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接群际接触改善群体态度研究 978755630763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间接群际接触改善群体态度研究 9787556307630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31.62 4.7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艾娟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6307630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360251

上书时间2024-06-29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艾娟,博士,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主持完成***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等;著有《心理学视域的集体记忆研究》一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社会对精神特殊群体的态度
  第一节  精神特殊群体面对的社会偏见
  第二节  精神疾病知识、污名感知以及疾病态度调查
  第三节  群体污名化与社会距离
  第四节  对自闭症群体的社会态度测量
  第五节  可控性认知与志愿服务的关系
  结语
第二章  间接群际接触简述
  第一节  直接接触的理论、研究与转向
  第二节  扩展接触
  第三节  想象接触
  第四节  替代性接触
  第五节  启发与展望
  结语
第三章  扩展接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扩展接触:理论观点与过程机制
  第二节  内群体肯定对扩展接触效应的影响
  第三节  情绪在扩展接触效应中的变化
  第四节  替代性表露在扩展接触效应中的作用
  第五节  内群体压力对扩展接触效应的影响
  第六节  观点采择对扩展接触效应的影响
  第七节  伪善在扩展接触效应中的作用
  第八节  去个体化扩展接触效应
  结语
第四章  想象接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想象接触的理论、观点与研究
  第二节  想象接触的内容改善内隐偏见
  第三节  想象接触的自我卷入度改善交往意愿
  第四节  想象接触的频率改善内隐偏见
  第五节  观点采择在想象接触效应中的作用
  结语
第五章  替代性接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替代性接触的理论、研究与机制
  第二节  替代性接触改善群际社会距离
  第三节  低人化偏见的情感建构与思考
  第四节  替代性接触改善低人化偏见
  第五节  不同群际接触改善群体态度的效果比较
  结语
第六章  实践价值与未来取向
  第一节  学术研究的发展空间与趋势
  第二节  社会现实中的干预应用与创新
  结语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社会对精神特殊群体的态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早已经是不争的社会共识与社会事实。个体并非是没有任何群体身份地生活在社会中,相反,每个人身上都同时拥有很多群体身份。这些群体身份标签有的是与生俱来、自然存在的,比如性别、种族、民族、国家等身份标识;而有些群体身份标签则可能是日后在生活过程中被赋予的,比如加人的政党群体、从事的职业群体而获得身份标识,或者当出现心理不健康的情况时,个体也会被划分到新的群体范畴中并被赋予新的群体标签。社会发展习惯于将不同的个体按照社会类别归进不同的群体中,伴随产生的是内群体与外群体的区分,虽然内外群体的建构体现了个体或者群体在自身身份与归属建构方面较强的能动性以及排斥性(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07),但内外群体的划分也由此导致了不同的群体认知以及明显的群体偏见。

在此,我们希望关注一种新的群体——精神特殊群体,或者称为心理特殊群体。严格来讲,精神特殊群体并非是当下社会的独特产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精神)健康问题愈发关注,逐渐重视心理或者精神存在的问题,精神特殊群体才逐渐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并成为很多学术研究的对象。相比社会中更广泛的精神健康群体而言,精神特殊群体就被视为外群体而存在。群体的内外之分一旦形成,群体的异同也会明显,在心理学的视角下,群体之间的通常是通过建构偏见得以实现。而与偏见相连的是厌恶、恐惧、轻视、愤怒等诸多负性情感以及社会回避、疏离甚至拒绝等消极行为表现。因此,哪里存在偏见,哪里就应该采取行动积极应对偏见,消极的群体偏见、僵硬的群体关系一直都是学术研究与社会治理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那么,哪些人员构成了精神特殊群体呢?精神特殊群体有怎样的特点呢?确切地说,精神特殊群体旨在对那些存在或者曾经存在心理问题、更严重的是存在精神问题的个体组成的。在这里,采用精神特殊群体这一称谓,目的不仅仅在于用特殊来指代一个新的群体,更重要的是,想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消极偏见。因为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会使用精神残疾群体或者心理疾病群体的称谓,我们认为,这样的群体称谓本身就自带偏见性倾向,往往会导致人们对这一群体有更偏颇的消极认知,在人们普遍存在着对于这些群体的消极认知基础上,使用残障疾病很可能会不自觉地强化这些不良认知。

……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部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专著。全书主要借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以间接群际接触为主题展开全面的研究,全面检验和探讨了间接群际接触的积极效应,明晰如何通过间接群际接触改善社会对精神特殊群体的态度,阐述多种因素对间接群际接触效应的重要影响作用,为构建和谐的群际关系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本书重点讨论了间接群际接触,对改善群际偏见的作用。作者认为,改善群际偏见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间接群际接触在改善群体态度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优势,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非面对面的群际接触方式,不需要接触双方的实际互动,借助群际友谊关系、或者想象中的群际交往、或者观看替代性的群际互动,都可以对改善群体态度产生积极的效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