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亚研究丛书·薛克翘文集(8):印度密教
  • 南亚研究丛书·薛克翘文集(8):印度密教
  • 南亚研究丛书·薛克翘文集(8):印度密教
  • 南亚研究丛书·薛克翘文集(8):印度密教
  • 南亚研究丛书·薛克翘文集(8):印度密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亚研究丛书·薛克翘文集(8):印度密教

25 5.2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克翘 著;姜景奎 编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43

上书时间2024-06-26

鼎峰书社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薛克翘 著;姜景奎 编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7
  • 版次 1
  • ISBN 978752020091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7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南亚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关于印度密教的研究,笔者作为后来者,如同闯进了一座宝藏,四周跳跃着诱人的毫光,令人产生一阵阵开发和进取的冲动;又如同闯入了一片寒林,满目皆是诡异神秘的事物,令人产生一阵阵惊怖而好奇的振奋。总之,这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因而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世界。
  在密教研究领域,前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的研究已经成就卓著。笔者虽竭尽全力,却只能摩擦出一小团光亮,不足以照亮这座巨大的宝库、这座广袤的寒林,谨希望给后来者带来更大的光明。
  最初的想法是想写一部印度密教史,然而写史又谈何容易。印度的古代史几乎是一片混沌,8至12世纪的历史就更加混沌,几乎没有一件事、一个人、一部作品的年代是可以准确判定的。为了避免这几乎是徒劳无功的辛苦考证,为了避免陷入永无休止、毫无结果的辩论泥潭,笔者最后还是想尝试做点改变。即用若干章节来勾画印度密教的轮廓。只能是一个轮廓,而且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轮廓。原因有三:第1,因为几乎在任何一个历史节点上,印度方面的资料都给不出确定的时间,我们所能找到的历史坐标只有玄奘、义净等人的记载,而且这些记载也不都是没有争议的。再是中国西藏去印度取经和学习的喇嘛们,他们的相关记载不少,但也不是没有争议的。第二,既然是密教研究,不深入到密教中间,对那些神秘的文字,也只能作比较肤浅的理解,有些地方甚至难免出现误解,这是笔者无法克服的。第三,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时,固然能够得到很多帮助、学到很多知识,但在许多问题上,也难免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令人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很难构架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尽管困难重重,本研究还是做出了几项中国学界此前没有做过的事,其中不乏笔者的得意之笔,即所谓开拓与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关于密教的来源,前人作过多方面的考证和论述,也明确指出了印度教性力派(Shaktism)对密教的影响,然而笔者首次向国人介绍了印度教性力派的代表性著作《女神薄伽梵往世书》的相关内容,梳理和分析了其中的相关要点,指出了它们与密教的关联。
  (二)笔者首次向国人介绍了《龟往世书》中的性力内容,并指出其与密教的关联。
  (三)笔者首次将《火神往世书》纳入密教的研究领域,此前没有看到有谁曾做过这方面的工作。通过研究和比较,指出了《火神往世书》与密教护摩法、曼荼罗法的关系。虽然很难证明谁先谁后,但至少可以认定,婆罗门教的火祭与密教的护摩祭是密切联系的,与真言乘的胎藏界曼荼罗、金刚乘的金刚界曼荼罗也是有关联的。
  (四)笔者通过对《大日经》的研究,首次指出了真言乘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六字真言”的雏形,即莲花与金刚的隐喻。
  (五)笔者首次将金刚乘成就师(悉陀)们的一批修行诗和双行诗翻译为汉文。这些诗歌是用印度中世纪的俗语之一阿波布朗舍文写成的,而阿波布朗舍文是古印地文的一个发展阶段。笔者通过印地文对这种语言作了初步探索,尝试进行翻译。并利用所翻的诗歌,考证了金刚乘悉陀们的思想、行为和修行方式。同时,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大乘佛教的进行比较,得出的观点虽然不算新颖,但由于采用了新资料,至少论据比较充分。
  (六)笔者关于密教神摩诃迦罗(大黑天)及摩利支天的考证运用了新资料,比前人的工作更全面、更细致。
  (七)通过对印度密教的研究,笔者对明清神魔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平妖传》、《四游记》、《野叟曝言》等的考证为将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打开了一个新视野,开拓出一个新领域。相关内容将另书(《神魔小说与印度密教》)出版。
【作者简介】
  薛克翘,1945年生于辽宁大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亚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有专著《中印文学比较研究》、《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等,以及译著若干种。
【目录】
自序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关于密教与密教研究
一、密教的范畴
二、研究状况
三、密教的分期

第二章 密教的几个来源
一、最初的来源
二、后来所受的影响

第三章 往世书与性力派
一、往世书文献
二、《龟往世书>与性力派
三、《女神薄伽梵往世书》与性力派

第四章 《火神往世书》与密教
一、坛场仪轨
二、护摩祭
三、诸神方位
四、诸神形象

第五章 印度密教的主要道场
一、以地区闻名的密教中心
二、以寺院闻名的密教中心
三、结语

第六章 《大日经》与真言乘
一、《大日经》的中心思想
二、真言乘与大乘的关系
三、胎藏界曼荼罗
四、莲花与金刚
五、结语

第七章 金刚乘
一、金刚乘概说
二、金刚与金刚乘

第八章 金刚乘八十四悉陀
一、金刚乘的时代划分
二、八十四悉陀
三、悉陀们的修行诗和双行诗
四、对后世的影响
……

第九章 萨罗诃巴
第十章 坎诃巴
第十一章 金刚乘悉陀几首修行诗试解
第十二章 牛护与那特派
第十三章 摩诃迦罗考
第十四章 摩利支天考
第十五章 多罗母考
第十六章 鬼子母考
第十七章 《故事海》与密教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