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休耕制度 利益主体、补偿机制与实施模式 978703069464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休耕制度 利益主体、补偿机制与实施模式 9787030694645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135.83 6.9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庆媛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4645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1202487224

上书时间2024-05-11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目标

1.3  研究内容主线:制度主体-补偿测算-制度落地

1.4  研究思路及关键问题

第2章  休耕制度的利益主体及行为策略研究

2.1  理论基础

2.2  休耕利益主体的内涵与类型

2.3  休耕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行为特征

2.4  主要休耕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休耕补偿及其标准测算的理论分析

3.1  休耕补偿的实质及分析框架

3.2  休耕补偿研究的理论视角

3.3  生态补偿测算方法探讨

3.4  代表性国家休耕补偿制度及其实践

3.5  中国现行的休耕补偿标准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休耕农户生计与福利变化的差异化补偿需求分析

4.1  研究设计

4.2  休耕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估

4.3  耕地休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及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途径

4.4  不同生计脆弱性下休耕农户福利变化

4.5  不同生计条件下的休耕农户差别化补偿需求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效用视角下耕地休耕经济补偿标准研究

5.1  研究内容及思路

5.2  研究区域与数据准备

5.3  休耕农户经济补偿的效用分析

5.4  农户受偿意愿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5  农户受偿意愿合理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农户生计视角下的休耕补偿模式研究

6.1  基于机会成本的休耕补偿理论与方法

6.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中国耕地差异化休耕模式及技术措施探讨

7.1  休耕模式分析框架

7.2  中国差异化休耕模式设计及技术措施

7.3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休耕模式

7.4  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生态治理休耕模式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可持续休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8.1  可持续休耕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8.2  调研区域与样本农户特征

8.3  休耕农户对休耕政策满意度分析

8.4  甘肃省环县可持续休耕影响因素模型运用及结果分析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内容摘要
本书以耕地休耕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制度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地理学相关理论、粮食安全理论、生态安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作为指导,以“休耕制度主体识别-休耕补偿测算-休耕制度落地”为研究主线,以“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构建-多视角差异化休耕补偿测算-差异化休耕模式及技术措施探讨-可持续休耕影响因素实证-休耕补偿机制及可持续休耕对策建议”为逻辑脉络,以地下水漏斗区、生态严重退化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开展论证。主要内容包括休耕制度的利益主体及其行为策略、休耕补偿及其标准测算理论分析、基于休耕农户生计与福利变化的差异化补偿需求分析:差异化休耕模式及技术措施、可持续休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等方面。以期为完善休耕制度提供理论支撑,为休耕实施过程巾利益主体识别、休耕补偿标准确定、休耕模式选择及可持续休耕等提供理论依据及案例参考。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地管理及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政府相关行政部门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