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分析师考试全程指导 978730220408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系统分析师考试全程指导 9787302204084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67.65 7.1折 95 全新

库存96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友生,王勇 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204084

出版时间200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5元

货号1202873151

上书时间2024-05-11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1

1.1 计算机组成与分类 1

1.1.1 计算机的组成 1

1.1.2 计算机的分类 2

1.2 多级存储器体系 3

1.2.1 主存储器 3

1.2.2 辅助存储器 4

1.2.3 Cache 7

1.3 输入输出接口 9

1.3.1 输入输出方式 9

1.3.2 总线和接口 10

1.4 各种体系结构 13

1.4.1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13

1.4.2 流水线技术 14

1.4.3 并行处理 16

1.4.4 互联网络 18

1.5 例题分析 19

第2章 操作系统 23

2.1 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 23

2.1.1 操作系统的类型 23

2.1.2 操作系统的结构 24

2.2 处理器管理 25

2.2.1 进程的状态 25

2.2.2 信号量与PV操作 28

2.2.3 死锁问题 32

2.2.4 管程与线程 34

2.3 文件管理 35

2.3.1 文件的逻辑组织 35

2.3.2 文件的物理组织 36

2.3.3 树形目录结构 37

2.3.4 存储空间管理 38

2.4 存储管理 39

2.4.1 地址变换 39

2.4.2 存储组织 39

2.4.3 存储管理 41

2.5 作业管理 43

2.5.1 作业的状态 43

2.5.2 作业调度 43

2.6 设备管理 44

2.6.1 磁盘调度算法 45

2.6.2 虚设备与SPOOLING技术 46

2.7 网络操作系统 47

2.7.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47

2.7.2 网络操作系统的组成 47

2.8 分布式操作系统 48

2.8.1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49

2.8.2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构造方法 50

2.9 例题分析 50

第3章 数据库系统 55

3.1 数据库管理系统 55

3.2 数据库模式 56

3.3 数据模型 58

3.3.1 关系模型的分类 58

3.3.2 关系模型 59

3.3.3 规范化理论 61

3.4 数据操作 63

3.4.1 集合运算 63

3.4.2 关系运算 65

3.4.3 元组演算 67

3.4.4 数据库访问接口 68

3.5 数据库的控制功能 70

3.5.1 并发控制 71

3.5.2 备份与恢复技术 73

3.5.3 数据库的安全性 76

3.5.4 数据库的完整性 79

3.5.5 数据库性能 81

3.6 数据库设计与建模 83

3.6.1 数据库设计阶段 83

3.6.2 设计约束和原则 84

3.6.3 实体联系模型 85

3.7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88

3.7.1 Oracle 89

3.7.2 Sybase 89

3.7.3 Informix 90

3.7.4 SQL Server 90

3.7.5 DB2 91

3.8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91

3.8.1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91

3.8.2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93

3.9 数据仓库技术 94

3.9.1 联机分析处理 94

3.9.2 数据仓库的概念 96

3.9.3 数据仓库的结构 97

3.10 数据挖掘技术 99

3.10.1 数据挖掘的功能 99

3.10.2 数据挖掘常用技术 100

3.10.3 数据挖掘的流程 101

3.10.4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102

3.11 例题分析 105

第4章 嵌入式系统 109

4.1 嵌入式系统概论 109

4.1.1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09

4.1.2 实时系统的概念 110

4.2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 111

4.2.1 硬件体系结构 111

4.2.2 软件体系结构 112

4.3 嵌入式操作系统 112

4.3.1 特点与分类 113

4.3.2 一般结构 114

4.3.3 多任务调度机制 114

4.3.4 内核对象 117

4.3.5 内核服务 119

4.3.6 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121

4.4 嵌入式系统数据库 123

4.4.1 使用环境的特点 124

4.4.2 关键技术 124

4.4.3 实例介绍 126

4.5 嵌入式系统网络 127

4.5.1 现场总线网 127

4.5.2 嵌入式因特网 129

4.6 嵌入式系统开发 130

4.6.1 开发环境与过程 130

4.6.2 调试方法 131

4.7 嵌入式系统的能耗问题 135

4.7.1 能耗与电源管理 135

4.7.2 动态电源管理 136

4.8 例题分析 137

第5章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41

5.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41

5.1.1 信道特性 141

5.1.2 数据调制与编码 143

5.2 网络体系结构 145

5.2.1 网络的分类 145

5.2.2 网络互连模型 147

5.2.3 常用的网络协议 150

5.2.4 网络地址与子网掩码 155

5.2.5 虚拟局域网 156

