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落暮:国民党高官的最后岁月

正版保证 全新塑封

9.8 2.6折 38 全新

仅1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继隆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24771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04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98页

字数345千字

定价38元

上书时间2024-06-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记录国民党高官多舛命运,品评中国百年历史风云”的专著,着重交代了国民党高官的晚年生活.在涉猎的30多位国民党高官中,早年叱咤风云,晚年飘零海外,有的逃到孤岛,暮年思乡;有的争风失宠,晚景凄凉;有的无地自容,客死异邦;有的弃暗投明,重塑辉煌;有的反对"台独",统一至上……这些人曾经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中国历史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多年,当年的国民党高官都早已作古,其功其过自有评说.然而,他们人生的志向为什么难以实现?他们最后的归宿为什么截然不同?相信读后您会得到答案。
作者简介:
程继隆,1956年生,报告文学作家,社会学学者,出版著作30多部。曾为省刊编辑、记者,省软科学研究所所长,特招入伍到武警学院任教,转业后被多所高校聘为教授。其代表作:《S形的人生轨迹》(华文出版社1990年6月);《大野雄风》(吉林音像出版社2002年11月);《信心引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开放催生双城记》(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传承》(凤凰出版传媒出版公司?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在党旗下致富――民企党员CEO创业路》(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6月)。
目录:
马步芳:出逃中东辞世在乡愁中
混迹于行伍无建树
与马鸿逵恩恩怨怨
悲愤交加出走中东
压迫侨胞手段毒辣
1975年,马步芳病逝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马鸿逵:“宁夏王”分崩离析死异乡
八岁见慈禧买得“蓝翎知县”
弃冯投蒋左右逢源军阀间
司令部和省政府“合署办公”
在港台和美国购买了房产
昔日的显赫威风随风飘去
赴台飞行旅途充满了艰险
觉得香港不安全欲去美国
漂流海外客死他乡的结局
1970年1月14日,马鸿逵病逝于美国洛杉矶。
于右任:《望大陆》以诗代遗嘱
从昌言革命到陕西靖国军总司令
中国近现代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
“千古草圣”留给后世的珍贵遗产
无可奈何撇下妻女被迫飞抵台湾
毛泽东敬重的国民党中的大才子
《望大陆》灵魂深处隐痛的哀鸣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病逝于台北。
白崇禧:“小诸葛”死因说法颇
见证中华民国诞生
北伐扬威初露锋芒
民众尊为“抗日英雄
锋口刀尖上的声誉
内战后由海南到台湾
大难不死却整日担惊
1966年12月1日,白崇禧逝世于台北。
刘峙:颠沛流离饱尝嗟来之食
从小丧父离家沦落街头
何应钦的“哼哈二将”之一
衣锦还乡不报杀父之仇
剿总司令贻误军情失宠
从香港到茂物几番折腾
消磨岁月在寂寞孤单中
1971年1月15日,刘峙病逝于台中。
孙立人:因下属策划“兵谏”遭贬
自己独立从基层做起
打残日军3个新锐联队
美欲以孙立人代替陈诚
军队国家化的建军理想
假“共谍”案真释兵权
浑然成了“叛乱”主谋
1990年11月7日,孙立人病逝于台中。
朱家骅:本是学者却成为战犯
指挥了著名的“首都革命”
为官励精图治锐意革新
大刀阔斧整顿杭州政
反对蒋介石的“焦土政策
将“中央研究院”忍痛出让
1963年1月2日,朱家骅病逝于台北。
何应钦:有宠失权仍保高位
黄埔总教官任“军政部长”14年
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
曾经等待时机成熟发动政变
末班车过一回行政院长的瘾
没有因大权旁落而怨天尤人
晚年无时无刻不思念着家乡
1986年10月21日,何应钦病逝于台北。
李品仙:以“现役届满”为由被迫“退休”
屠杀共产党和工农群众
任安徽省主席排除异己
日寇对李品仙又恨又怕
在抗战中分享胜利果实
