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杂高层结构非线性抗震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复杂高层结构非线性抗震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37.44 6.5折 58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西青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3.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滕军,李祚华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93929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1331210

上书时间2024-10-13

评价13198好评率 99.83%

  • 物流很快 1016
  • 发货速度快 987
  • 品相不错 973
  • 包装仔细 941
  • 非常满意 835
  • 价格实惠 728
  • 值得信赖 722
  • 服务态度好 671
  • 物超所值 618
  • 品相超预期 572
  • 包装简陋 4
  • 品相未达预期 4
  • 有小瑕疵 4
  • 书质量太差 4
  • 描述严重不符 4
  • 服务态度差 4
  • 包装损坏 3
  • 影响阅读 3
  • 联系不到卖家 3
  • 书质量还好 2
  • 物流有点慢 2
  • 没收到货 2
  • 价格有点贵 1
  • 物流太差 1
查看全部评价

果然是好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章绪论
1.1高层结构抗震性能非线性分析模型及方法
1.1.1结构在应力一应变层次的细致化分析
1.1.2ABAQUS/Explicit及其二次开发
1.1.3有限元刚度法结构非线性分析存在的问题
1.1.4基于GPU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的发展趋势
1.2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评价方法
1.2.1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整体稳定的地震失效评价方法
1.2.2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构件损伤的地震失效评价方法
1.3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模式控制技术
1.4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第2章ABAQUS/VUMAT二次开发技术
2.1概述
2.2空间梁柱基本力学模型简述
2.3VUMAT的开发要点
2.4VUMAT的应用技术要点
2.5VUMAT的数值算例
第3章ABAQUS/VUEL二次开发技术
3.1概述
3.2显式动力算法与VUEL用户子程序
3.3空间梁柱有限单元模型
3.4VUEL子程序关键数据的生成
3.4.1单元集中质量矩阵定义
3.4.2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结点内力定义
3.4.3坐标转换
3.4.4稳定时间步长选取
3.5单元截面内力和截面刚度的截面纤维积分
3.6纤维束的单轴本构模型
3.7VUEL子程序的算法流程
3.8VUEL的数值算例
第4章基于变形增量EEP超收敛计算的弹塑性梁分析
4.1概述
4.2梁问题的常规有限元解
4.3梁问题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4.4变形增量EEP超收敛计算的弹塑性梁分析
4.4.1梁问题的EEP超收敛解
4.4.2弹塑性分析中的EEP超收敛解
4.4.3变形增量EEP超收敛计算的弹塑性分析
4.5恢复力模型的选取
4.6数值算例
4.6.1单调加载算例
4.6.2往复加载算例
第5章基于变形增量EEP超收敛计算的复杂结构弹塑性分析
5.1概述
5.2空间梁柱模型
5.3梁问题的常规有限元解
5.4空间梁柱单元的EEP超收敛法
5.5基于变形增量超收敛计算的梁柱精细化弹塑性分析
5.5.1梁柱构件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一般过程
5.5.2内力-变形增量的EEP超收敛计算
5.5.3基于内力-变形增量EEP超收敛计算的弹塑性分析
5.6ABAQUS前处理二次开发
5.6.1快速建模技术
5.6.2网格划分和优化技术
5.6.3构件精确配筋程序
5.7ABAQUS后处理二次开发
5.7.1ABAQUS/CAEGUI程序开发
5.7.2层间位移角插件
5.7.3结构损伤快速评价插件
5.8数值算例
5.8.1算例1:空间梁柱弹塑性分析
5.8.2算例2:复杂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
第6章基于CPU-GPU异构平台的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
6.1概述
6.2CPU-GPU异构平台设计
6.3CPU-GPU异构平台上的分析模型
6.3.1梁柱分析模型(纤维模型)
6.3.2楼板剪力墙分析模型(分层壳模型)
6.4基于GPU的结构弹塑性分析并行化策略
6.4.1计算数据与线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6.4.2基于GPU的线性方程组求解器
6.4.3方程组迭代的EBE处理技术
6.4.4并行程序设计框架
6.5数值算例
6.5.1算例1:框架结构反复荷载下的试验模拟
6.5.2算例2: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模拟
6.5.3算例3:高层框架一核心筒弹塑性时程分析实例
第7章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整体稳定的失效评价方法
7.1概述
7.2高层建筑结构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分析
7.2.1等效抗侧刚度
7.2.2重力二阶效应对结构的影响
7.3基于整体稳定性的失效临界状态分析
7.3.1瞬时等效刚重比
7.3.2基于瞬时等效刚重比退化的失效判别方法
7.3.3失效判别方法的数值验证
7.4失效判别方法的试验验证
7.4.1子结构试验验证
7.4.2框架一核心筒结构试验验证
第8章基于材料损伤的竖向构件失效评价
8.1概述
8.2墙肢的失效研究
