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阐释学年鉴(2022年)》 978752282861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阐释学年鉴(2022年)》 9787522828619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253.13 6.4折 398 全新

库存8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开举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

ISBN9787522828619

出版时间2023-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14773175

上书时间2024-07-01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开举,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授,研究方向:文化研究、文化哲学、翻译。已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期刊如《哲学研究》等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编教材四部,主持学术文献外译四部。曾从事专业口笔译、英语各科教学实践、长期从事过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先后承担校、省部级项目多项。是广东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专家、中国语用学会常务理事、中美比较文学文化研究会会员、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会员、广东省湖北恩施商会高级顾问。在文化哲学、阐释学等方面做过较多的研究。研究方向:文化研究、文化哲学、阐释学。



目录

第一部分学术成果

哲学阐释学/3

公共阐释论 张江/3

从话语到概念:作为哲学的诠释学的使命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文 陈莹/译,王宏健/校/28

理解、阐释与阐释的本质——兼论强制阐释 傅永军/39

“应用解释学”之“应用”

——以伽达默尔的“大学理念”为例 何卫平/54

摘要收录/69

文学阐释学/149

论文学阐释学之学理特征及功能 李春青/149

生命与意义:论狄尔泰的“体验”概念与间在解释学 金惠敏/164

“强制阐释”的逻辑辩误

——兼论“中国阐释学的建构”路径 谷鹏飞/181

艺术活动的理解维度与诠释学辩证法 李建盛/194

摘要收录/206

译介阐释学/241

翻译符号学视域下符号阐释的意指秩序 潘琳琳/24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经典价值跨文化翻译阐释

——以黄必康仿词全译本为例 吕世生 汤琦/250

翻译规范本源性概念的中国诠释 喻旭东 傅敬民/261

知识翻译学的知识论阐释 李瑞林/271

摘要收录/285

法学阐释学/296

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自动化决策解释义务研究 何新新 徐澜波/296

据法阐释及意义探究 陈金钊/307

论商标使用概念及其立法定义的解释 殷少平/325

民商事审判中“常理”的运用

——法理阐释、案例考察与规则设定 董淳锷/342

刑民交叉案件中的证据使用问题

—以刑事言词笔录为中心的阐释 亢晶晶/368

印证原理的知识论诠释:理论纠偏与认知重构 周慕涵/388

摘要收录/411

第二部分学术动态

大事记/465

著作出版/486



内容摘要

阐释是公共的。阐释在公共空间中展开。阐释的生成,以普遍的公共性要素为前提为当代公共理性所规引。阐释的公共性,决定了阐释的有效性。有效性阐释未必是真理。自觉冲破公共理性期待,无限靠近真理性认知,是阐释的最高境界。如此判断及相关命题,涉及阐释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即如何理解、定义、认知阐释,阐释的实践行为如何展开,阐释是否有效的衡定标准,阐释的创造性意义。本文试图回答:阐释何以公共;阐释的公共性如何实现;阐释学意义的公共空间、公共理性如何界定;如何坚持阐释自觉,提升阐释水准。

一阐释在公共空间展开

闸释是公共的。此命题的首要意义是,闸释为公共空间中的相互理解与交流,而非私人空间的个体理解与自言。公共空间为阐释提供可能,阐释巩固和扩大公共空间。束缚于私人领地,意识主体可生成和推进自成一体的理性与非理性活动,但无公共意义,无闸释可言。闸释的公共空间,本有自在的诸多特征,保障阐释的正当展开与完成,保证私人话语提升为公共闸释。此为确证闸释公共性的第一要义。公共空间及其基本特性的存在,以及对阐释生成与传播的决定性作用,使阐释的公共化成为可能。所谓公共空间,前人多有论述,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在阐释学的建构意义上,我们集中考察承载普遍精神行为的特殊空间,可称为“闸释空间”,区别于一般指称的公共空间。

(一)阐释空间的存在形态

闸释空间是一般公共空间的重要呈现。阐释空间的定义是,由人们的共同话语诉求表达而自觉结构的精神空间。共同话语为公共意;精神空间为形态意;自觉结构实现公共与形态的自然星现。由此,阐释空间区别于一般的公共空间。公共是人类存在的重要形式。公共形态的具体祥式,大致可分为物理形态与精神形态两种形式。共同物质需求,通过各种物态空间中的实际活动寻求满足;共同精神需求,通过各种精神形态空间中的话语交流寻求满足。物理形态的公共空间可以是多样的,诸如商店、车站、机场,以至公园、广场,等等。有特定需求的人们进人此类场所或场地,通过现实活动实现物质满足。精神形态的公共空间也可以是多样的,诸如各类媒体与出版物,以及大到各种社会组织,小到私人举办的趣味沙龙、各种主题的学术会议,等等。它们虽然不能离开物态空间的载体,但有特别需求的人,为寻求满足而进入空间,以在场或不在场的讨论、对话、交流等话语方式,满足精神需求。此类精神形态的公共空间,以话语及话语交流,即公共性阐释为主要形式而存在,可统称为闸释空间。物态空间与精神空间有别。从公共意义上说,进人公共物态场所的独立主体,虽然可以获得物质满足,但未必构成实际的公共关系。进人公共精神空间,即阐释空间的意识主体,虽然未必获得精神满足,但一定构成多方对应的公共关系,生产公共观念。其实现过程是,进人闸释空间的独立意识主体、同类质的精神共同体、各类不同形式的意识客观化载休,以其独有的思想观念与意志情感大范围地向外展开,并以相互之间的抵抗,博弈、交融,获取不断扩大的观念共识与情感共鸣,生产新的可靠知识,推进人类精……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集中了2022年1月-12月国内学术界的阐释学研究成果。年鉴分为学术成果和学术动态两大部分。学术成果部分有哲学阐释学、文学阐释学、译介阐释学、法学阐释学四个主体栏目。学术动态部分分为大事记和著作出版两个部分。学术动态主要收录了2022年度国内外与阐释学相关的学术活动。著作出版主要收录2022年度出版的阐释学相关学术书籍信息。《阐释学年鉴(2022)》将是阐释学领域的专业性学术资料,为阐释学研究提供一个权威的平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