5.3 通信设备 159

5.3.1 传输介质 159

5.3.2 网络设备 162

5.4 网络接入技术 164

5.5 无线局域网 170

5.5.1 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现 170

5.5.2 无线局域网国际标准 171

5.5.3 无线局域网联接方式 173

5.6 综合布线系统 174

5.7 网络规划与设计 175

5.8 例题分析 176

第6章 多媒体基础知识 180

6.1 多媒体基础 180

6.1.1 多媒体计算机 180

6.1.2 媒体的分类 180

6.1.3 存储媒体 181

6.1.4 多媒体集成语言 181

6.2 压缩编码技术 182

6.2.1 数据压缩概述 182

6.2.2 数据压缩标准 183

6.3 音频数据 185

6.3.1 音频技术概述 185

6.3.2 音频数据存储和传输 185

6.3.3 音频数据格式 186

6.4 颜色空间 187

6.4.1 颜色属性 187

6.4.2 颜色空间 187

6.4.3 图形与图像 188

6.5 视频数据 191

6.5.1 视频文件格式 191

6.5.2 流媒体 192

6.6 例题分析 193

第7章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197

7.1 系统性能计算 197

7.1.1 响应时间 197

7.1.2 吞吐量 198

7.1.3 系统可靠性 199

7.2 系统性能设计 202

7.2.1 系统调整 202

7.2.2 阿姆达尔解决方案 203

7.2.3 负载均衡 204

7.3 系统性能评估 205

7.4 系统故障模型 208

7.5 系统可靠性模型 209

7.6 可靠性设计 211

7.6.1 冗余技术 211

7.6.2 软件容错 212

7.6.3 集群技术 213

7.7 例题分析 215

第8章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219

8.1 考点分析 219

8.2 信息与信息系统 220

8.2.1 系统的特性 221

8.2.2 系统理论 221

8.2.3 系统工程 222

8.2.4 信息系统工程 223

8.3 信息系统建设 228

8.3.1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228

8.3.2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232

8.3.3 信息工程方法 235

8.4 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238

8.4.1 第一个阶段 238

8.4.2 第二个阶段 240

8.4.3 第三个阶段 241

8.5 信息化基础 243

8.5.1 企业资源计划 243

8.5.2 客户关系管理 245

8.5.3 供应链管理 246

8.5.4 产品数据管理 247

8.5.5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248

8.5.6 知识管理 249

8.5.7 商业智能 251

8.5.8 企业门户 251

8.5.9 电子政务 252

8.5.10 电子商务 253

8.6 决策支持系统 254

8.6.1 DSS概述 254

8.6.2 DSS基本结构 255

8.6.3 DSS与MIS的比较 256

8.7 业务流程重组 257

8.7.1 基本原则和框架 257

8.7.2 BPR的实施步骤 258

8.7.3 BPR与信息系统规划 259

8.8 企业应用集成 260

8.8.1 企业内的集成 261

8.8.2 企业间的集成 261

8.8.3 集成模式 262

8.9 例题分析 262

第9章 软件工程 266

9.1 考点分析 266

9.2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267

9.3 软件开发方法 268

9.3.1 净室方法 269

9.3.2 结构化方法 270

9.3.3 面向对象方法 271

9.3.4 原型法 273

9.3.5 逆向工程 277

9.4 软件开发模型 278

9.4.1 瀑布模型 279

9.4.2 其他经典模型 280

9.4.3 V模型 282

9.4.4 快速应用开发 282

9.4.5 敏捷方法 283

9.4.6 统一过程 285

9.5 系统规划与问题定义 286

9.5.1 可行性分析 287

9.5.2 成本效益分析 288

9.5.3 系统建模 295

9.5.4 问题定义 296

9.6 需求工程 297

9.6.1 需求开发概述 297

9.6.2 需求获取 299

9.6.3 需求分析 301

9.6.4 需求定义 304

9.6.5 需求管理 307

9.7 软件设计 308

9.7.1 软件设计活动 308

9.7.2 结构化设计 309

9.7.3 工作流设计 311

9.8 软件测试 313

9.8.1 测试的类型 313

9.8.2 测试的阶段 315

9.8.3 性能测试 317

9.8.4 测试自动化 318

9.8.5 软件调试 319

9.8.6 测试设计 320

9.8.7 测试管理 321

9.9 系统运行和维护 322

9.9.1 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322

9.9.2 遗留系统的处理策略 323

9.9.3 软件维护 325

9.10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326

9.10.1 软件开发环境 327

9.10.2 软件开发工具 328

9.11 例题分析 331

第10章 面向对象方法 338

10.1 基本概念 338

10.2 统一建模语言 339

10.2.1 UML的结构 340

10.2.2 事物 341

10.2.3 关系 342

10.2.4 图形 343

10.3 面向对象分析 345

10.3.1 用例模型 345

10.3.2 分析模型 346

10.4 面向对象设计 347

10.5 面向对象测试 348

10.6 设计模式 349

10.6.1 设计模式的组成 350

10.6.2 设计模式的分类 350

10.7 例题分析 354

第11章 新技术应用 358

11.1 构件与软件重用 358

11.1.1 软件重用 358

11.1.2 构件标准 360

11.1.3 构件获取 361

11.1.4 构件管理 362

11.1.5 构件重用 364

11.2 中间件技术 366

11.2.1 中间件的功能 366

11.2.2 中间件的分类 367

11.3 J2EE与.NET平台 369

11.3.1 J2EE的核心技术 369

11.3.2 .NET平台 371

11.3.3 比较分析 371

11.4 软件即服务 372

11.4.1 SaaS的特点 372

