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乎
  • 济南乎
  • 济南乎
  • 济南乎
  • 济南乎
  • 济南乎
  • 济南乎
  • 济南乎
  • 济南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济南乎

10 6.7折 1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牛国栋 著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2-27

杜姐书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牛国栋 著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10
  • 版次 1
  • ISBN 9787806037539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9页
  • 字数 142千字
【内容简介】
第一印象是院前的马路宽得像广场,珍珠泉大门也显得高阔气派。门口自然有把门的,父亲是以公务的名义将我带进去的。院子很大,也很通透,高高的法桐遮天蔽日。那时的珍珠泉池四周是墨绿色铁栅栏,多少有些西方园林的味道。泉畔的柳树很粗大,有的弯着腰探进水里。树上知了声声,水面和岸边尽是些落下的柳叶,漂在水里像小船一样。那时的泉水很盛、很清,水中的珍珠一串串、一堆堆,一点也不稀罕,不像现在这样。父亲“自问自各”地对我说,知道这里过去是什么地方吗?古时候这里是王爷府和衙门,解放前这里是国民党的省政府。我似懂非懂,却也吓了一跳。从那时起我似乎看到了它与趵突泉、五龙潭和黑虎泉等这些名泉的不同,似乎看到了它所具有的“特殊身分”。
选择珍珠泉作为全市中心并非巧合和偶然,它位于旧城的中。在老城东西、南北的交叉点上,四通八达。济南南面和西面的三里庄、四里山、五里沟、六里山、七里山、八里洼、十六里河……哪是以此作为起点的。这里的自然风韵也极具济南地方特色。
珍珠泉是济南四大名泉之一,与周围众泉形成珍珠泉泉群。涌水量虽不大,但涌姿十分独特。泉水如落入玉盘的珍珠一般,晶莹圆润,成串从水底上冒,有的甚至可以跃出水面。乾隆皇帝极爱品茶,也很内行,每次南巡路过济南时都要选用珍珠泉水沏茶。因该泉水质好,便赐封珍珠泉为“天下第三泉”。
国人爱水,更爱泉。凡有清泉处必有好景致,自然也躲避不了官府和民宅的包围。珍珠泉是济南众泉中最早被圈入园林住宅的名泉。再早的不说,元代,山东行尚书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后来被元世祖封为济南公的张荣,便在此建起私人府宅。济南公的封号下传了几代,张荣的子孙都一直生活在这里。明代天顺元年(1457),英宗封次子朱见讲为德王,原封在德州,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德王因酷爱济南山泉之胜,将府邪改在这里。珍珠泉便由金元时期的知济南府第和明初的山东都指挥使司改为德王府。当年德王府很大,北至后宰门,东至县西巷,西至芙蓉街,约占老城的三分之一。府内“殿宇鳞次,堂阁栉比”。府前有高大石坊,额题“世守齐邦”。内有白云楼、正己堂、渊澄阁等大型建筑。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清兵攻入济南。第七代德工朱由枢被清军俘获处死,德王府也付之一炬。清康熙五年(1666),山东巡抚周有德组织饥民“以工代赈”,在此修建巡抚衙门,也称抚院,系巡抚理政、审案和居住的地方。现在依然保存完好的巡抚院署大堂,名承运殿,便是当年拆青州明衡王府大殿中的木材所建,以使巡抚衙门建筑的形制保持原来的明式风格。当地老百姓从这时候起将珍珠泉称“院里”,将抚院南门外的开阔地叫“院前”,将珍珠泉后的街道称“院后”。
【目录】
府城寻踪

  四方之城

  心脏地带

  小桥流水人家

  聚财的宝葫芦

  陈年酒坛

  城市书斋

  紫气东来

  六扇门·八字墙

  短暂的夕阳

  偏巷幽歌

  庶民之湖

  湖畔古戏楼

  文韬与武略

  袖珍的香炉

  飞逝的小巷

  散落的珍珠

城关探幽

  赶大集

  西洋景

  十字架下的雕甍

  绿色屋檐下

  市井之泉

  张家花园

  桥畔的风景

  新月星空

  黄金走廓

商埠钩沉

  百年前的“特区”

  驿站风雨

  法桐树下

  两个“祥”字一台戏

  万花简·杂碎汤

  消失的钟场声

郊野拾穗

  水红与苍白的岁月

  建筑的诗意

  世俗之山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