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学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93年,1994-2003年,2004年至今。第一阶段的主体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当时的思想解放思潮,经济学家特别是一批年轻经济学家,开始摆脱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说教,关注中国现实问题,积极参与中国的改革实践,并为此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在这个阶段,西方现代经济学开始引入,一些主要大学的研究生项目也开始教授中级现代经济学理论,但是就研究而言,现代经济学的应用非常有限。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系统地引进现代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体系。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之外,各主要大学的现代经济学教育开始形成体系;另一方面,经济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使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分析工具从事研究工作。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CCER)于1994年成立。这个中心由6位海归学者发起,200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和智库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20世纪90年代,CCER致力于引进现代经济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后又于2001年出版《经济学(季刊)》杂志,引导规范的经济学研究。进入第三阶段之后,海归学者大量增加,海外博士毕业生回国工作成为一件平常事情。与此相呼应,各大经济学院(研究机构)开始引进严格的“非升即走”的长聘制度,学术发表的重要性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这大大刺激了经济学者发表论文的动机,经济学研究进入一个繁荣时期。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