8.2.1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8.2.2失效模式分类及失效演化过程描述
8.2.3失效演化过程各阶段的损伤指标标定
8.2.4失效演化过程各阶段内的损伤指标计算
8.3RC柱的失效研究
8.3.1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8.3.2失效模式分类及失效演化过程描述
8.3.3失效演化过程各阶段损伤指标标定
8.3.4失效演化过程各阶段内的损伤指标计算
第9章基于材料损伤的RC梁构件失效评价
9.1概述
9.2连梁的失效研究
9.2.1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9.2.2失效模式分类及失效演化过程
9.2.3失效过程各阶段的损伤指标标定
9.2.4失效演化过程各阶段内的损伤指标计算
9.3框架梁的失效研究
9.3.1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9.3.2失效模式分类及失效演化过程描述
9.3.3失效演化过程各阶段损伤指标标定
9.3.4失效演化过程各阶段内的损伤指标计算
0章基于构件损伤的结构整体大震失效描述
10.1概述
10.2各类型构件失效过程的损伤模型
10.3构件整体失效演化过程分析
10.3.1构件到整体损伤信息表征系数的确定
10.3.2构件整体失效演化过程描述
10.4结构整体的失效演化过程
10.4.1构件损伤传递系数及结构整体失效演化的损伤分析
10.4.2结构整体损伤程度及损伤传递系数的确定
10.4.3结构整体大震失效评价
10.4.4结构大震失效描述流程
10.5高层建筑结构大震失效描述的工程应用
10.5.1工程概况
10.5.2构件整体失效演化过程
10.5.3结构整体失效演化过程
1章高层建筑结构大震失效模式控制技术
11.1引言
11.2新型附着式连梁钢板阻尼器
11.2.1连梁阻尼器的设计方法
11.2.2连梁阻尼器的性能指标试验研究
11.2.3连梁阻尼器的结构地震模拟试验与仿真研究
11.3实施内嵌式连梁钢板阻尼器复合连梁设计方法及分析
11.3.1内嵌式连梁钢板阻尼器复合连梁设计方法
11.3.2内嵌式连梁钢板阻尼器复合连梁破坏模式
11.3.3内嵌式连梁钢板阻尼器复合连梁性能分析
11.3.4结构地震作用耗能分析
2章斜交网格筒受力特点分析
12.1概述
12.2斜交网格筒受力特点
12.2.1分析模型
12.2.2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12.2.3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12.2.4环梁与斜柱连接形式的影响
12.2.5非节点层环梁对斜柱受力的影响
12.3侧向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12.3.1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12.3.2主要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章斜交网格筒-核心筒协同工作性能分析
13.1概述
13.2协同工作机理分析
13.2.1基本假定及方程
13.2.2均布侧向荷载作用
13.2.3三角形侧向荷载作用
13.2.4顶部集中侧向荷载作用
13.2.5结构算例
13.3体系协同工作性能
13.3.1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3.3.2协同工作性能分析
13.4斜交网格筒网格形式探讨
13.4.1刚度及经济性分析
13.4.2网格形式评价指标探讨
13.4.3网格形式优选分析
4章斜交网格筒-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4.1概述
14.2分析模型及方法
14.2.1模型介绍
14.2.2分析方法
14.3体系塑性发展过程
14.3.1构件屈服顺序
14.3.2斜交网格筒失效路径
14.3.3斜交网格筒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14.4内外筒内力分配特点
14.5体系刚度发展过程
14.6体系抗震概念
14.6.1构件塑性耗能分配特点
14.6.2抗侧刚度关键构件
14.6.3塑性耗能关键构件
14.6.4抗震概念探讨
14.7斜交网格筒-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试验验证
14.7.1试验概况
14.7.2试验过程及现象
14.7.3试验数据分析
14.8高层斜交网格筒体系抗震研究的工程应用
14.8.1工程概况
14.8.2分析模型
14.8.3结构大震性能分析
14.8.4结论和建议
5章体系失效模式优选及其控制指标
15.1引言
15.2体系失效模式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15.2.1核心筒整体系数α
15.2.2等效刚度比γ
15.2.3算例参数
15.3体系失效模式分析
15.3.1系列1算例分析(变化α固定γ)
15.3.2系列2算例分析(变化γ固定α)
15.3.3系列3算例分析(同时变化α和γ)
15.4体系失效模式优选
15.5体系大震失效控制指标
15.5.1指标类型探讨
15.5.2斜交网格筒抗侧力退化点性能指标
15.5.3参数ζ取值分析
15.5.4体系失效控制指标分析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总结了复杂高层结构非线性抗震性能分析、评价、控制及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在快速建模、前后处理、ABAQUS核心技术开发和GPU异构平台搭建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复杂高层结构非线性高效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复杂高层结构抗震性能量化评价体系和大震失效模式控制技术的近期新成果;介绍了超高建筑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的力学机理、刚度形成机制和失效特性,系统论述了复杂高层结构基于很优失效模式的大震非线性设计理论和方法。以具体工程问题为例,详细介绍了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过程和效果。本书系统地介绍作者近期新研究成果,适合结构工程、地震工程、防灾减灾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研究生阅读,也适合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