11.4.2 SaaS的关键技术 373

11.5 虚拟计算 374

11.5.1 P2P计算 374

11.5.2 云计算 376

11.5.3 普适计算 377

11.6 多核技术 378

11.7 片上系统 379

11.8 例题分析 380

第12章 项目管理 384

12.1 考点分析 384

12.2 项目生命周期 386

12.3 项目计划管理 386

12.3.1 项目计划的内容 387

12.3.2 项目监督与控制 388

12.4 范围管理 388

12.4.1 范围管理计划 389

12.4.2 范围定义 390

12.4.3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390

12.4.4 范围变更 391

12.5 成本管理 392

12.5.1 成本估算 392

12.5.2 成本预算 393

12.5.3 挣值分析 395

12.6 进度管理 398

12.6.1 活动排序 398

12.6.2 活动历时估算 401

12.6.3 关键路径法 403

12.6.4 计划评审技术 404

12.6.5 甘特图和时标网络图 406

12.6.6 进度控制 407

12.7 配置管理 409

12.7.1 配置管理流程 410

12.7.2 配置标识 411

12.7.3 变更管理 413

12.7.4 版本管理 415

12.7.5 配置审核 416

12.7.6 配置状态报告 417

12.8 质量管理 418

12.8.1 质量保证 419

12.8.2 质量控制 421

12.8.3 软件质量管理 421

12.9 人力资源管理 423

12.9.1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 423

12.9.2 组建项目团队 424

12.9.3 项目团队建设 425

12.9.4 管理项目团队 427

12.10 沟通管理 428

12.10.1 沟通基本原理 428

12.10.2 绩效报告 429

12.10.3 如何改进项目沟通 430

12.11 风险管理 432

12.1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432

12.11.2 风险分析 436

12.11.3 风险应对措施 438

12.11.4 信息系统常见风险 439

12.12 软件过程改进 441

12.12.1 CMM 441

12.12.2 CMMI 442

12.13 例题分析 443

第13章 软件体系结构 450

13.1 考点分析 450

13.2 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451

13.3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453

13.3.1 经典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453

13.3.2 客户/服务器风格 457

13.3.3 多层体系结构风格 459

13.3.4 富互联网应用 462

13.4 软件体系结构评估 464

13.4.1 主要的评估方式 464

13.4.2 ATAM评估方法 466

13.4.3 SAAM评估方法 468

13.5 分布式系统设计 469

13.5.1 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方式 469

13.5.2 基于Web的分布式系统设计 470

13.6 软件产品线 472

13.6.1 产品线的过程模型 473

13.6.2 产品线的组织结构 475

13.6.3 产品线的建立方式 477

13.7 可扩展标记语言 478

13.7.1 XML简介 479

13.7.2 XML相关技术 479

13.8 Web服务 481

13.8.1 Web服务模型 481

13.8.2 Web服务协议堆栈 482

13.8.3 Web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势 484

13.9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484

13.9.1 SOA概述 485

13.9.2 面向服务的分析与设计 486

13.9.3 Web服务实现SOA 488

13.10 企业服务总线 489

13.11 例题分析 490

第14章 安全性知识 493

14.1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493

14.1.1 安全系统体系结构 493

14.1.2 安全保护等级 495

14.1.3 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496

14.1.4 可信计算机系统 496

14.2 数据安全与保密 498

14.2.1 加密体制 498

14.2.2 安全杂凑算法 499

14.2.3 PKI与数字签名 500

14.2.4 数字信封 501

14.2.5 PGP 502

14.2.6 数字水印 503

14.3 计算机网络安全 505

14.3.1 网络安全设计 505

14.3.2 单点登录技术 506

14.3.3 无线设备的安全性 508

14.3.4 防火墙 509

14.3.5 入侵检测 511

14.3.6 虚拟专用网 512

14.3.7 IPSec 513

14.4 电子商务安全 515

14.5 安全管理 518

14.5.1 安全策略 519

14.5.2 安全体系 520

14.6 计算机操作安全 523

14.6.1 安全威胁 523

14.6.2 物理安全 524

14.7 系统备份与恢复 525

14.7.1 业务持续规划 525

14.7.2 灾难恢复规划 526

14.8 例题分析 527

第15章 知识产权与法律法规 530

15.1 著作权法 530

15.1.1 著作权法主体 530

15.1.2 著作权 531

15.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532

15.2.1 著作权人确定 532

15.2.2 软件著作权 533

15.3 招标投标法 533

15.3.1 招标 534

15.3.2 投标 535

15.3.3 评标 536

15.3.4 法律责任 538

15.4 其他相关知识 538

15.4.1 专利权 539

15.4.2 不正当竞争 539

15.4.3 商标 540

15.5 例题分析 541

第16章 标准化知识 544

16.1 标准化基础知识 544

16.1.1 标准的制定 544

16.1.2 标准的表示 546

16.1.3 ISO 9000标准族 547

16.2 文档标准 547

16.2.1 GB/T 16680—1996 548

16.2.2 G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