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文学与政治 以《世界文学》为例(1953-1966) 9787305210723
  • 翻译文学与政治 以《世界文学》为例(1953-1966) 978730521072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翻译文学与政治 以《世界文学》为例(1953-1966) 9787305210723

全新正版 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88.34 6.2折 142 全新

库存2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峰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10723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2元

货号1201849965

上书时间2024-05-11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崔峰,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硕士(译介学专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博士(翻译学专业)。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讲师、硕士生导师、翻译副修课程协调人,并担任靠前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会员。在《中国翻译》、《中国比较文学》、《翻译史研究》、《英语周报》、《中国现代文学》、EnterText(UK)、Issues of Far Eastern Literatures(Russia)、La Ricerca Nella Comunicazione Interlinguistica(Italy)等中外学术期刊、论文集上发表论文、译作数十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翻译学、比较文学。

目录
绪论
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文化语境
节 共产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与组织
――以次“文代会”的召开及“文联”、“文协”的成立和影响为中心
第二节 翻译工作的组织化和计划化
――以“届翻译工作会议”及其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为中心
第三节 1950年代初政治文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学》创刊
第二章 “一边倒”政策的实施与中国作为苏联“小兄弟”的民族国家地位
――对苏俄作品的大力译介(1953年7月号―1956年3月号)
节 该阶段译介情况总览
第二节 为《世界文学》溯源
――从《发刊词》说起
第三节 “日丹诺夫主义”的“余威”与“解冻文学”的“初萌两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与交织
第四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的译介特点
第三章 对苏联发展模式的反思与中国民族国家地位的自我提升
――苏联“解冻文学”的多舛命运及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译介(1956年4月号―1958年7月号)
节 该阶段译介情况总览
第二节 文学话语对民族国家地位的焦虑与反思
――以《世界文学》译作择取观念的变化为中心
第三节 命运多舛的“解冻文学”译介
第四节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译介
第四章 中苏关系的全面破裂与中国对民族国家地位的再次提升
――亚非拉文学的集中译介(1958年8月号―1966年3月号)
节 该阶段译介情况总览
第二节 从“译文”到“世界文学
第三节 “两结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博弈”
第四节 亚非拉文学的大规模出现
第五节 《世界文学》的停刊
结语 系统理论对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和拓展
引用文献
附录《世界文学》(1953.7―1966.1)总目录
后记

内容摘要
《世界文学》(创刊时名为《译文》)是中国大陆专享一种专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期刊。这份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重量外国文学刊物,在中国文坛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本书在处理社会政治与翻译关系的过程中,将以《世界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例,以中国对自身民族国家身份的不断定位为线索,环环相扣地呈现、论述1950-196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的译入语语境中,翻译文学与主流话语的互动过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