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研究 978751617193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研究 9787516171936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42.04 6.5折 65 全新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申扶民 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71936

出版时间2015-1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1201286363

上书时间2024-05-27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一生态文化研究的时代背景
二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研究纲要
三广西西江水系图及说明
章劳作活动中的生态文化
节史前劳作活动与原始生态文化
一桂林甑皮岩文化遗址所反映的生态文化
二南宁地区顶蛳山文化遗址和大龙潭文化遗址所反映的生态文化
三史前时期的原始生态文化特征
第二节稻作活动与农耕生态文化
一从象耕鸟耘到精耕细作:农耕生态文化的变迁
二从畲田到梯田稻作:农耕生态智慧的日趋完善
三农耕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山林劳作与“靠山吃山”的森林生态文化
一绿色水库的破坏和重建:两种对立的“靠山吃山”生态文化
二杉海、林海的农林复合型山林耕作生态文化
三大瑶山“种树还山”与“吃山养山”的山林耕作生态文化
本章结语
第二章栖居环境中的生态文化
节居法自然的生态文化
一居法自然的村落环境
二居法自然的城市环境
第二节筑法自然的生态文化
一筑法自然的村落建筑
二筑法自然的城市建筑
第三节栖居生境的保护与营构
一村落栖居生境的保护与营构
二城市栖居生境的营构与保护
本章结语
第三章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文化
节从“百越杂处”到“华越杂居”:“多元一体”民族共同体及民族文化的建构
一百越考辨
二西瓯、骆越及其苗裔与外来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三“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的建构
第二节从“和揖百越”到“改土归流”:传统民族治理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多民族和谐共生社会生态文化的发展
一和揖百越:百越民族和谐共生社会生态文化的开创
二羁縻制度:民族自治社会生态文化的深化
三改土归流:传统民族自治社会生态文化的式微
第三节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治理政策的现代转型与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文化
一民族区域自治与政治生态
二民族区域自治与经济生态
三民族区域自治与文化生态
本章结语
第四章礼仪风俗中的生态文化
节始祖神灵的膜拜:图腾祭祀礼仪中的生态文化
一“人蛙同一”的蛙图腾:壮族始祖崇拜礼仪中的生态文化
二蛇图腾及其变体:趋利避害的生态文化建构
三其他图腾崇拜礼仪中的生态文化
第二节丰产之神的敬奉:生产活动礼俗中的生态文化
一土地祭仪中的生态文化
二祈雨礼仪中的生态文化
第三节族风民俗的传承:社会生活风俗中的生态文化
一社会组织习俗与社会生态
二婚恋习俗与社会生态
本章结语
第五章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文化
节文学艺术与依生中创生的生态文化
一自然并不完美
二人与自然的相互化生关系
三人对自然的创造
第二节文学艺术中依生与竞争相辅相成的生态文化
一人与自然的依生关系
二依生关系的分化
三人与自然的相互竞争
四社会中的竞争
第三节文学艺术中和谐自由的生态文化
一和谐自由生活的想象和追寻
二对爱情自由的诉求
三音乐中的生命自由表达
本章结语
第六章生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节生态文化的本土民族性
一顺应性
二实用性
三可持续性
第二节生态文化的“多元一体”民族性
一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创造
二对中原民族文化的接受和融汇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展现
第三节生态文化的时代性
一农业文明时代的持续发展
二工业文明时代的边缘化
三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
本章结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广西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多元自然生态环境与多元民族社会生态结构的结合,赋予了西江流域生态文化显著的民族性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融会贯通的多元生态文化不断与时推移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的民族性首先表现为世居民族的本土民族性。百越先民及其后裔世代繁衍生息于西江流域,与这一方水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生态纽带关系。《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化研究》对这一地区的文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