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路非洲:铁轨上的中国记忆
  • 寻路非洲:铁轨上的中国记忆
  • 寻路非洲:铁轨上的中国记忆
  • 寻路非洲:铁轨上的中国记忆
  • 寻路非洲:铁轨上的中国记忆
  • 寻路非洲:铁轨上的中国记忆
  • 寻路非洲:铁轨上的中国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路非洲:铁轨上的中国记忆

5 1.3折 39 九品

库存2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晓晨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3-1(0.35)

上书时间2024-05-22

墨泉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晓晨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30523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0页
  • 字数 1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火车的到来扰破了村子的宁静,村落里的黑人小孩赤着脚,大一点的小孩背着小小孩,他们伸出小手,笑着闹着跟着火车跑,希望乘客能扔下一点什么。这就是了,中国人留给非洲的礼物——坦赞铁路,半个世纪的岁月摩挲已让它充满故事。
  1970年,经济刚刚恢复的中国拿出10亿人民币,动员5万余人深入非洲腹地,帮助坦赞两国修建一条横穿非洲的铁路。没膝的淤泥、四五米高的荒草、猛烈的暴雨、险恶的裂谷、疟疾、肝炎、霍乱,许多援建的中国人再也没能回来。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中非人民用汗水和生命完成了铁路的修建。
  落成后的铁路一度充满生机,城镇像被吸住一样,不断向铁路靠拢,成吨的铜矿顺着它得以外运。在非洲人的眼里,它是一条向他们输送着商机和就业机会的血管。然而,40多年过去了,这条铁路如今却因为经营不善变得伤痕累累,许多荒唐的现状甚至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程度。沿线的百姓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沿着它穿越非洲一路上,会有怎样的奇闻异事?会看到怎样的非洲?
  一条铁路,一部历史。铁路、纺织厂、农场,沿线的三个故事串联起这条铁路的古往今来。跟着作者的镜头与文字一路穿越非洲,与那些不同国籍、肤色、年龄的人相遇,你会感动,会欢笑,会不忍。

【作者简介】

  陈晓晨,1984年出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第一财经日报》资深国际记者,现任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助理。有过多年国际报道和研究经历,另著有《美国大转向:美国如何迈向下一个十年》。
  业余撰稿人,职业吃货。热爱旅行,热爱各国美食。2011年起开始非洲之旅,沿着坦赞铁路穿越非洲,与沿线的当地人一同吃住、劳作。回国过将坦赞见闻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反响热烈,连载10周。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自序

 


 

第一篇坦赞铁路:过去·现在·未来 

 

印象

 

上路

 

受伤的铁路

 

“靠铁路、吃铁路”的沿线百姓

 

寻觅中国身影

 

终点,也是起点

 

十字路口

 

尾声

 

 

 

第二篇一家中非合资样板企业的兴衰

 

友谊

 

改制

 

困境

 

技改

 

官司

 

对立

 

饭碗

 

高墙

 

尾声

 

 

 

第三篇耕耘非洲:坦桑尼亚中国剑麻农场的真实故事

 

剑麻王国

 

坦赞铁路与农场

 

筚路蓝缕

 

6个人管理1000人

 

水土与人和

 

磨合

 

扶贫,盈利,还是战略?

 

尾声

 

 

附录

 

旅行花絮及照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