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 第3版
  •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 第3版
  •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 第3版
  •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 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 第3版

21 3.0折 69.9 八五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舒华 赵劲松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3

装帧其他

货号14-2-5

上书时间2024-03-03

山嘴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舒华 赵劲松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7
  • 版次 3
  • ISBN 9787111704508
  • 定价 69.9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6页
  • 字数 48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汽车电源技术、汽车起动机技术、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技术、汽油发动机排放与点火控制技术、柴油发动机电控喷油技术、汽车行驶安全电控技术、汽车电控自动变速技术、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自诊断技术,详细介绍了各种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类型、结构原理、控制方法与控制过程等。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教材,还可供其他汽车类专业师生和从事汽车运输管理、汽车维修管理、汽车设计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汽车修理工、电工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概述

一、汽车电器技术

二、汽车电控技术

三、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一章汽车电源技术

第一节蓄电池的功用与分类

一、蓄电池的分类

二、蓄电池的功用

三、对蓄电池的要求

第二节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一、极板

二、隔板

三、电解液

四、壳体

五、卷绕式蓄电池的特点

六、蓄电池的型号

第三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电动势的建立

二、蓄电池的放电过程

三、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第四节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一、蓄电池的技术参数

二、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三、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第五节蓄电池的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一、20小时率容量

二、20小时率额定容量

三、储备容量

四、额定储备容量

五、影响蓄电池容量的使用因素

第六节蓄电池的启用与充电

一、新蓄电池的启用

二、蓄电池的充电

第七节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一、交流发电机的分类

二、交流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三、电子调节器的结构原理

四、8管交流发电机的特点

第八节交流发电机的工作特性

一、交流发电机的励磁

二、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三、交流发电机的限流保护原理

第九节交流发电机的检修

一、磁场绕组的检修

二、定子绕组的检修

三、整流器的检修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汽车起动机技术

第一节起动机的构造

一、起动机的分类

二、直流电动机结构特点

三、传动装置的结构原理

四、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

第二节起动机的工作特性

一、起动机的功率

二、起动机的工作特性曲线

三、起动机功率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起动系统工作过程

一、发动机起动时的工作过程

二、发动机起动后的工作过程

第四节减速起动机

一、减速起动机结构特点

二、减速装置的特点

三、减速起动机的优点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技术

第一节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一、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传感器

二、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开关信号

三、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执行器

第二节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的组成

一、供气系统

二、供油系统

三、电控系统

第三节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分类

一、按喷油控制方式分类

二、按喷油部位分类

三、按喷油器喷油方式分类

第四节电控喷油系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一、空气流量传感器

二、歧管压力传感器

三、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四、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五、温度传感器

六、开关信号

第五节汽车电控单元的结构组成

一、输入回路

二、单片机

三、输出回路

第六节电控喷油系统执行器的结构原理

一、电动燃油泵

二、电磁喷油器

三、油压调节器

第七节汽油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的

控制

一、燃油喷射控制原理

二、喷油正时控制原理

三、发动机起动时喷油量控制

四、发动机起动后喷油量控制

五、喷油提前角与喷油持续时间的控制过程

第八节汽油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一、怠速控制系统组成

二、怠速控制阀的功用与类型

三、步进电动机式怠速控制阀

四、怠速转速的控制原理与控制过程

五、步进电动机式ISCV的控制过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汽油发动机排放与点火控制

技术

第一节发动机断油控制技术

一、超速断油控制

二、减速断油控制

三、清除溢流控制

第二节空燃比反馈控制技术

一、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三、氧化钛式氧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四、空燃比反馈控制过程

五、空燃比反馈控制条件

第三节废气再循环控制技术

一、废气再循环率(EGR率)

二、EGR电控系统的结构组成

三、EGR电控系统的控制原理

四、EGR的实施条件

第四节微机控制点火技术

一、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

二、微机控制点火的控制原理

三、微机控制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四、微机控制点火的控制过程

五、微机控制点火高压的分配方式

第五节汽油发动机爆燃控制技术

一、爆燃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爆燃的检测方法

三、爆燃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四、爆燃的判别方法

五、爆燃的控制过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柴油发动机电控喷油技术

第一节柴油发动机喷油技术基础

一、柴油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的分类

二、柴油发动机喷油系统的控制策略

三、柴油发动机喷油量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高压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

一、高压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二、高压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三、高压共轨式柴油喷射的关键技术

第三节高压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的控制

一、喷油量的控制

二、喷油压力控制

三、多段喷油控制

四、起动喷油控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汽车行驶安全电控技术

第一节防抱死制动技术

一、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功用

二、防抱死制动的基本原理

三、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

四、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类

五、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

六、防抱死制动控制原理

七、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控制过程

第二节制动力分配技术

一、制动力分配系统的功用

二、制动力分配系统的组成

三、制动力分配的控制

第三节制动辅助技术

一、制动辅助系统的功用

二、制动辅助系统的组成

三、制动辅助的控制

四、制动辅助控制的效果

第四节驱动轮防滑转调节技术

一、驱动轮防滑转调节系统的功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