被街坊邻居们选为邻长
1987年3月23日,李品仙逝世于台北。
汤恩伯:“卖师求荣”死于东瀛
在抗战历史上威名显赫
丢上海立舰首泪流满面
死心塌地地追随蒋介石
出卖义父、恩师被唾弃
卖恩师易,但救恩师难
命丧在日本的手术台上
1954年6月29日,汤恩伯病逝于日本东京。
吴国桢:与蒋介石政权隔海对骂
担任过四大省市行政长官
外交次长代理部务多建树
“中宣部长”出任上海市市长
辞台湾省主席赴美遭撤职
与蒋氏父子面和心不和
被蒋介石撤职并开除党
在美国过着学者般的生活
读《邓选》盛赞新中国改革
1984年6月6日,吴国桢病逝于美国萨凡纳市。
吴铁城:为人求情受辱而自杀
忠心追随孙中山
“铁老”之名大噪
决定出马干一番
继续辅佐蒋介石
被骂个狗血喷
1953年11月18日,吴铁城服安眠药自杀于台北。
吴鼎昌:有意北归此愿未酬
游走官场的“不倒翁”
主政贵州发展空前
哪知“献计”弄巧成拙
1950年8月23日,吴鼎昌病逝于香港。
张群:百岁老人苦乐人生
蒋介石的结拜兄弟
“新政学系”唯一领袖
重庆谈判的国方主将
从未受到数落和冷遇
1990年12月14日,张群逝世于台北。
张发奎:从“铁军”将领到寓公
铁军吃败仗心灰意冷
丢九江难抹去的阴影
国难应重于一切私怨
辞职去香港寓居到死
在港组建“第三势力”
最后30年再没回大陆
1980年3月10日,张发奎病逝于香港。
张君劢:飘零海外生活清苦
下定决心留学德国
中华民国宪法之父
飘零海外近20年
1969年2月23日,张君劢逝世于美国旧金山。
张静江:“革命奇人”晚年“卧禅”
孙中山称之为“革命奇人”
“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蒋介石的革命“导师”
吃斋念佛度过后半生
1950年9月3日,病逝于美国纽约。
陈仪:人死,精神不死
对“二?二八”血腥镇压
蒋介石对陈仪早已有了戒心
可恨汤恩伯居然恩将仇报
民国被处决者中军阶最高
1950年5月19日,陈仪被台湾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陈诚:有“小委员长”之称
初入部队与初识“蒋总”
四年军衔由上尉升到中将
34岁当军长人称“童子军”
由蒋介石和宋美龄主婚
“继续进攻”和“分区清剿”
“蒋介石的替身”与“二号人物”
施政台湾与连任风波
1965年3月5日,陈诚病逝于台北。
陈立夫:反共老人要做联共先
做了七年抗战教育部长
曾经与周恩来正面交锋
结束政治生涯流落异乡
在美国成为养鸡专业户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大业
最后心愿期盼祖国统一
2001年2月8日,陈立夫病逝于台中市。
陈果夫:CC系骨干晚景悲惨
从嫡系到被遗弃
献机祝寿害老蒋
去台湾结局悲惨
长眠于异乡土地
1951年8月28日,陈果夫病逝于台北。
陈济棠:“南天王”治粤受褒奖
握有大权的“南天王”
亲自主抓全民的军训
绝非可以驯服的走卒
撤40华里为红军让路
“两广事变”五十多天
治粤八年确有建树
1954年11月3日,陈济棠病逝于台北。
杨杰:加黑框的一届政协代表
军中公认的名将
绝不为亡者之臣
组织“双周聚餐会”
指挥西南速策反
黑名单上第一人
引狼入室遭不幸
无法弥补的损失
1949年9月18日,杨杰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香港。
杨森:颇具传奇色彩的将军
在川军中崭露头角
率部徒步出川抗战
人为“流产”的排球赛
妻妾成群,儿女众多
1977年5月17日,杨森病逝于台北。
顾祝同:面向大陆沉默寡言
侍蒋埋下了升迁的“种子”
左右逢源受蒋介石的嘉奖
“西安事变”赢得主子信任
制造“皖南事变”骇人听闻
充当了打内战的急先锋
险些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1987年1月17日,顾祝同病逝于台北。
顾维钧:居美数十年未入美国籍
天资聪颖不满婚约
翁婿同字携女幸事
投身外交崭露头角
雄辩巴黎断然拒签
外交角力坚守底线
退而不休永著青史
1985年11月14日,于美国纽约无疾而终。
钱大钧:曾担任的职务颇多
亲承孙中山的革命熏陶
黄埔军校建校筹备成员
捞到了航空委员会肥缺
两位夫人竟然是亲姐妹
去台后任了若干个闲职
1982年7月21日,钱大钧病逝于台北。
陶希圣:90岁……连感慨都没有了
激变引发了一场论战
夫人以全家性命“换夫”
“高陶事件”迷途知返
理论家没有用武之地
1988年6月27日,陶希圣病逝于台北。
熊式辉:回望大陆怅然若失
依附蒋介石受青睐
善察言观色用心机
夺取江西军政大权
抢占东北失宠于蒋
一介草民,斯文扫地
1974年1月21日,熊式辉病逝于台中市。
薛岳:“战神”暮年晚景尴尬
早年不离孙中山左右
北伐获胜中原大战败北
与红军为敌追击两大主力
时有抗日“战神”之称
“主湘”推动行政改革
屡次与解放军发生摩擦
守琼兵无斗志一触即溃
1998年5月3日,薛岳逝世于台北。
展开全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