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为道 关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诗歌为道 关于"打工诗人"的社会学研究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极速发货,假一罚十,可开电子发票,请放心购买。

63.43 5.9折 108 全新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54789

出版时间2019-1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201995296

上书时间2024-10-12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畅,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2006年于日本神户大学获博士学位,自2009年起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

目录
绪论
章  文学活动中的应对之道与自我建构
一  文学:作为应对之道
二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个人
三  农民工群体的结构性处境与应对方式
四  农民工群体的自我表达与打工文学
第二章  作为表达空间的成立:打工文学的兴起
一  政府的推动:周敬江与打工文学
二  市场的支撑:张信宽与《江门文艺》
三  打工者诗歌写作的发生
第三章  其人其诗
一  其人:对打工诗人的个案调查
二  其诗:对诗歌文本的考察方法
第四章  适应型态度:安所遂生
一  个案白描:以文学提升自我
二  适应的各种形态
三  适应型打工诗歌:希望在未来
四  适应型态度的自我建构:成长性自我
第五章  批判型态度:据理求变
一  批判型态度的境遇认知
二  批判型态度的诗歌写作:强化自我与改变境遇
三  批判型打工诗歌:质疑与抗议
四  批判型态度的自我建构:伦理性自我
第六章  创造型态度:独辟蹊径
一  新工人艺术团的文化行动
二  谢敏恒:以文学内刊推行文化主张
三  邓拓宁:在城乡之间寻求自我价值
四  创造型打工诗歌:新路的描绘与行走
五  创造型态度的自我建构:本真性自我
第七章  打工诗人文学活动中的自我建构
一  上升流动中的自我建构
二  从“小我”到“大我”的扩展
三  文学中的社会行动与自我重构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本研究通过打工诗人的诗歌创作活动,分析其面对自身结构性处境的方式,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变动中个体自我建构的形态及其参与塑造社会秩序的方式,并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文学写作活动的意义。(一)关于个体面对结构性处境的对应之道,考察了适应型、批判型、创造型三种态度,分析它们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来源,通过文学活动探索个体与结构性位置之间的张力,也呈现了个体面对社会变动时如何从“文化地层”中获取精神资源进行自我重构。本研究从个人内在文化体验的角度理解个体面对结构性处境的方式,通过打工诗人及其诗歌作品对自我、群体、生活方式的反思,探讨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探索与价值建构。(二)关于自我的形态,打工诗人身上呈现追求成长的自我、重视人性的自我、注重本真性的自我这三种个人主义的特点,对以往研究认为当代中国社会个人主义的兴起以唯我、私欲、无公德等功利型个人主义为主的观点,构成重要补充。此外,本研究通过诗歌写作提出用以表述内心精神世界的“诗性自我”,是探索日常互动中“看不见的自我”的尝试。其中包涵具有完整性和积累性等特点的人性观念与生活伦理观念,构成审视与反思社会生活的重要尺度,这是基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对波兰尼观点的进一步探讨。(三)本研究分析了文学活动的社会学含义,提出文学写作是经由反思自身结构性处境而参与塑造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项“文化行动”,打工诗人是对中国现代性进行话语介入的文化行动者,其打工诗歌的写作实际也促进了农民工群体社会境遇的改善。在文学传统悠久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对文学活动进行研究既有必要,也为理解个体如何塑造“形成中的社会”带来启发。在方法上,本研究重视对本土思想资源的利用,试图将传统思想资源、当代世界学术积累与当下社会现实关联起来,有较强的本土化意识和话语主体性意识。此外,本研究在制度、政策、权利等维度之外,关注农民工群体较为个性化的活动及其意义,丰富了关于农民工群体的研究;从文学的角度切入,探索了与主流社会学书写不甚相同的另一种可能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