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

8 1.8折 45 八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骞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28-4-1

上书时间2024-06-28

虹琪书苑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骞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059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2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2个诗派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对每个诗派形成的历史和代表人物、代表诗作的特色进行了探究和分析。作者李骞认为以胡适、刘半农等为代表的第一代诗人,是2000年中国封建文化的叛逆者;以艾青、臧克家等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上闪闪发光;第三代诗人是和新中国一起唱歌的诗人群;第四代诗人以北岛、舒婷等为代表,在《今天》诗刊旗帜下形成;第五代诗人通常又称为“后朦胧诗人”或“新生代诗人”,这代诗人在新诗上具有更大胆的探索勇气。
《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研究对认识、了解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简介】
李骞,男,彝族,1963年1月18日生于云南省镇雄县场坝乡一个彝汉杂居的山寨。1978年12月到青海省89210部队从军,1981年复员后自学考入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青年作家班学习。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教务处处长、文艺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人民文学》《文学评论》《诗刊》《民族文学》《文艺报》《当代作家评论》《民族文学研究》《诗探索》《文学自由谈》《十月》《西北军事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评论、小说、诗歌、散文一百八十多万字(首),出版有《作家的艺术世界》《十朵刺玫瑰》《诗歌的结构美学》《百年中国新诗流派史》《彝王》《现象与文本》《快意时空》等各类文学著作十六部。
【目录】
第一章导论: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的一个轮廓
第二章“放脚体”派:初期新诗的写实实验精神
一“放脚体”释疑
二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与《尝试集》
三新诗:思想革命的直接符号意义

第三章早期写实派:“为人生”的现实主义诗潮
一“为人生”的旗帜下的文学活动
二“人生派”诗歌的写作特征
三“人生派”的主要诗人:朱自清--俞平伯--徐玉诺

第四章小诗派:灵魂息憩的绿洲
一“小诗”运动与“小诗”群
二冰心:爱与人生的幻想和追求
三宗白华:“白云流过,便是思想片片”

第五章创造的浪漫派:自我情绪的膨胀和诗体的彻底解放
一“内心要求”的自由组合形式
二“为艺术而艺术”的诗人群
三《女神》的夸大性情感和新诗文学的彻底解放

第六章湖畔派:放声歌唱爱情的诗人群
一西子湖畔四诗人
二“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
三《蕙的风》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第七章新月诗派:“戴着镣铐跳舞”的诗群
一“新月”的前前后后
二“戴着镣铐跳舞”的西洋律体诗群
三两颗耀眼的星辰:闻一多与徐志摩

第八章象征派:孤独的诗人和哀伤的歌
一“象征主义”在中国
二《微雨》:中国象征诗歌发展的源头
三象征派的其他诗人及其诗歌

第九章现代派:独呈异彩的“纯诗”诗潮
一《现代》与“现代派”诗群
二从“雨巷”走出来的“现代派”诗人
三异彩纷呈的“现代派”诗人群

第十章中国诗歌会:诗歌大众化的一面旗帜
一“中国诗歌会”的成立缘起
二群体共谈“大众格调”
三蒲风的“抗日救亡诗”

第十一章七月诗派:在战争中诞生,在流亡中形成
一胡风与“七月诗派”
二“主观精神”对生活的审美“突进”
三“七月”的诗人们

第十二章晋察冀诗群:战争的歌者和时代的鼓手
一一个战斗的诗歌群体
二对原生态生活的白描
三田间:“时代的鼓手”

第十三章“新民歌体”:民族文化的创造性回归
一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旗帜下
二用改造的“旧瓶”装时代的“新酒”
三精品导读:《王贵与李香香》、《漳水河》

第十四章“九叶诗派”:新诗大树上的九片叶子
一“九叶诗派”的来龙去脉
二共同的美学核心: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三新诗“大树”上的“九片叶子”

第十五章台湾“现代派”:新诗西化的一支劲旅
一《现代诗》与“现代派”
二羊令野、郑愁予、方思、林冷的诗
三纪弦:台湾“现代派”的一面旗帜

第十六章“蓝星”诗群:一个流派的自由创作精神
一“星空无限蓝”
二覃子豪、余光中:划过诗宇的两颗蓝色巨星
三蓝色星群:罗门、蓉子、周梦蝶、杨牧、夏菁、复虹等人

第十七章“创世纪”诗派:军营中的缪斯群
一几起几落“创世纪”
二“三驾马车”:张默、洛夫、痖弦的诗歌创作
三《创世纪》的其他诗人

第十八章“葡萄园”诗社:回归民族的先声
一“建设中国的新诗”的呼唤
二文晓村:“葡萄园”的灵魂与旗手
三“葡萄园”中的精灵

第十九章“笠”诗社:一个维护乡土精神的家园
一三代同堂共一社
二“笠”社第一代:桓夫、詹冰、陈秀喜、林亨泰、巫永福、吴瀛涛等人的诗
三“笠”社第二代:白荻、杜国清、赵天仪、李魁贤、非马、许达然等人的诗

第二十章台湾后生代:容纳百川的“乡土诗”大潮
一五彩缤纷:台湾20世纪70年代诗坛现象
二“新生代”诗群:吴晟、罗青、向阳、施善继、罗焕章、张香华、朵思的诗

第二十一章“朦胧”诗派:叛经逆道的诗群
一“朦胧诗”产生的社会基础及“三崛起”的理论文章
二人性·自我形象·通感·暗喻
三“今天”旗帜下的五位主力

第二十二章“新边塞诗”派:大漠风度和大漠气派
一“新边塞诗”的含义
二审美的崇高感:丰富而深厚的艺术风格
三周涛、杨牧、章德益、林染等人的诗

第二十三章“新生代”诗群:分散的聚合体
一“新生代”诗潮及其部分诗歌团体
二“新生代”诗潮的总体审美倾向
三于坚:个性化写作的顽强者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