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

85 九五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道彬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0-29

太阳岛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傅道彬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0-11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75861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5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共分9个章节,主要对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象乐的“戏礼”形态与史诗化叙事倾向、“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城邦社会与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导论“六经皆文”与周代经典文本的诗学解读
一、“文本于经”与“六经皆文”的理论命题
与“六经皆史”平行的另一个命题:“六经皆文”——“六经皆
文”理论的理论来源——“文本于经”:文学借经学以自重,倚人门
墙——“六经皆文”:文学为本,文学与经学并立,自立门户
二、“六经皆诗”与历史批评的诗学立场
刘知几《史通》“视史如诗”理论的提出——钱锺书史学批评的
诗人立场——史学与诗学的关系:古诗即史、史蕴诗心、史有诗
笔——“六经皆史”的老生常谈与“六经皆诗”的理论帷幕
三、六经文本的文学示范与引申意义
周代经典文本的文学示范意义——《诗》、《书》文本的文体发
源与体用规范——两周时期的“文言革命”与叙事文学的写作原
则——周代诗学的实践精神与礼乐文化的艺术品格
四、“诗可以观”与周代礼乐文化的历史土壤
“诗礼相成”的文学观念——“诗可以观”理论的礼乐文化背
景——观诗:观礼、观政、观志、观美——观诗活动的艺术感染力量
……
第一章《周易》的诗体结构形式与诗性智慧
第二章象乐的“戏礼”形态与史诗化叙事倾向
第三章城邦社会与春秋时代的文化精神
第四章“文言”变革与春秋时代的文学繁荣
第五章“兴”的艺术源起与“诗可以兴”的思想路径
第六章“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
第七章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
第八章“诗可以怨”吗?
第九章《月令》模式的思想意义与文学的四时结构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