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线性音系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非线性音系学

套装图书多为单本定价,下单前请联系客服。只卖正版!快速发货!每本书籍都经过消毒处理。

8 2.3折 35 九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颜宁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06A050302

上书时间2024-05-23

拾光者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颜宁 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82776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0页
  • 字数 280千字
【内容简介】
音系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分支。非线性音系学的多元化理论框架和研究视野大大超越了SPE实现了质的飞跃。《非线性音系学》在广泛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分析和研究了非线性音系学核心理论流派产生的背景,主要的理论主张,突出的研究优势及发展困境等。本书对专业学者及对语言学感兴趣的各类人员了解和掌握当代非线性音系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主张以及存在的问题,继而开展新的研究,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
颜宁,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留美学者。云南省省(厅)级科研项目主持人,“云南省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教育”英语语音培训专家,“云南省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省级一等奖获得者,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出版学术著作5部,发表论文20余篇,在
【目录】
第一编 非线性音系学的理论渊源

 第一章 结构主义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结构主义音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SPE生成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和框架

  第四节 SPE音系学的局限性及发展方向

第二编 非线性音系学的过度性理论

 第三章 自然生成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四章 自然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四节 理论质疑与挑战

第三编 音系音段的非线性理论

 第五章 自主音段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四节 自主音段理论的应用

 第六章 节律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及框架

 第七章 依存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八章 CV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四编 音系特征的非线性理论

 第九章 管辖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四节 管辖音系学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第十章 特征几何理论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及框架

  第四节 特征几何理论的应用

 第十一章 不充分赋值理论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十二章 粒子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四节 开口粒子的作用与功能

第五编 韵律与语调的非线性理论

 第十三章 韵律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十四章 语调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及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六编 音系表层制约的非线性理论

 第十五章 优选论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及框架

  第四节 优选论的应用

  第五节 质疑与挑战

  第六节 优选论的拓展与走向

第七编 另辟蹊径的后sPE音系学理论

 第十六章 词汇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十七章 陈述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及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十八章 实验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十九章 演化音系学

  第一节 理论渊源与学术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主要论著

  第三节 理论主张与框架

  第四节 演化音系学理论的应用

  第五节 演化音系学的新进展

附录一特征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