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1.98 八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生贤 著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592

上书时间2024-06-26

明禹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生贤 著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3833250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4页
  • 字数 27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导需求。主导需求的变化,赋予林业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要的特殊地位,林业已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林业的需求相比,林业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差距,决定了我国林业绝不能再继续走多数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先破坏、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老路,而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差距,赶上需求增长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
以工程方式推进林业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重点工程是跨越式发展的载体。经系统整合后确立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在建设内容上涵盖了森林资源保育、防沙治沙、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林业建设的主要方面,在地域分布上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从而使新世纪中国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总体结构更加完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
六大工程的实施必然导致林业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六大工程的全面启动,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战略重点、指导思想、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利益原则、政策措施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林业正在孕育着一场深刻变革。变革的核心,就是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这是林业处在这个重要发展阶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它必将导致新世纪中国林业定性定位的根本性变化。同时,在这个阶段里,林业还在加速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重要转变。这些转变是林业处在这个重要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林业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林业历史性转变的重要动力。这五大转变,是几代务林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新中国林业建设50年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根据新形势新需求对传统林业进行改造的审慎选择。
六大工程、五大转变、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整体,它们在很多时候是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
五大转变孕育于六大工程的筹划之中,成熟于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之中。建设六大工程是新时期林业发展的主要实践,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载体。然而,实践本身并不等于理论,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成熟理论的不断指导;特别是在实践发展的关键时刻,总是呼唤并孕育着新理论的诞生。五大转变的提出就是在六大工程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它反映了六大工程给新世纪中国林业建设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涵盖了对中国林业建设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林业建设实践的回顾和总结,包含了对世界林业发展趋势及规律的把握和认识,进而上升到思想和理论的高度,反过来指导中国林业的改革和发展。
六大工程的启动揭开了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序幕,同时标志着五大转变的全面开始。六大工程的实施为推进五大转变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战场,有的工程建设的内容就是五大转变要求的具体体现,有的则是为转变的实现创造必要条件。六大工程更多地承载着生产力方面的要素,五大转变更多地承载着生产关系的要素,两者一结合,必然要开辟出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境界。
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五大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新世纪中国林业的历史性任务。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新世纪林业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标志着中国林业从此进入了在明晰思路指导下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明晰的思路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满足新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以六大工程为重点,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
【作者简介】
周生贤,男,汉族,生于1949年12月,宁夏吴忠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经济师。
历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副县长,中共同心县委书记、宁夏西吉县委书记、固原地委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秘书长。1993年5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1998年4月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1999年2月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级)。2000年11月任国家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2005年12月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是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形势与任务——确立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地位
一、生态危机: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
二、人与自然:没有主宰只有和谐
三、传统文化:破解现代难题的精神财富
四、经营理论:追求和谐的艰难历程
五、中国林业:成就中蕴含着曲折
六、现实林情:初级阶段较低层次

第二章机遇与挑战——林业生产力布局的战略整合
一、新战略:再造秀美山川
二、新挑战:老问题上叠加新问题
三、新选择:十字路口怎么走
四、新机遇:有需求也有不断增强的能力
五、新措施:林业重点工程整合

第三章跨越与发展——林业发展途径的客观选择
一、跨越式发展:落伍者的特权
二、跨越式发展:历史性的选择
三、跨越式发展:偶然与必然
四、跨越式发展:迈向新阶段
五、跨越式发展: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六、跨越式发展:一致与差异
七、跨越式发展:目标与步骤
八、跨越式发展:宏观战略研究

第四章结构与布局——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保育生态体系的绿色瑰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二、构筑山川江河的绿色长城——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营建治山治水的绿色屏障——退耕还林工程
四、铸造拱卫京畿的绿色盾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五、维护生态平衡的绿色精粹——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六、树立林业产业的绿色支柱——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第五章扬弃与升华——新时期中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一、五大转变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二、以木材生产为主到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定性定位的重大变革
三、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到以采伐人工林为主:实现林业多重目标的战略抉择
四、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优化国土利用结构的有效途径
五、森林生态效益的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林业利益机制的重大创新
六、部门办林业到全社会办林业:完成新时期林业建设任务的重要保证
七、推进五大转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第六章改革与创新——林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林业发展的动力保障:体制创新
二、林业发展的效率保障:科技创新
三、林业发展的调控保障:管理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