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97875670296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9787567029613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45.61 4.7折 98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扬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7029613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1459351

上书时间2024-06-29

果然是好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李扬 纪玉洪 张建军

 第一部分 生活习俗调查

 一次“挣钱”的田野:跟着豫东Y村已婚妇女去浙江采茶叶/韩雪春

 六堡茶:六堡人的防疫利器/苏娟

 慢慢品一口好茶/张雨蕾

 妙峰山庙会中的食物/李嫣然

 畲族的豆腐娘/张博

 “汾州八大碗”:传统饮食的时代演化/贾敏

 作为商品和景观的“年馍”民俗文化表达/高子涵

 “新”“旧”并存的春节习俗/武静静

 云南元江县普力冲的彝族年/白姝婉

 达州“元九登高”节俗探源/张瑞娇

 在松阳,体知自然也是体知自己/胡潇

 同样的端午,不同的节俗:一个满族村庄的田野小记/朱妍

 台州“送大暑船”习俗记/尹艳艳

 灶上梁间的悲欢离合:湖南沅陵瓦乡人的哭嫁习俗/石甜

 景颇族的过草桥习俗/杨直布

 黎族家庭婚俗调查小记/罗岚

 一个城边村的婚育观念变迁历程/崔丛聪

 在异乡与故乡之间:珠三角地区打工者诞育礼俗调查/王玉冰

 云南盘溪育儿称谓“狗”之习俗/韦观保

 一个村庄的生育故事/胡佩佩

 基层村干部在丧礼中的新身份/冯文一

 傣族发式:优雅与美丽并存/玉燕

 跨越千年的田野寻访/赖婷

 热爱生活:人生仪礼之挂旗/张丽丽

 从阅读文本到体验事件:山西洪洞接亲活动随笔/李云丽

 乡关何处去:关于晋南赵雄村“过36”礼俗的考察/叶玮琪

 第二部分 地域社会调查

 村落变迁中的运河记忆:北京通州新建村调查笔记/程浩芯

 小人物的大故事/魏甜甜

 寻乡/郑昊源

 金鸡岭公墓:一座“传统的”现代公墓/孙宇飞

 卷轴里的村庄:济南历城区鲍山街道路家村田野随笔/石鸿

 干渴的村庄:泰安市“二起楼村”田野调查记/罗瑞霞

 当代社会的古村落:初访井塘古村/李泽鑫

 我在家里做田野:“隐去的”土陶/魏娜

 被铁路包围的村庄:河南省石洼村田野随笔/王淑慧

 挂“错”的香火/周波

 古镇开发的喜与忧/陈趣联

 在人间:菜市场调查小记/周争艳

 当代民俗体育的生命经验:扁担上的下洛村/李翠含

 “我们”的转变与镜头的“转向”:宁明花山岩画调查/刘洁洁

 “中华卯”:走进荔波水利大寨/王新宇

 丰盛古镇田野行/西萍

 岩鱼村的“红黑榜”乡村治理模式/徐斌

 以其人之礼,报其人之恩/田晶

 在熟悉的田野上做陌生的调查/邓芝

 雨中情漫基诺山/谢红萍

 再思非遗视阈下的“地方主位视角”/杨慧玲

 寻找废墟里的杨大人/张月琴

 记忆中的“西和春官”调查/马向阳

 田野是知识的“试验场”: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田野调查随笔/韩宜铮

 第三部分 口头传统·民间艺术调查

 难识之图,何以叙事?/孟令法

 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述/刘艳超

 壮族村寨中“活着”的神话:云南省西畴县“女子太阳节”调查/郭星

 先有风景,还是先有故事?/关静

 隐秘的田野:寻踪诸城“梁祝”传说/孙金童

 楚雄州禄丰县龙木耳村的彝族石头传说/张译匀

 从“村落”到“网络”:大理南庄村白族大本曲调查记/杨识余

 歌鼟:来自大山深处的苗寨余响/冯妹婷

 黑色的锦鱼:访壮族布傣群落天琴姑娘/潘秀波

 乌装琴鸣,骆越人歌/陆慧玲

 何去何从:吕剧庄户剧团的现状与隐忧/杨珊

 从网络到乡间:看一场海南临高人偶戏/张越

 说起花灯你会想到什么/向芩杉

 传承的失落与希望:青岛胶州秧歌实地调研纪事/高虹 周娉 牛鲁燕

 武强年画博物馆:“为明天收藏今天”/朱婧薇

 “手艺人”与传统技艺的现代命运/季萌萌

 从开门见山到循序渐进/朱家钰

 田野里面“迎着光”/刘 莉

 行在路上,学在道上/胡春梅

 一针一线的民族技艺:乳源瑶绣田野小记/吴娜

 技艺与记忆:访青岛市港东村船模型制作老人/樊晶晶

 传统刀具的现代际遇:保安腰刀的变迁及传承调查/王婷婷

 牛家铸钟:传统技艺的前途/师晓节

 重拾传统与见证时代:涞源县的田野考察与农具征集工作/钱潇克

 田野的AB面/刘梦颖

 初访喀左/李泽鑫

 第四部分 田野实践省思

 田野伦理:是枷锁还是翅膀?/朱婧薇

 带着“亲情”去田野/孟令法

 跟最熟悉的人做田野:迈过重重关/程瑶

