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影响亿万父母的养育圣经)
  • 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影响亿万父母的养育圣经)
  • 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影响亿万父母的养育圣经)
  • 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影响亿万父母的养育圣经)
  • 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影响亿万父母的养育圣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儿童教育心理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经典美育著作,影响亿万父母的养育圣经)

6 1.4折 42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07

上书时间2024-05-23

鼎峰书社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 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59347374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56页
【内容简介】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WEI一一本家教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此外,《儿童教育心理学》还介绍了人的天性、遗传等因素对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部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佳作。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心理学家。正面管教、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民主育儿、美国S.T.E.P.父母效能系统训练等风靡全球的教育理念都深受阿德勒教育思想的影响。

 


 

陈国兴

 


 

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了解儿童:关注和引导儿童的前提 / 002

 

自卑感:不容忽视的心理天性 / 005

 

社会情感需求:儿童发展的晴雨表 / 007

 

三个基本问题:最能表现儿童的真实自我 / 012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发展:解读儿童行为的前提 / 018

 

确立目标:儿童对情境的认识并不基于客观事实 / 022

 

行为模式:儿童的行为由他的目标决定 / 024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及其教育意义

 

追求优越感:儿童自卑心理的一种补偿 / 030

 

保持心理平衡:过分追求优越感对儿童不利 / 036

 

学校的教育:矫正家庭教育的弊端 / 041

 

第四章 怎样指引儿童朝着优越出发

 

社会情感:确定儿童优越感的正确方向 / 048

 

儿童追求优越的错误方式1:懒惰及其他 / 051

 

儿童追求优越的错误方式2:口吃 / 054

 

劣势防御机制:儿童会借助不良行为获得关注 / 058

 

第五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儿童自卑感的恶性循环 / 062

 

语言暴力:消极的评价会剥夺孩子的信心 / 065

 

自卑感的表现:自卑外露及过度追求优越 / 069

 

自卑感的矫正:重点是不让儿童丧失信心 / 072

 

第六章 如何避免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从儿童的角度看待他的处境 / 076

 

学习的能力:技能表现揭示儿童的自卑感 / 078

 

行为背后的意义:应重点关注的儿童行为问题 / 081

 

第七章 儿童的社会感情及其发展障碍

 

社会情感诉求:儿童都需要与他人建立的一种联系 / 092

 

社会情感的重要性:直接影响语言和逻辑能力 / 095

 

社会情感的发展: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 099

 

出生顺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 101

 

家中最后一个孩子的共性:幺子性格的发展及障碍 / 103

 

家中第一个孩子的共性:长子性格的发展及障碍 / 105

 

第八章 儿童在家里的地位:不同情境下儿童的心理及其矫正

 

自动定位:影响儿童性格的家庭环境 / 110

 

行为问题:儿童行为和内心的背离 / 113

 

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儿童倾向于非黑即白地看待问题 / 117

 

第九章 新环境可以检验儿童的准备情况

 

新环境的影响:环境转变是了解儿童性格的最佳时刻 / 120

 

微动作:关注儿童的姿体语言 / 123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准备不足会引起自卑感 / 125

 

性别认知错误:错误认知给儿童带来的伤害 / 128

 

特殊的家庭角色:养子女、继子女和私生子女 / 132

 

第十章 儿童在学校的表现

 

入学准备:心理准备比学业成绩更重要 / 136

 

智力测试:不能作为衡量儿童未来的标准 / 139

 

理想班级模式:在合作中竞争 / 141

 

遗传和成绩单:引导儿童正确看待成绩分数 / 143

 

特殊的教学现象:留级、跳级、分班的问题 / 146

 

正确的教育方法:关注儿童的兴趣和优势 / 149

 

儿童教育咨询:将心理知识应用到儿童教育中 / 152

 

第十一章 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 156

 

训练儿童的合作能力:生活封闭会造成精神错乱 / 160

 

偏见带来的伤害:羞辱者和被羞辱者同样受伤 / 162

 

来自亲戚的误伤:任何人不得干涉父母的教育 / 165

 

挑选读物:帮助儿童选择合适的读物 / 168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青春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 172

 

青春期画像:青春期孩子不良行为的成因 / 176

 

正确的性教育:合作、友好地帮孩子形成正确认知 / 182

 

第十三章 教育的错误

 

了解孩子的压力: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 188

 

帮助孩子重建人格系统:用理解和包容对待行为倒退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