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 闻一多——《死水》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 闻一多——《死水》论

部分是库存书(库存书指的是未使用过,没塑封的,外观95成新的书,介意勿下单)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8.49 3.3折 26 全新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殿祥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30712

出版时间201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6元

货号9787507830712

上书时间2024-04-28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闻一多研究在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上已经有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虽然与中国现代其他大作家的研究相比较略显薄弱,但也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在闻一多研究中,成绩最突出的、研究较为充分的是他的诗歌部分,但在闻一多诗歌创作研究中,尚没有从《死水》的艺术结构角度人手研究整体诗集的论著。本书专意于《死水》诗集,从《死水》诗集的编排结构看整部诗集的艺术结构和所表现的精神结构,随着闻一多的精神历程而阐释《死水》中每一首诗的精神特质,并特别关注到全集28首诗歌之间的艺术逻辑关系。

商品简介
《闻一多<死水>论》专门论述闻一多的诗歌集《死水》,依照《死水》诗集的内在逻辑结构,在诗歌细读中阐释闻一多的精神历程和诗集意蕴。《死水》一共28首诗歌,闻一多在诗集的编排结构上匠心独具,分为“序诗《口供》——抒情诗——哲理诗——(从内在情思向外在现实)过渡诗《心跳》——现实诗——诗集之结《闻一多先生的书桌》”,在艺术上呈现为一个严密的结构,展示了诗人自我的精神历程和精神结构。为此,《闻一多<死水>论》在发现这一独特的艺术精神结构的基础上,详细读解每一首诗的意蕴,探询出各部分及每首诗之间在情感、思想、艺术精神上的逻辑关联,由此论定闻一多的整体精神结构;而闻一多在《死水》中所表现的这一结构在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中具有相当的典范意义。

作者简介
刘殿祥,男,1966年生,山西山阴人。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文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并重点讲授专题课鲁迅研究,尤致力于闻一多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闻一多学术思想评传》(与张巨才合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插图本百年中国文学史》(于润琦主编,三卷本,任副总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编选《闻一多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7年初版、2008年再版)、《杨振声代表作》(1999年初版,2009年再版)另参编参撰著作十余种。

目录
绪论  《死水》与中国现代诗歌史
第一章   《死水》的艺术结构
第二章  诗集之纲:《口供》及诗集深度情感的预示
第三章  自我情感的抒发
  一、爱情的抒写
  二、从爱情到“情操”:乡情和亲情
  三、亲情的表现
第四章  人生哲理的思考
  一、生命历程的表现和死亡意识的生成
  二、“死水”意象的生成机制
  三、“死水”意象的复杂性和物象描绘
  四、“死水”意象的象征意蕴
  五、“死水”意象的主体精神
  六、从“死水”意象到《春光》和《夜歌》
第五章  从个性情思到社会意识的转折:《心跳》
第六章  社会情怀的表现:爱国主义诗歌论
  一、“唯一的”爱国诗人:爱国情怀的生成
  二、爱国作为“一个观念”
  三、现实中国真相的“发现”
  四、对祖国的“祈祷”
  五、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六、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的统
第七章  社会人生的反映:现实主义诗歌论
  一、主体现实情怀的生成
  二、军阀混战中的“荒村”
  三、“三一八惨案”后的“鬼城”
  四、“怎么办”和“谁之罪”
  五、人力车夫的命运悲剧
  六、洗衣匠的哀歌
第八章  诗集之结:《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第九章  《死水》的艺术精神
  一、从时间到空间、时空结合的《死水》意蕴
  二、从“精神断代史”到“精神全史”:一首“史的诗
  三、《死水》意蕴的空间扩展和空间结构
  四、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本”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专门论述闻一多的诗歌集《死水》,依照《死水》诗集的内在逻辑结构,在诗歌细读中阐释闻一多的精神历程和诗集意蕴。《死水》一共28首诗歌,闻一多在诗集的编排结构上匠心独具,分为“序诗《口供》——抒情诗——哲理诗——(从内在情思向外在现实)过渡诗《心跳》——现实诗——诗集之结《闻一多先生的书桌》”,在艺术上呈现为一个严密的结构,展示了诗人自我的精神历程和精神结构。为此,《闻一多<死水>论》在发现这一独特的艺术精神结构的基础上,详细读解每一首诗的意蕴,探询出各部分及每首诗之间在情感、思想、艺术精神上的逻辑关联,由此论定闻一多的整体精神结构;而闻一多在《死水》中所表现的这一结构在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中具有相当的典范意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