 像亲人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毛晓帅

 亲疏风波:田野中的情感互动反思/陈思

 初入田野的喜悦与忧伤/张丽丽

 漂在青藏边界上的选题与自我/袁晓倩

 敞开的田野:一个田野作业者的自白/王琴

 忧郁的田野/赵斯羽

 “故事”与“真实”/孙瑶琦

 文献与田野的“双跨”训练/毕传龙

 民俗学虚拟田野的特点与反思/李娟

 脚步丈量出来的地图/王新艳

 关于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的思考/贺少雅

 田野调查技巧之我见/姬海南

 田野几多思/余玮

 两次田野调查的实践与反思/牛鲁燕

 从“走近田野”到“走进田野”/贾浩

 田野中的“距离”/张毅

 田野无定法,“运气”为上/崔若男

 偶遇的“田野”/李悦

 让你的身体熟悉这片土地/张多

 回望田野/王学义

 初入田野记之寻找养蜂人/李晓宁

 ……

内容摘要
一次挣钱的田野:

跟着豫东Y村已婚妇女去浙江采茶叶

韩雪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20206~8月、20211~2月,我先后3次回到豫东Y村做博士论文的预调查与正式调查,主要访谈村里每年季节性前往外地通过采棉花挣得一定收人的已婚妇女。但每日在村内辛苦寻访,所结识的多是年纪较长的采棉女工,她们或因为年事已高不再外出,或因为儿女长大而选择了常年性的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几位年轻的采棉女工,但她们对我的戒备心很重,即使我再三努力,深入的访谈仍难以进行。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必须寻找进入更深层田野的契机,以改变田野调查始终在外围打转的尴尬局面。而这一契机的发现与Y村已婚妇女所参与的季节性农业务工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季节性农业务工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Y村地处豫东平原,曾属黄泛区,因气候与地势等多因素的影响而时常受到水、旱、涝等自然灾害侵袭。该村民众世代以耕种土地为生,当他们在家乡难以维持家庭生计而不得不外出谋生时,多是选择季节性地到外地租种他人田地、自己垦荒耕种或做农业雇工。这一悠久的季节性农业流动传统一直延续到当下,Y村已婚妇女在生活环境变迁的背景下,积极利用当地传统,逐渐发展了季节性农业务工体系。在Y村,每年秋季都有妇女自行结伴或在某位组织者的带领下去外地采棉花,这一季节性集体务工约起于20世纪末、兴于21世纪前10年。近10年,伴随

着各地经济作物种植业的规模化,她们又逐渐发展了清明节前去浙江、江苏或安徽采茶叶,5月份在相距50千米以内的其他县域刨大蒜以及6月底7月初去宁夏、甘肃或内蒙古采枸杞的务工去向。参与者多出生于20世纪50~70年代,偶见少数“80“9090%以上是已婚妇女。几乎每一位已婚妇女在其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有可能选择这些生计,在村里随便找65岁以下的已婚妇女攀谈,她们大多数曾经有做这些工作的经历,参与次数从一次到数次不等。

发现井抓住契机

如前所述,采茶叶与采棉花同属于季节性农业劳作,70%左右的采茶工曾经去新疆采过棉花,这意味着在采茶叶的过程当中我可以认识更多的采棉女工。采棉花与采茶叶一样是集体性劳作,已婚妇女们在其中的行为与互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选择亲自参与可以在成为她们的过程中与她们感同身受,进而可以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更为生动地呈现她们的身体经历与心理感受。最重要的是,采棉花是9月份,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等待9月份采棉季节的到来具有很大的风险,我需要尽可能地将田野调查做在前面,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而3~4月的采茶叶就是融人已婚妇女群体、结识潜在访谈对象、体会集体性劳作、开启后续田野更多可能性的绝佳契机。

确定了要和Y村已婚妇女同去采茶叶之后,我通过不同的途径联系了6~8

组织者并进行了简单的访谈,最终决定跟着较为年轻、相对善谈的组织者H同去

浙江安吉采茶叶,她组织了Y12名已婚妇女同去,近10人有去新疆采棉花的经历。妇女们去采茶叶的吃、住、交通均由茶农或者组织者负责,我跟着干活可以一并解决吃、住、交通的问题,而如果只是跟着不干活则需要与组织者、茶农等人协商这些问题,且协商不一定可以达到同去的目的,因此我决定与她们一起干活。出发前,日反复跟我强调,我得好好干活,不能影响别人,不能让老板知道我是去做调查的,不要和老板说那么多话。

田野中的煎熬与所得

开始时,同去的采茶工对我的态度更多的是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