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与当代构建研究
  •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与当代构建研究
  •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与当代构建研究
  •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与当代构建研究
  •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与当代构建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与当代构建研究

8 1.4折 56 九五品

库存3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时红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6-8

上书时间2024-05-15

文康书业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时红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84373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作者简介】
  吴时红,男,文学博士,副教授。现执教于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主要从事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和比较诗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主持并完成杭州市社科重点、浙江省社科一般、国家社科后期资助等项目共计5项,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2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转摘。
【目录】
第一章  实践论美学的提出

  第一节  “美学大讨论”与美学“四派

  第二节  美学“四派”的基本思路与代表观点

    一、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美义

    二、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美学

    三、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美学

    四、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派”美学

  第三节  苏联“社会联”美学思想对李泽厚的启示

    一、万斯洛夫的“社会派”美学思想对李泽厚的启示

    二、斯托洛维奇的“社会派”美学思想对李泽厚的启示

  第四节  李泽厚与“实践论美学”的诞生

第二章  实践论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第一节  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思想

    一、“美的本质”论:从“外在自然的人化”到“美是自由的形式

    二、美感论:从“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到“积淀说

    三、艺术论:“从形象出发”到艺术作品的“三层面

  第二节  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

    一、“美的本质”论:对美的根源与美的本质的综合阐释

    二、美感论:美感是实践自由所引起的精神愉快

    三、艺术论:审美反映与艺术特性

  第三节  蒋孔阳的“实践创造论”美学思想

    一、“美的本质”论:从“美在创造中”到“美是自由的形象

    二、美感论:从“多种因素的因缘汇合”到“和谐感和自由感

    三、艺术论:从“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到“美是艺

    术的基本属性

第三章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与当前不足

  第一节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

    一、何谓“历史唯物主义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实践论美学的关系

  第二节  实践论美学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

    一、作为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

    二、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践

    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实践

    四、作为实践论美学逻辑起点的“实践”:基础内涵与多重派生

  第三节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为美学研究确立科学的思想依据

  第四节  实践论美学的当前不足:尚停留于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

第四章  实践论美学的理论流变及对其的哲学反思

  第一节  “后实践美学”的理论颠覆

    一、“生命美学”对实践论美学的理论颠覆

    二、“超越美学”对实践论美学的理论颠覆

  第二节  对“后实践美学”研究的哲学反思

    一、后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以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等为代表的现代

    西方哲学

    二、后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脱离了“实践”基础的生命、生存等

    范畴

    三、“后实践美学”的思想启示

    四、“后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

  第三节  李泽厚后期的理论背离

    一、从“社会实践本体论”“工具本体论”到“心理本体论”“情感本

    体论

    二、从“自然的人化”到“人的自然化

    三、李泽厚后期理论背离的原因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四节  “新实践美学”的理论推进

  第五节  对“新实践美学”研究的哲学反思

    一、“新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深度阐释后的历史唯物主义

    二、“新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多维开掘后的“实践”概念

    三、“新实践美学”的理论贡献

    四、“新实践美学”的可商榷之处

  第六节  “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发展

  第七节  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研究的哲学反思

    一、“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基础: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

    二、“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逻辑起点:审美关系、审美活动等范畴

    三、“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贡献

    四、“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可商榷之处

第五章  实践论美学的当代构建:走向人生论美学

  第一节  人生论美学建构的思想依据

    一、人生论美学的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的理论精髓

    二、人生论美学的建构与西方“超验性、内省性”的美学系统

    三、人生论美学的建构与中国传统的“人生论”哲学、美学思想

  第二节  人生论美学蕴含的基本观念

    一、美学研究应迈入“大美学”的全息图景

    二、美学研究应坚守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立场

    三、美学研究应融合美的知识论、社会学层面与人生论、伦理学层面

  第三节  人生论美学追求的理论目标:使艺术、审美与人生走向统一

第六章  人生论美学视域下美学基础理论问题新解

  第一节  人生论美学视域下“美的本质”问题新解

    一、再论“美的本质”问题的重要性

    二、“美的本质”的探询与思维方法的革新

  第二节  人生论美学视域下“美感”问题新解

    一、重审“美感”与“美的本质”的辩证关系

    二、“美感”的新释与美学基础理论的重建

  第三节  人生论美学视域下“美育”问题新解

    一、重构“美育”与“美”和“美感”的逻辑关联

    二、“美育”功能的重估与整全人格的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