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解放视野中的社会政治生活
  • 马克思解放视野中的社会政治生活
  • 马克思解放视野中的社会政治生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解放视野中的社会政治生活

23.2 5.8折 40 七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晓东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1138

上书时间2022-05-24

boy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书页泛黄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晓东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5345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88页
  • 丛书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多年来,马克思在台湾是最大的禁忌,但是荒谬的是,无论社会科学的哪一学科,举凡政治、社会、经济与法律等专门学术,开宗明义皆触及马克思思想,所以纵使政府以强制力禁止人民阅读马克思的著作,然而并无损于马克思在社会学科中独树一帜的地位。
【作者简介】
杨晓东,黑龙江林甸人,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价值规范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马克思与欧洲近代政治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近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作为一种解放理论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解放理论及其基本向度
一追求解放:人类获得自由的基本样式
二马克思的解放理论的历史超越性
三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三个维度
第二节解放视阈中的代价意识与科学发展
一代价及其规定
二代价与价值的辩证法
三社会发展中代价的限度及支付原则

第二章政治正义的哲学传统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解放主题
第一节政治哲学的规范功能及其演进
一政治哲学的规范性
二政治哲学的“德性”根基
三政治哲学的主题变换
第二节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解放主题
一马克思政治哲学:价值性与事实性的统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政治哲学之维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关于人的解放旨趣
第三节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的批判
一交换价值的实现构成自由和平等逻辑前提
二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历史形态
三资产阶级视域中自由平等理念的虚假性

第三章政治解放及其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
第一节政治解放的历史功绩与局限性
一人的解放问题的缘起
二政治解放的历史功绩
三政治解放:一个未完成的使命
第二节政治解放的当代价值
一政治解放的不可逾越性
二宗教的精神关怀及其价值引导
三西方财产权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第四章人类解放与社会异化的消除
第一节人类解放:理论与实践的统
一人类解放思想的产生
二人类解放的实现途径
三人类解放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节“两个必然”理论与“中产阶级”的崛起
一“中产阶级”崛起论对“两个必然”思想的挑战
二“两个必然”理论的现实性与“中产阶级”崛起论的空想性
第三节在双重维度中全面把握共产主义的内涵

第五章社会解放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节社会解放的内涵
一社会解放思想的产生
二社会解放: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中介
第二节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利益分化和价值多元
一社会发展的制度变迁与反思
二利益分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社会解放语境中的价值多元问题
第三节现代性政治与政治民主化
一现代性政治的缺憾及其建构的反思
二政治:生活世界本真意义中的阐释
三当代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政治参与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页泛黄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