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农政策和贵州农村贫困研究 978751162981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惠农政策和贵州农村贫困研究 9787511629814

可开发票,支持7天无理由

25.23 5.3折 48 全新

仅1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玉梅,陈志钢 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29814

出版时间2017-03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547214

上书时间2024-01-29

果然是好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玉梅,女,1979年8月生,管理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7月参加工作,曾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高职学院管理学教师,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农村发展、农业政策和农产品市场方面的研究,擅长一般均衡模型(CGE)和局部均衡模型。曾在靠前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加拿大拉瓦大学和渥太华大学短期学习和合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和靠前合作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在《China EconomicReview》、《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中国农业经济问题》和《中国科技论坛》等杂志上共发表20多篇论文,参编著作5部,其中1部为英文。

目录
章导言
第二章调研地基本情况及当地的惠农政策
一、调研地概况
二、调研内容
三、当地惠农政策
参考文献
第三章农村居民动态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引言
二、脱贫和返贫之路
三、脱贫和返贫者的收入分解
四、脱贫和返贫决定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第四章惠农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影响
一、引言
二、惠农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直接影响分析
三、惠农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间接影响分析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
一、引言
二、居民的营养摄入状况
三、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
四、居民营养摄入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贫困和不平等的影响
一、引言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历程
三、数据说明
四、实证分析框架
五、估计结果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七章惠农政策实施效果的一般均衡影响分析
一、文献综述
二、贵州住户—村—县三层CGE模型的构建
三、贵州住户—村—县三层CGE模型的应用
四、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内容摘要
《惠农政策和贵州农村贫困研究》编辑推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收入逐年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30提高到2003年的0.479,超过世界银行制定的警戒线,成为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国家之一。面对日益严重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尤其针对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国家从2004年起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例如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生产补贴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

精彩内容
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共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减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尤其自2004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贫困居民脱贫致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我们完成了“公共政策与农村贫困”课题研究,从2004年开始在贵州和甘肃等贫困地区开展农户调查,收集了详细的一手数据,用于研究公共政策与减贫。目前,已经在贵州省3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的农户进行了4轮的普查,以便观察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变化。很高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继续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也从政策、市场和制度项目中支持在中国的相关研究。本书作者重点关注惠农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影响,利用在贵州详细的4轮农户普查数据,全面分析农户的脱贫与返贫现象、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居民的膳食营养健康和医疗服务,研究影响居民进入和退出贫困的因素以及贫困居民是否具有向上流动的机会,探讨惠农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和促进平等过程中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用数据说话,应用了多种前沿的实证研究方法,定量评价惠农政策的影响。通过对过去政策实施效果的分析评价,不仅可以为今后中国政府完善公共政策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中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宏伟目标和精准扶贫的战略措施。在扶贫攻坚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保障贫困居民平等享有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权利,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和促进包容性增长。相信本书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未来的脱贫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 前言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现行国家贫困标准下(2010年人均收入为2 300元),中国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658亿减少至2015年的5 575万(国家统计局,2016),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同时为全球的减贫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时期,脱贫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其中贫困人口在脱贫之后容易返贫是一个重要挑战,尤其在贫困地区,农户收入不稳定,生计脆弱。政府政策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2004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减免农民的税收负担,加大农业的支持补贴力度,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同时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主要总结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的青年基金项目“贫困地区惠农政策实施效果的微观模拟分析——基于贵州住户和村级CGE模型”(项目编号:71203222)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动态角度关注贫困地区居民动态贫困和收入流动,以及贫困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和医疗服务,重点分析评价各种惠农政策在帮助居民向上流动和脱离贫困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旨在为将来的政策调整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全书共8章,每章围绕一个主题,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其中,章导言和第二章调研地区基本情况和当地惠农政策由张玉梅和陈志钢完成;第三章农村居民动态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为张玉梅、Mateusz J.Filipski、刁新申和陈志钢;第四章惠农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影响,作者为张玉梅和陈志钢;第五章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作者为张玉梅、Mateusz J.Filipski和陈志钢;第六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对贫困和不平等的影响研究,作者为张玉梅、Mateusz J.Filipski和陈志钢;第七章惠农政策实施效果的一般均衡影响分析,作者为张玉梅、Mateusz J. Filipski、刁新申和陈志钢;最后一章研究结论和建议,作者为张玉梅和陈志钢。本书引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贵州大学在2004年至2011年期间对贵州3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4轮农户普查数据,其他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各部委和省、县的各种统计数据。本书以实证分析为主,采用统计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等多种方法定量评价惠农政策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综合影响,尤其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还介绍了作者首次建立住户—村—县三层一般均衡模型并将一般均衡方法应用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效果评价。这种方法可作为政策分析工具,用于更为广泛的研究。本书的研究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政策、机构和市场研究计划(PIM)的支持。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对贵州调查数据的资助。感谢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分享调研数据!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农村发展中心(ICARD)和贵州大学参与调研学生对调研工作的辛勤付出!感谢邢鹂(瑞士再保险公司)、王兴稳(扬州大学)、杨兴洪和唐娜(贵州大学)等对调研和数据处理等所做的大量工作!感谢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樊胜根所长、张晓波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方向明教授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北京办事处张绍博的翻译和校对工作!感谢中国农业大学沈政博士帮忙整理数据!感谢各位匿名审稿人以及2013—2016年CAER-IFPRI国际会议的参会学者提出的宝贵反馈意见。感谢2015年第29届国际农经大会参会学者的建议。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各位同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发展研究所袁龙江所长、李思源书记、王济民副所长、孙东升副所长、赵一夫研究员和其他各位同事在书稿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由于时间紧和作者水平限制,书中可能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