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好 978751045864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永好 9787510458644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18.12 4.3折 42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祯,徐梅鑫,王家宝 著;苏勇 丛书主编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58644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201343730

上书时间2024-05-11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祯,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师从陈春花教授。于2011-2013年由国家公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进行联合博士培养。
徐梅鑫,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华南理工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双硕士。
王家宝,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

目录
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章目标:让企业成为一棵常青树
保持企业活力
组织的未来
第二章经营:向生而正
以顾客为导向
做正能量的奋斗者
未来正向发生
第三章产业:专注于现代农业
守护好农业的大本营
合理安排主副业务,副业服务主业
以专业主义为企业文化
第四章人格:实实在在做事
低调务实,依靠实:
生产经营,实实在在
社会责任,实心实意
手比头高
第五章环境:善于造势
ASA00的故事
高屋建瓴的“势”思想
“势”的相对论
纵向高屋建瓴,横向比较优势
从点滴之势做起
第六章组织:“和”文化伴随企业成长
兄弟之和:凝聚合:
顾客之和:互惠互利
伙伴之和:合作发展
合作的习惯
第七章决策:领先半步
稳健经营
适度产业延伸
有限理性
第八章竞争:不断丰富企业的“新”内涵
先行集团化
做私营企业的标杆
创造新事业
与时俱进
用新远离竞争
第九章能力:学习是一种风尚
在行动中学习
重视人的学习
向领先者学习
学会管理
第十章人才:柔性管理
以人为本,柔性激励
简化组织,下放权力
低姿求贤,广开言路
以柔克刚,刚柔并济
柔性主义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作为中国优选的农业企业,新希望集团在其三十多年的历史中,持续在行业内保持靠前。它的创立者刘永好,草根出身,扎根农业,与新希望一同成长壮大,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情境下企业家的核心理念和很好作为。刘祯等著的《刘永好(靠前半步)/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研究丛书》通过对刘永好及诸多新希望人进行访谈,以此来进一步认识、了解刘永好。在此基础上,根据大量的内外部资料,对刘永好的管理实践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对他的管理思想做全面的归纳。其中,刘永好的“快半步”哲学,是其决策思维的精妙总结,也是企业应该保持的行进节奏。

精彩内容
前言

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
——彼得?德鲁克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最早是一名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学者,差不多在八十年前,他意识到驱动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会是一个基本单元:企业。如果可以把这个要素解释的更清楚,无疑是一种社会贡献。于是他开始深入通用汽车公司,开始了他的管理研究。如同德鲁克的先见,在福特汽车、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一系列卓越企业的驱动下,美国社会经济在上个世纪呈现了巨大的发展。德鲁克把这个大发展归结于两点:一个是效率,一个是创新。所以德鲁克的代表著作也多是围绕这两点展开,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这与经济学家的结论一致,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分工带来的效率,到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大繁荣》中论述的创新带来的繁荣,我们会发现,真正打通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是富有成效的企业家实践。因此,在效率、创新、以及这些领先企业的背后,离不开一棵种子:企业家。例如,亨利?福特,阿尔弗雷德?斯隆,以及杰克?韦尔奇。是企业家以及在企业家成长过程中孕育出的管理智慧,不断推动着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所以,我们也感兴趣于中国的企业,更感兴趣于中国的企业家。民以食为天,我们的研究,就从引领中国农业发展的刘永好开始。

走进刘永好和新希望
1984年1月,第一次南巡,并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为深圳在八十年代的崛起注入一剂强心针。其后,中央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1月24日那天,一个卖玉米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路过深圳国贸大厦,看到很多警察和聚集的群众。那时正在国贸大厦顶层俯瞰特区全貌。这个年轻人感到做大事情的时候到了。四个月后,“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成立,这正是万科的前身,而那个年轻人,就是王石。
同年,中科院十一名计算机科技人员认识到计算机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很想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于是他们带着二十万人民币开始创业,这就是联想,而带头人就是柳传志。仍然是在1984年,一家濒临破产的冰箱厂迎来了一位新任厂长,这个厂子就是三十多年前的海尔,而这位新厂长,正是张瑞敏。
同年创立的中国企业还有顺德科龙、广东健力宝等。中国最大的地产企业、中国最大的计算机企业、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的确,之于中国企业,1984年是个颇为值得纪念的一年。也因此,这一年,常被称为中国企业的元年。
但是,要走进刘永好和新希望,要从“公元前”说起。
有一家企业,没有出生在雨后春笋般的中国企业元年,也没有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最先热起来的沿海城市,创始人算不上尖端的科技人员,企业也没有国企背景。就是这样一家创立在“公元前”、看似没有什么特别的企业,成为今天中国最大的农业企业。
站在中国现代企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本来就比较低调的刘永好和新希望似乎又多了一份神秘。
王石曾讲,“创业初期,我也曾经从事过饲料贸易。站在那个时间点上,怎么能想象刘永好‘作饲料’会做成今天这个样子?”。为了解开谜团,几年前,王石甚至请人专门为刘永好撰写个人传记,命名《藏锋》,笔锋隐而不露,可谓恰到好处。当然,藏锋,似乎又增加了一份神秘感。
1951年,刘永好出生于四川成都新津县城。母亲是小学老师,父亲在政府工作,但仕途并不顺利,官越做越小,甚至被打倒,工资减半。再加上兄弟众多,生活就更为艰苦。少年时期,勤快的刘永好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去挑水、捡柴,青春期的刘永好甚至拼命干活好忘记饥饿。尽管如此,父母却没有忘记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在买书上从不犹豫。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为兄弟们打开了热爱无线电的窗口。
几位兄弟也没有辜负父母对他们的希望,都考上了大学。1982年,兄弟们有了创业的想法,热爱工科又有工科背景的他们本想做电子产品,但电子厂的想法却未得到公社允许。吃上肉也是改善人们的生活,并且农民在养殖上也比较自主,于是,1982年,兄弟们开办了养殖场,养良种鸡,厂房设备全部自行开发,可谓白手起家。1982年至1992年,十年间,从种鸡、鹌鹑蛋,再到饲料的主业,事业稳步发展,生意也越做越大。1992年,希望集团成立,刘永好的战略和交际能力突出,被兄弟一致推举为法人代表,担任集团总裁。率先集团化、全国化发展,也让希望集团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
希望集团的出色表现也越加得到国家认可,1994年,刘永好被推选为工商联副,这是首位民营企业家担此重任,这也预示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更多重视和期待。1995年,兄弟们打算按照兴趣各自发展,于是有了南方希望、东方希望、华西希望、以及今天的新希望。兄弟之间划清界限,向各自的领域发展,彼此之间仍然相互扶持。家和万事兴,时至今天,二十年过后,兄弟几人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今天,希望体系已有两千亿的销售额。而始终根植农业的刘永好和新希望,无疑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灵魂。
当然,刘永好和新希望远没有描述的这么简单。作为研究者,我们更希望把人物本身和企业成长当成一种线索,来探索在新希望发展的背后,蕴含着刘永好哪些重要的管理思想。因为有这些思想的生根发芽,才让刘永好和新希望的故事变得饱满、有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