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针灸理论刍议
  • 中医针灸理论刍议
  • 中医针灸理论刍议
  • 中医针灸理论刍议
  • 中医针灸理论刍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针灸理论刍议

7 3.9折 18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齐亮 著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1

上书时间2024-12-30

鼎峰书社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齐亮 著
  •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5202372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8页
  • 字数 206千字
【内容简介】
晋代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它继承了《内经》中脑为阳的六经理论和卫气理论,也吸纳了营气理论。皇甫谧在该书的总论中收录了“十二经脉”,但没有用它去串联全身穴位。元代的《十四经发挥》对后世的针灸理论影响很大。作者滑寿把“十二经脉”正式当做全身穴位的连线。这种变化看起来似乎是针灸理论的进步,然而却是不幸的倒退;因为它把先进的刺穴疗法的理论倒退到古老的刺脉疗法的时代去了。针灸理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其中有可能与当时药物疗法在医疗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有关,因为做为药物疗法支柱的藏府论并不重视脑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唐朝的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片面支持了脑为“奇恒之府”和“脑为阴”的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针灸甲乙经》的理论基础。尽管后来《十四经发挥》取代了《针灸甲乙经》的地位,但是它对针灸的l临床实践并无多大影响。在本书中作者考察了几个病证历代手足十二经取穴的演变,确信直至现代,指导针灸实践的一直是《针灸甲乙经》。王齐亮编著的《中医针灸理论刍议》揭示了《黄帝内经》中存在而长期被人忽视的有关脑为阳的六经理论,并对“十二经脉”的内容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剖析。“十二经脉”是一篇极重要的、阐明脑为人体最高主宰的著作,可惜后世医家没能领会其最宝贵的理论核心。《中医针灸理论刍议》还揭示了《内经》中存在有关人体神经结构的记载,对《灵枢·经筋篇》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通过对“十二经脉”和《灵枢·经筋篇》的探讨,可知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最早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的是中医,最早提出神经论的也是中医。根据以上考证,本书作者对《中医学概论》(1959版)以及有关中医和针灸理论的现状和继承、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中医针灸理论的演变  第一节  《针灸甲乙经》的针灸理论    一、《针灸甲乙经》对头颈躯干穴位的安排    二、《针灸甲乙经》中的手足十二经  第二节  “十二经脉”进入并演变为针灸理论的过程    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二、《十四经发挥》    三、《针灸聚英》    四、《针灸大成》    五、《类经图翼》    六、《针灸集成》第二章  古代的医学第三章  五藏理论第四章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对我们的启示第五章  六经理论第六章 从刺脉到刺穴第七章 卫气第八章  营气与营气循环第九章  手足十二经第十章  《灵枢·经脉第十》中的“十二经脉”第十一章  筋第十二章  经筋篇第十三章  结语和建议附录一  《灵枢经脉第十》“十二经脉”原文附录二  《灵枢经筋第十三》原文附录三  几个病证历代手足十二经取穴的演变补遗主要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