新闻奖。

————

【译者简介】

王立秋,云南弥勒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比较政治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译有《渎神》《潜能》《为什么是阿甘本?》《散文的理念》《导读萨义德》等。

目录  · · · · · ·
前言/ i
说明/vii
·
1 爱与性别
选择伴侣:为什么我们正在失去爱的能力 / 1
2 经验与回忆
命运:被历史塑造的我们怎样塑造历史 / 15
3 犹太性与纠结
适应:犹太人会被什么吸引 / 45
4 智识与投入
社会学:为什么它不应该把客观的和个人的经验分开 / 71
5 权力与认同
现代性:论被迫非己,或变成别人 / 93
6 社会与责任
团结:为什么每个人都成为其他人的敌人 / 121
7 信念与原教旨主义
世界末日:为什么相信(一个不存在的)神是重要的 / 155
8 乌托邦与历史
时间旅行:今天的“彼岸”在哪里 / 175
9 当下与未来
无用之人:谁是现代社会的女巫 / 189
10 幸福与道德
良好生活:脱掉太紧的鞋意味着什么 / 215
·
注释 / 233
部分参考文献 / 23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