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信芳京剧艺术 特种邮资明信片 TP3 原护封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1995年发行

1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发行时间1995-01

货号18号柜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周信芳(1895年~1975年),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浙江慈城人。1895年1月14日生于江苏清江浦(淮安市清浦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3月8日逝世。[1]周信芳七岁开始学戏,并以七龄童艺名在杭州演出。“五四”运动前后,受新文化思想影响,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反对默守陈规;博采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等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加以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麒派”。其主要特色是从剧情和人物出发,表演自然真实,富于时代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1995年1月14日为周信芳百年诞辰 邮电部定于1月10日发行特种邮资明信片一套四枚。 TP3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请注意图片及说明。
商品描述
周信芳(1895--1975)出身艺人家庭。是我国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麒派”的创始人。

周信芳六岁随父周慰堂(演青衣,艺名金琴仙)旅居杭州,从陈长兴练功学戏。七岁登台演《铁莲花》中的定生,艺名“七龄童”。

1906年后,随王鸿寿赴汉口演出。

1907年在上海,改用“麒麟童”,此后一直沿用此名。

1908年到北京入喜连成科班,与梅兰芳、林树森、高百岁同台。

1912年返沪,在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李吉瑞、金秀山、冯子和等人同台,颇受熏陶,演技渐趋成熟。

1915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赡舞台演出,排演了连台本戏《汉刘邦》、《天雨花》、《封神榜》等。在此期间两度赴北京、天津演出,将《萧何月下追韩信》、《鸿门宴》、《鹿台恨》、 《反五关》等戏介绍给北方观众,人称“麒派"。

1927年参加南国社,在《雷雨》中饰周朴园。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积极参加救亡活动,并演出《徽钦二帝》、 《文天祥》、 《史可法》等戏,激起观众强烈的爱国热情。随后又继续演出了《香纪》、 《董小宛》、《亡蜀恨》等具有民族意识的戏。

同年,在北方京剧码头——山东烟台创建梨园公会,梨园公会的创建,为繁荣烟台京剧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并为梨园界办了很多公益事业。周信芳离开烟台后,由河北籍著名文武花脸王海臣继任会长。
1940年1月23日,为救济灾民,京剧大师周信芳与文化界人士联合义演话剧《雷雨》,周信芳饰演周朴园,其他演员有金素雯、高百岁、桑弧、胡梯维、马琦兰等,朱端钧导演。报界均发文赞扬周信芳多才多艺。

1949年以后,他参与编演新戏,移植演出了昆曲《十五贯》,创演了《义责王魁》和《海瑞上疏》。

1949年9月周信芳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先后任上海军管会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处长、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分会主席等职。

1952年10月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徐策跑城》,获荣誉奖。

1953年冬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5年4月及1961年12月,文化部、全国文联、中国剧协等先后联合举办“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50周年纪念”及“周信芳舞台生活60年纪念”演出活动。50和60年代多次率团到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北、华南等地巡回演出,足迹几乎遍及全国。

1956年,率团赴莫斯科、列宁格勒等9城市演出。

195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信芳早年弟子有高百岁、陈鹤峰、李如春、杨宝童、王少楼等。

1960年前后,他先后收沈金波、童祥苓、萧润增、霍鑫涛、张学海等人为徒。

“文革”中,周信芳身心遭到严重的折磨与摧残,于1975年含冤逝世。

周信芳代表作品:
《徐策跑城》、《乌龙院》、《萧何月下追韩信》、《四进士》、《扫松下书》、《斩经堂》、《清风亭》、《坐楼杀惜》、《义责王魁》、《打严嵩》等。周信芳的基本功精湛,他声音宽响,沙而不嘶,晚年转具苍醇之音色,拔高示反觉圆润,低音更见出浑厚特色。他的唱以苍凉遒劲为特色,朴而不直,顿挫有力,往往有极富曲折跌宕之处,尤其注意抒发人物感情,高拨子、汉调等唱腔有独特的韵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周信芳(1895年~1975年),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浙江慈城人。1895年1月14日生于江苏清江浦(淮安市清浦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3月8日逝世。[1]周信芳七岁开始学戏,并以七龄童艺名在杭州演出。“五四”运动前后,受新文化思想影响,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反对默守陈规;博采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等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加以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麒派”。其主要特色是从剧情和人物出发,表演自然真实,富于时代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1995年1月14日为周信芳百年诞辰 邮电部定于1月10日发行特种邮资明信片一套四枚。 TP3  彩色明信片4张 乌龙院(4-1)、徐策跑城(4-2)、澶渊之盟(4-3)、投军别窑(4-4)。请注意图片及说明。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